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华夏大地到处有禹的足迹 (民族精神与大禹)

 负鹏载舟 2015-07-26

为什么华夏大地到处有禹的足迹 (民族精神与大禹)  

2011-04-10 17:20:36|   - 三生石的...

就大禹论我国传统文化精神

    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及其精神,数千年来被后世的人民传颂不息。也唯独只有大禹,不仅被夏、商、周三代所缅怀赞颂,而且也得到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一致肯定。

    《六乐》又称《六舞》。据古籍所载,其中的《大夏》乐舞,就是歌颂大禹的。《庄子?天下篇》曰:“禹有《大夏》。”《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孝经钩命诀》曰:“禹之时,民大乐,……乐名《大夏》也。”可见当时人民对大禹的爱戴敬仰。

    《诗经》中记载大禹治水业绩的有五条:

    1. 《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2。《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3. 《鲁颂·闷宫》:“是生后稷,缵禹之绩。”

    4。《大雅·韩奕》:“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5. 《商颂·长发》:“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

    《大夏》是夏代的乐舞。《商颂·长发》是商代的乐舞,其他的诗篇均为周诗。夏、商、周三代本非同族,商人以武力推翻夏王朝,周人以武力推翻商王朝,但对犬禹的缅怀赞颂却如此一致,这是值得注意的第一个方面。《诗经》是先秦时期最可靠的古籍,而在《诗经》中从未提及尧、舜,却多次赞誉大禹,这是值得注意的第二个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诸家,观点不同,立场各异,如对黄帝、唐尧、虞舜、儒家倍加崇敬,而道家、法家却颇有微辞;而唯独对大禹,各家都一致加以叹赏,这是值得注意的第三个方面。

综上所述,五帝三王时期的历代文化名人,在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唯一被一致首肯认可的只有大禹。这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即大禹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典型的象征。因此考察大禹,对正确理解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实质,是最可靠的途径之一。

大禹流传后世的主要功绩是治水,但他的长期治水之所以能取得丰功伟绩,则主要依靠他的道德精神力量和他重视智能的理性精神。兹分三点论述如下。

 一、谦虚好学自我完善的精神

 人无完人,物无全美,道德精神的力量来自谦虚好学不断地完善自我。《苟子·劝学篇》对此有颇为深刻的论述:“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古籍的记载证实了这一点。《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尸子》曰:“禹长颈鸟喙,面貌亦丑,天下从而贤之,好学也。”《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鬻子》曰:“禹之治天下也,以五声听。门悬鼓、钟、铎、磬而置革召于笺签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以义者,鼓《敲》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讼者、挥轺。’此之谓五声也。是以禹尝据馈而七起,曰中不暇食,于是四海之士皆至。”《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吕氏春秋》曰:“昔者禹一沐而三握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通乎己之不足,则不与物争矣。”一致肯定大禹谦虚好学,能博采众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赢得了天下人民的钦佩和称颂。

    《尚书》说:“谦受益”。《周易·谦卦》:“谦,亨。君子有终。”《彖》曰:“谦、亨。……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有终也。”我国传统文化如此强调谦虚之德,显然与大禹的谦虚好学,完善自己并终获成功有密切的关联。

二、拯世济民,克己奉公,以身作则,为民表率

 关于大禹的拯世济民,《淮南子》有较为完整的记载:“禹沐淫雨,栉疾风,决江疏河,凿龙门,阔伊阙,修彭蠡之防;乘四载随山刊木,平治水土,定干八百国。夙兴夜寐,以致骢明,轻赋薄敛,以宽民力;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霜。百姓亲附,政令通行。”大禹治水,其目的就是为了解救特大洪水对人民的困扰;而在治水的过程中,他又能关心人民,爱护人民,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因而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达到政令通行无阻的至治境界,从而获得了治水的最终成功。贾谊《新书》说:“禹常昼不暇食而夜不暇寝,方是时,忧务民也。”《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这就是大禹最高尚的道德境界,最坚强的精神力量。

