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氏溯源:安徽宿州

 村头月夜夏忠联 2015-07-26

——姓氏及夏姓的产生与变迁

     一、 姓氏的产生

      姓的产生和人的产生紧密相连,天地之间,有了宇宙,诞生了地球,出现了人,产生了氏族,形成部落为了辨认识别,规范秩序,才产生了姓。“姓”由“女”“生”,说明姓的内涵,深深镌刻着母系氏族的烙印。

据科学测算,距今约138亿年左右出现了宇宙,约46亿年左右形成地球,约43亿年前出现了生物,约300万年的盘古氏时代有了人类。

考古证明,到了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远古人类这时期,我国的原始人群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以元谋人为标志(云南元谋文化遗址)距今70——20万年间,旧石器时代出现了直立人,以北京人为标志(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文化遗址)。距今3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智人,以山顶洞人为标志(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文化遗址),同期,我国的原始人群进入了母系氏族时期。距今约1万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以河南登封望城岗古文化遗址为代表。

母系氏族至父系氏族时期,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三皇五帝”时代。“三皇”即母系氏族的女娲氏时代和父系氏族的伏羲氏时代、神农氏时代。五帝”即父系氏族晚期的黄帝、颛顼、帝喾、尧、

距今约6500年,我国的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女娲氏时代,母系氏族社会达到繁荣时期由于原始部落的群婚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娲氏造人正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反映。这时期的中华文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浙江宁波河姆渡文化遗址)

距今约5500年,半坡文化的末期,我国开始相继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这个时期出现了教人在树上筑屋的有巢氏,教人渔狩养殖的伏羲氏,教人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教人种植农耕的神农氏,他们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代表。这时期的中华文明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

父系氏族社会部落首领伏羲氏定都河南淮阳,拥有了中国第一个姓氏”(图腾)。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为了总结天地万物的演变规律,创立了八卦图。他英明地禁止混乱的群婚,为后来姓氏血缘关系的垂直传承做好了伟大的铺垫。我国历史上新娘的红盖头据说是“伏羲女娲兄妹婚配而知羞”的民间版本。  

距今约5000年,我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社会进入神农氏时代。有熊国(河南新郑)国君少典(公孙氏)的儿子炎帝(神农氏),整合了黄河流域的各部落,进入了有历史记载的神农氏时代。炎帝制耒,种五谷。立市,辟市场。治麻布,着衣裳。作弦琴,定五音,编音律。制陶器,酿美酒。造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削木为弓,始创弓箭。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管理部落,德治天下。炎帝的创造与奉献,让我们的先人摆脱了愚昧和野蛮,在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出现了璀璨的农耕文明。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就是从神农氏时代开始(约前3100年左右,以良渚文化为标志(浙江杭州瓶窑镇大型古城遗址),“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最早奠定中华文明5000年的框架,自然是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里最早对“五帝”文明作了详细的记载。最先提出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是梁启超,清朝时的1900年梁启超首次在文章中使用。

距今约4500年,与炎帝同时代的有熊国国君少典(公孙氏)部落历经500多年,到了17世生儿子黄帝(公孙轩辕氏),我国的原始社会进入黄帝时代。黄帝居轩辕之丘的姬水(陕西黄陵县沮河),便姓。这个时期的炎帝部落衰弱了,散居在黄河沿岸,炎帝居姜水(陕西宝鸡境内),便姓。先是炎黄两部落相互冲突,后炎帝部落归顺黄帝部落,形成炎黄部落联盟,又经过了各个部族的冲突融合,便构成了我国早期炎黄民族的主体部分

黄帝实行“禅让制”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相继推选出颛顼、帝喾、尧、舜、禹。虽说是禅让,其实每一次的帝位变化都伴随着凶残激烈的争斗。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颛顼的堂侄,尧是帝喾的次子,舜是尧的族内玄孙,禹是颛顼的孙子,实际上,在“五帝”时期就是“家天下”了。这时期,父系氏族末期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利益。

