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嘴馋小孩路经同一间零食店,老板不同举动让他们的命运天差地别

 海魂飞 2015-07-26

为【幼儿教育专家】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标出处


一个嘴馋的小男孩Paul路经一家零食店,盯着货架上的蜜饯垂涎,久久也不肯离开,老板Andy给了小男孩一块蜜饯,小男孩高兴地舔着离开,第二天Paul又来到了零食店,可怜巴巴地等待老板再次从货架上取下一块蜜饯,第三天Paul又来了,这一次老板露出了为难的表情没有再给小男孩。小男孩愤愤不平地离开,一边走心里一边在骂老板不厚道,越想越委屈,路上捡起一块小石头哐当一声打破了零食店的玻璃窗。


没多久,也有一个嘴馋的小男孩John路经这家零食店,盯着货架上的葡萄干差点留下了口水,老板Andy这天正愁着没人打扫厕所。看着嘴馋的小男孩心生一计,“你帮我把厕所打扫了,我给你一包葡萄干。”小男孩John瞪大了眼睛,随后欢天喜地地帮老板将厕所清理得干干净净,最后带着一包葡萄干高兴地回家。


没多久,小男孩John想到了这是一个吃零食的好办法,每当嘴馋就主动跑到一些小食店以劳动交换食物,随后还想到了以劳动得到金钱,结果没到18岁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当地最年轻的富豪。


而Paul呢?18岁后还向父母伸手要钱,也懒于找工作,缺钱时就跑到街头当乞丐。这是美国很多妈妈用来教育孩子的典型故事。


当然,孩子的教育没有绝对的必然,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中存在着各种因素。这个故事幼儿教育专家小编目的是告诉父母们,不要把孩子变成一个把“索取”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至少从一开始就要告诉他们这个道理。



爸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养成总是习惯索取习惯施舍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危害?

中国的不少孩子甚至父母、老人都有总是索取、总是接受,却不懂得回报和感激的现象,有这种心思的孩子会有什么危害呢?


1、孩子人际交往差

孩子如果习惯了从父母身上得到钱、习惯了父母整理好的床铺、习惯了老师 的额外补课、习惯了同学的帮助,习惯了他们的付出是理所当然,这样的孩子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别人的付出是需要劳动或经过努力得来的,那么付出的老师或同学会因此感觉到受伤害,对一味索取的孩子产生厌恶感,甚至拒绝与其交往。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人际关系都是较差的。


2、孩子的自尊感低

有人说,一开始接受施舍的叫脸皮厚,总是接受施舍并且强迫别人施舍的叫无赖,养成这种习惯的孩子,自尊感也无从谈起。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他会努力不使自己成为家庭和班级的包袱和累赘;不能容忍自己成为别人耻笑的对象;更不能容忍别人的施舍。接受施舍多了,在施舍者面前感觉总是矮人家那么一点点,人格就焉了,自尊感也就低了。



警惕下面父母的5大行为,会让孩子只会索取不懂回报

  • 父母坏榜样。比如习惯从父母处索取、借了同事的钱财不还却理所当然等 ;

  • 大人溺爱孩子。比如家里有好吃的先送到孩子面前,大人不舍得吃给孩子吃,还跟孩子说自己不喜欢 ;

  • 总是满足孩子的需求。超市看到玩具就买,街上看到好吃的就要吃,为了让孩子开心,大人也总是毫无原则地满足 ;

  • 当孩子表达感恩时拒绝。比如孩子要给大人准备生日,大人以浪费钱或没必要为由,拒绝孩子。幼儿教育专家小编提醒,这样的爸妈不要自以为伟大,其实你在扼杀孩子养成感恩习惯的机会;

  • 不让孩子插手家务。有些父母是觉得孩子的插手只会让大人更麻烦,有些是因为父母认为孩子的时间用来玩耍或学习,不该做家务,更有些父母是觉得孩子还小,不该做家务,其实这是孩子感受父母辛劳的机会。



作为父母,如何从小让孩子珍惜别人的付出?

从小告诉孩子,妈妈历经十月怀胎和分娩阵痛才把孕育出小生命; 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是因为爸爸放弃了休息时间来陪伴; 家里每天能穿上干净的衣服,是奶奶每天细心清洗、晾晒得来的; 菜市场买回来的食物,是农场伯伯每天起早贪黑浇灌饲养,才将一颗颗小菜苗浇灌成大青菜,小乳猪变成了大肥猪; 我们住的房子,穿的衣服,都是无数辛勤的工人用汗水换来的……每天每天,都不要忘记教会孩子说声“谢谢”,谢谢让孩子知道身边的一切都不是从天而降的,还能在孩子心里种下感恩的小种子。我们是中国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