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音 | 因为没有人生,所以只好“生人”?

 真友书屋 2015-07-26

因为没有人生,所以只好生人,于是就把生的人的人生当成自己的人生,或者把生的人完全不当人!

因为没有人生,
所以只好“生人”?
文/青音

昨天我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录制了一档节目《东方直播室》,谈论留守儿童的话题。节目中讲述了三个故事:一位50多岁的幼儿园男教师,性侵了学校十三个家长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女童,这些女童的家长原来也曾经是他的学生;一个当年只有十一岁的留守女童,一段时间以来接连被村里十六个老年男子性侵害,原因皆因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没人管,就在几个月前,已经十六岁的她又再一次被拐骗离家出走;一位非常有爱心的留守儿童学校的校长,多年来靠社会资助照顾着一百多个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可让人心寒的是,当校长提出无力再负担他们的孩子时,这些父母却拒绝让孩子回到自己身边生活。

从“留守儿童”,到“流动儿童”,再到“流浪儿童”,平常我们总是会从各个报道中听到父母在外打工独自在家留守的孩子们让人揪心的报道。可是当这些新闻当事人就在眼前,听到他们的痛楚、真正面对他们不同寻常的童年遭遇时,会让人格外受冲击。

昨天,我在录制现场忍不住落泪了。我们当然可以指责有关部门对他们的帮扶救助做的很不到位,可是源头到底在哪里?我们看到的真相是这些只会生却不会养甚至不愿意养的父母,以“在外打工讨生活没办法”为理由,在逃避养育孩子的责任。

“因为没有人生,所以只好生人,于是就把生的人的人生当成自己的人生,或者把生的人完全不当人!”这句话我在节目中常常说到,但其实这是现如今很多很多孩子们产生心理问题真正的根源——他们的父母严重缺乏爱的教育。这些“爱无能重症患者”,不只是那些农村的、缺钱的、在外打工的父母,还有很多在城市里衣食无忧但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无比依赖孩子、完全把孩子的人生当成自己的人生的父母们。

我在想,我们的社会是否太过于夸大父母之爱的高尚和伟大?于是一句“我们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就成了“万金油”。农村里因为在外打工就逃开养育的责任、城市里因为经营不好自己的人生就过度控制溺爱孩子的父母们,总是用这句话来合理化自己一切的自私和软弱。貌似为了责任,其实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我想,当我们这个社会再也不以“结婚、生孩子”当成人生里唯一重要的事,而是鼓励每一个人要去追求梦想、追寻爱情、要学习爱、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负责任的、懂得怎么爱孩子的成熟的父母亲才会越来越多吧。当然,我不能保证以上这番话,能被不懂得“爱”的人有所领悟。

好了,晚安,明天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