五帝时,尧姓祁,舜姓姚,禹姓姒禹是黄帝的玄孙,是颛顼之孙。尧建立了上古时的唐朝,舜建立了上古时的虞朝,禹建立了有文字记载的夏朝(《史记·夏本纪》)。尧、舜、禹时代横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夏朝制定了历法(《夏小正》),产生了汉字(夏),到商朝时,甲骨文就比较成熟了。“五帝”时代的中华文明以龙山文化为标志(山东济南龙山文化遗址),同时期还有石家河文化(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和三星堆文化(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

二、 夏姓的产生

禹的父亲鲧是“崇伯”,崇是河南嵩山的代称,有崇氏(河南登封)是鲧的部落封地,崇的枢纽地区是阳城(河南登封)。尧先派鲧治水,鲧虽全力以赴,仍治水不力,尧的助手舜把鲧流放到羽山(山东临沂)。尧是舜的岳父,舜为了篡权夺位,不惜阴谋杀害了尧的几位忠良干将,反对舜的声浪消失了。舜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处死了鲧。尧被折磨而死后,舜即位,舜是黄帝的9孙,他又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后氏(河南禹县)是禹的原始部落,又是禹的部落封地,夏后氏距离有崇氏百里左右。禹的部落非常强大,在中原地区实力雄厚,司马迁谓之“百里之诸侯也”(《史记》),尧就赐夏为禹的部落封地,继续继承祖姓姒姓。禹,名文命,字高密生于公元前2125年,卒于公元前2061年,享年64岁禹就是“夏伯”。

禹的妻子是涂山氏,涂山氏部落也是强大的部落,据2017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考古证明,涂山氏部落在安徽蚌埠、怀远一带的淮河流域。夏后氏部落和涂山氏部落结合起来,力量极其强大。禹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联合了契、后稷、伯夷、共工等部落,又请教老师郁华,治水成功。指导部族成员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制定刑法,平定三苗(羌人,蚩尤的后裔)之乱,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人们称其“大禹”,大即天,奉为神。这时禹的夏部落和他父亲原来的崇部落及其妻子的涂山氏部落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原部落和淮河流域部落的大融合,枢纽地区是阳城(河南登封)。由于大禹建立了盖世的丰功伟绩,威望极高,实力空前壮大。大禹就实施了报复行动,把舜流放到苍梧(湖南宁远)。

然后,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河南登封),又迁阳翟(河南禹县)。后来安邑(山西夏县)、斟寻(河南偃师二里头)也一度成为夏朝的都城。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新石器时代及父系氏族时期也就此结束。

夏朝统治的枢纽中心是豫西和晋南,夏朝在豫西的文化遗址有洛阳市偃师县二里头大型古城遗址,在晋南的文化遗址有运城市临猗县牛杜镇古郇阳城遗址。

据考证,夏禹曾在安徽宿州东泗县建邑,名夏丘,西汉置夏丘县,后为泗州,泗县。遗址在今泗县城东1里许。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第一个王朝。中国的国家演变进程分为古国、王国、帝国。原始社会的国家雏形是古国,神农氏时代至五帝时代。奴隶社会为王国,夏、商、周三代,实行诸侯分封制。封建社会为帝国,从秦朝至清朝,实行中央集权郡县制。神农氏时代,开启了我国5000年文明史。

夏朝历经大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桀)17君,凡17君14世。至前1600年,夏桀因暴虐无道被黄帝的18世孙、帝喾的15世孙、夏朝的诸侯国商的首领“汤”推翻,历471年。夏朝建立后,姒姓帝王夏朝的王孙贵族便以国名为姓氏,夏姓人奉大禹为夏姓始祖。夏的本意是中国人,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这样一来,“风、姬、姜、祁、姚、姒、夏”便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帝王贵族之姓。

三、 华夏的来历

大禹的曾孙仲康即位时,曾去西岳华山封禅,在当地住过一段时间,生儿育女,这支姒姓子孙就以华山的华为姓,奉仲康为华姓始祖。

由此,华、夏两姓皆为大禹的后裔,其后裔便称华夏族,也称华夏儿女。整个华夏族自伏羲氏而生,至炎黄时大体诞生了中国早期民族的雏形,于是我们也称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共尊炎帝和黄帝为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便成为中华古文明的共同体。

