分享

日经是如何赢得FT的?

 和谐最美图 2015-07-25

日经是如何赢得FT的?

时间:2015年07月25日 10:06:15 中财网
  周四,培生集团(Pearson)对英国《金融时报》(FT Group)58年的所有权做了一个高度戏剧性的结尾。日本媒体集团——日本经济新闻社(Nikkei,简称日经)在最后一刻出价战胜了对手。“最后10分钟形势起了变化,”一名熟悉谈判的人士表示。
  经过长期这家英国新闻集团的“追求”,德国媒体集团——斯普林格集团(Axel Springer)原本在周四上午已胜利在望,但最终败给了日本最大媒体公司——日经。日经仅仅在5周之前才开始寻求收购FT。
  在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多夫纳(Mathias D?pfner)的带领下,斯普林格集团自去年已就收购《金融时报》少数股权展开谈判。知情人士表示,入股谈判在过去几周里变成了收购谈判。
  但多夫纳把自己的公司——小报《图片报》(Bild)的出版商——进一步推上全球舞台的愿望破产了。周四上午,日经出人意料地报出了一个全现金收购价,金额高于斯普林格集团的最佳提议。
  “形势变化非常快,”另一位局内人士表示。两名知情人士表示,日经与培生同意,如果下午2时之前签署协议,鉴于决定是在市场交易时段内做出的,那么他们需要在下午3时之前公布消息。
  在得知日经的新报价之后,斯普林格集团不愿再报更高价格,便立即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拒绝承认任何有关该公司正在竞购FT的猜测。但该集团的高管们遭受到了挫败。
  7分钟之后,英国时间下午3时13分,培生集团向市场公布了日经收购的条款。FT将被以8.44亿英镑出售给日经。
  收购协议不包括培生集团的两项珍贵资产:一是所持《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50%的股权——这是一本订户达160万的周刊,不但盈利水平高,而且影响力很大;二是位于伦敦泰晤士河畔的英国《金融时报》总部大楼。
  就培生集团而言,出售FT之前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在2013年接任首席执行官的范岳涵(John Fallon)的领导下,培生集团一直努力深挖教育市场。跟他的前任玛乔丽?斯卡尔迪诺(Dame Marjorie Scardino)不同的是,范岳涵从未像她那样强力承诺维持FT的所有权。
  周四接受FT采访时,范岳涵表示,培生集团发现越来越难以同时聚焦于教育市场和飞速变化的新闻市场。“我们很难同时驾驭两只船,”他说。
  他特别指出了培生集团过去对FT在国际化与数字化扩张方面的投资。他表示,“我认为投资不是主要问题”。
  但FT的高管们很有挫败感,因为他们一直在争取更大投资,以提高数字化转型效果,并更好地与华尔街日报(WSJ)、彭博(Bloomberg)等对手,以及Quartz等新兴在线出版商展开竞争。
  FT的一位高管表示,令人担心的是,在当前激烈竞争的时代,培生集团不愿加大对其投资,可能使FT这一全球商业新闻品牌被落在对手后面。
  临近今年初之时,范岳涵在与培生集团董事会和FT管理层讨论了商业与编辑内容的考量之后,同意找机会出售FT,为其找一个更合适的东家。
  经与FT编辑团队与管理层的高级成员讨论之后,培生对外公布了日经收购FT的消息,随后范岳涵对FT员工表示,培生集团不再是FT的最好东家,这一点已是显而易见的。
  获悉收购谈判消息的人士表示,斯普林格集团是第一批接洽培生集团、希望达成潜在合作的公司之一。培生集团还考虑了其他选项,包括由私人股本集团收购FT的少数股权,以及达成可能像图书出版商企鹅(Penguin)与贝塔斯曼(Bertelsmann)之间的合并。
  但范岳涵决定,培生集团应会从出售FT中获得最大利益。当日经研究潜在收购时,培生集团意识自己需要快速行动起来。
  包括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的华纳?曼德尔(Warner Mandel)和Takashi Ono在内的并购顾问,以及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的律师们迅速拟定出一份收购协议,当时他们知道的仅仅是,还有另一家颇具威胁力的竞标者。
  (来自《金融时报》,译者/何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