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晋如说儒第十六期之一:做人最高德行是谦让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5-07-26

晋如说儒第十六期之一:做人最高德行是谦让

徐晋如:做人最高德行是谦让

徐晋如: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的第八篇——《泰伯》。这篇,它主要的内容是在讲述礼乐与性命之道的关系问题。而它的根本主题在于什么呢?在于一个“谦”字,强调为人的恭谦,强调在守礼尊礼的过程中内心的一种恭谦。其实,对于内心的恭谦做出如此重要的要求,不仅仅是儒家,基督教也非常地注重内心的谦卑问题。在《易经》当中,六十四卦,唯有谦卦六爻皆吉,它没有一点凶象,全部都是吉象的。

第一章: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历史人物,他是周文王的爷爷古公的长子。那么古公有三个孩子,长子是泰伯,次子是仲雍,三子是季历。三个儿子当中,季历比较有才能,而且季历生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已经显示出圣人的祥瑞来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古公就有意把周国传给季历,按照传统的传位传统来说,应该立长不立幼,泰伯是长子应该立他。可是泰伯呢他在古公得到了很重的疾病的时候,就托言自己要去吴越之地采药,到了那里,他的父亲去世他也不回来,就让季历来主丧事,这是第一让。接下来,季历给他发讣告,让他回来,他又不回来奔丧,这是第二让。丧事已毕,泰伯呢遵从吴地的风俗,当时吴越之地的人他们信奉的图腾是水族,因此,他们在日常装扮上比较接近于野蛮人,把头发剪掉,身上纹上蛟龙啊,纹上这些水族的纹身,可是在中原地区,只有接受了刑罚的惩处的人才会剪掉头发,才会纹身。泰伯断发纹身之后,就对从周国过来的人说,我已经是一个刑余之人了,就是我是一个,仿佛我们国家里面受过刑法的惩处的人了,怎么还能够去继承大统?这是第三让。

因为泰伯这三让,他没有对公众表现出来是我把天下让给季历的,他的表现是让公众觉得,他是一个不孝的人,他没有回来奔丧,他断发纹身,这样呢,他既做到了真正的礼让,同时,他又没有让人觉得这个天下是他让给季历的。但是史书有记载,孔子看到这一节的时候,非常感慨,他说“民无得而称焉”,老百姓不知道他“让”背后的这个故事,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让”。因为有的时候,你在让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的时候,你可能在获取更大的利益,就是所谓的“沽名”,“沽名钓誉”,去通过“让”这样的一个行为,去获得一种名声。可是,泰伯连这样的名声也不要,这才是真正的谦,这才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因此孔子说他是品格当中品格最高的人。

本文系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晋如说儒》是腾讯网儒学频道、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化讲座,学术性思辩性强,非常适宜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精英人士。讲座完全颠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习惯观点,带领听众重新思考近代史,重新审视儒家文化。

主讲人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特别鸣谢:汉字创意设计师霍者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