 大禹的另一个特点是克己奉公,即为了拯救世济民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孔子赞美大禹说:“卑宫室,而尽力于沟洫。”《论语·泰伯》又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也。”《《论语·泰伯》》这两句意指:大禹不顾宫室的低劣,而尽力于水利建设;富有天下而不贪图一己的私利。《淮南子》说:“禹之趋时,冠挂而不顾,履遗而不取,非争其先也,争得其时也。”意指大禹治水之时,鞋、帽丢了都不管,不是为了抢先出风头,而是为了争夺治水的有利季节。《尸子》说:“禹之劳十年不窥其家。”很多古籍也颂扬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大禹为了治水,不仅可以不顾自己的鞋、帽,不顾自己的住房、家庭,甚至呵以献出自己的生命。《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淮南子》曰:“禹为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这是指阳盱河的洪水经久不退,大禹为了祈求上天消退洪水,甘愿以自身为质,付出生命的代价。据应休琏的《与广川长岑文瑜书》说:“昔夏禹之解阳盱,……言未发而水旋流。”即指上天为禹的舍己精神所感召,禹祷辞未发,而阳盱河的洪水便迅速消退。当然,这是一种神话式的传说,但却鲜明地体现了大禹舍生为公的崇高精神。克己奉公,公而忘私,舍生为公,是大禹道德观、价值观最耀眼的亮点。大禹之所以几千年来成为我国人民的精神象征,这一点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大禹治水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身作则为民表率。《韩非子·五蠹篇》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西,以为民先,股无完跋,胫不生毛,虽臣《奴隶》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庄子·天下篇》引言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脓,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又《尸子》说:“禹之劳……手不爪,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我国自古以来强调明君、贤臣应以身作则,为民表率,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早已成为一切贤明当政者的座右铭,而大禹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

三、以德、智、勇、能为基础的实践精神

大禹治水,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一个伟大的实践行动,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一次极其辉煌的胜利。但大禹治水对后世的影响与意义,并非仅限于此。据《尚书》、《山海经》、《史记》等古籍的记载,唐尧之时中原大地发生了特大洪水,民生凋零,哀鸿遍野。唐尧为了解救人民的苦难,请四方诸侯的领袖——“四岳”来推荐治水的人选;最后经四岳的推荐与唐尧的认可,决定由鲧来主治洪水。鲧为了有效而迅速地平定洪水,窃取了天帝的法宝“息壤”,所谓息壤,是指一种能自动不断生长土壤的法宝。用这样的法宝来治水,对治水当然是有利的。但由于鲧治理洪水只懂得堵塞的方法,而不知道疏导的方法,因而他多年治水劳而无功,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由于鲧治水无方,再加上窃取息壤的罪名,鲧被天帝处死了。鲧的治水实践行动失败了,他的儿子禹继承了他的治水的遗志,吸取了其父失败的教训,总结出一套以疏导为主、以堵塞为辅的治水方法,并善于依靠民众的力量来共同治水、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斗,络于成就了制服洪水的宏业。

由此可知,大禹治水成功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如下四4-6面:首先,他在治水的过程中,善于关心人民,团结人民,依靠人民,从而取得“百姓亲附,政令流行”的崇高威望。这是仁政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也是大禹治水成功的根本原因。其次,他善于吸取其父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改用以疏导为主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屈原《天问》曾问:“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意谓:大禹继承他父亲治水的遗志,为什么治水的方法不同?柳宗元的《天对》答复说:“惟氏之继,夫孰谋之哉!”意谓:大禹只是继承他父亲的姓氏,至于治水的谋略方法何必要采用!对大禹改变其父治水的方法,作了充分的肯定。子变父道,这是理性的胜利,这是智慧的力量,也是大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再次,大禹面对其父治水失败悲惨的结局,敢于冒风险,担重任,知难而进;在治水的过程中,又能以身作则,不怕艰难险阻,敢为民先。这是勇敢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大禹治水成功重要的精神因素。最后,大禹在治水时,又善于利用《河图》进行正确的规划设计,利用“玄圭”精确地测量地形,做到了“左准绳,右规矩”《“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大戴礼》语。善于利用前人的智慧与勘察工具,耐治水的工程进行精确的测算,这是智能的力量,是大禹治水成功的实旎基础。

由此可知,德、智、勇、能是大禹治水成功四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具备以上四个因素,才能通过实践的环节,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墨家是大禹精神的继承者,墨子不仅强调道德的崇高精神,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而且还对城池的防守技能,对光学原理、对机械制造等颇为精通,这是对大禹讲究德、智、勇、能传统的全面继承与发展。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唯有璺家重视工艺与科学,强调以身作则的实践精神,这些要点是很值得重视的,因为这表明以大禹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包含有重视科学方法、重视智能、重视实践的理性精神。

大禹是四千年以前的历史人物,由于后人对他的敬仰与崇拜,在古籍的记载之中,难免不加上几分神奇的色彩。但孔子所说的他“尽力于沟洫”,当是历史的事实;他的拯世济民,克己奉公,他的以德智勇能为基础的实践精神,也应当是历史的事实。中华民族索以勤劳刻苦、聪明智慧,崇尚道德,勇于开拓进取而著称于世,而大禹就是这种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久盛不衰而延续至今,关键是能不断地重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稍感欠缺。因此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建立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自有其必要的、不失为当今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