四、 黄帝后裔的现状

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大禹是黄帝的玄孙,是颛顼之孙,大禹又是夏姓族人的始祖。因此,我们夏姓族人是名副其实的黄帝苗裔,当然,中国大部分人也是黄帝后裔。

大禹直系后裔繁衍的姓氏,在中国当代最常见的200多个姓氏中计有22个左右,即夏、华、娄、谭、欧、曾、邓、夏侯等。帝喾是颛顼的堂侄,是黄帝的曾孙,帝喾后裔繁衍的姓氏为黄帝族之最,在中国当代最常见的200多个姓氏中计有84个左右。黄帝其它后裔繁衍的姓氏有55个左右。就是说黄帝后裔繁衍的姓氏总计有161个左右,占我国当代常用姓氏200多个的80左右,共有人口9.8亿多,占中国总人口的76%以上。

五、 姓氏的普及

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中代表血统,氏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用来区别贵贱。原始社会末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夏、商时代,也只有王公贵族才有姓氏。周代是姓氏大爆发的时代,衍生出无数的姓氏,我国的大部分姓氏是周朝时产生的。即便如此,也并非人人有姓。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一道编户齐民的旨意,让全国所有人的姓名、年龄、土地等内容载于籍册。至此,姓和氏合二为一,进入寻常百姓家。从此,夏姓方从帝王贵族之姓转为庶姓。

六、 姓氏的发展

中国人的姓氏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且是按照父系垂直传承的,男性Y染色体一直是祖先同一条染色体的复制品,是一个家族真正的血统。这是人世与自然的同构,是世界上唯一的天人合一的典范。5000多年以来,中国的姓氏经过竞争发展,由23000个,剩下今天的4000多个,消失了19000多个,而常用的才200多个。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

一个姓氏,就是一部家族史,一部文化史,更是一部基因史。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生物、疾病等学科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木有本而根深叶茂,水有源而源远流长。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修好夏氏家谱,它是夏氏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七、 郡望

宗族世代聚居,声名显赫,繁荣发迹之处,为人仰望。

夏氏郡望

会稽郡:治所先在江苏苏州,秦始皇时置郡,东汉时改置浙江绍兴。

 郡:治所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东汉时置郡。

宿州夏氏家谱2011年版把会稽郡作为郡望,永城、亳州、宿州、邳州、夏邑、颍上等地夏氏总谱2021年版把谯郡作为郡望

八、 堂号

家族门户的代称,源于祖先的名人典故或典籍箴言

夏姓堂号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平治水患,并得以成就帝业,因而有此堂号。

惜阴堂:夏禹平治水患、平定三苗、发展农业,公务繁忙,十分珍惜寸阴,因而有此堂号。

还有仁德堂、尚忠堂、明德堂等。

宿州夏氏家谱2011年版确立堂号为惜阴堂,永城、亳州、宿州、商丘、邳州、夏邑、颍上等地夏氏总谱2021年版,确立总堂号为仁德堂

九、 夏姓的繁衍变迁

夏姓发源于河南,最初分布于夏朝的统治中心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早期繁衍于中原,周时进入山东等地,秦汉时,夏姓人迁入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魏晋南北朝之际,夏姓人大举南迁,这一时期以浙江境内的夏姓家族最为昌盛。唐代是夏姓家族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以后,荣载史册的夏姓名人比比皆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夏姓人被分迁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夏氏族人历经改朝换代,战乱迁徙,逐渐成为南方姓氏。夏姓家族多出文学艺术及学术人才,名人典故千古流芳。如春秋陈国大夫夏区夫,战国勇士夏育,西汉方士夏贺良,东汉学者夏恭、司徒夏勤,宋代参知政事夏竦、杰出画家夏圭,明代户部尚书夏原吉、宰相夏言、画家夏昶、小说家夏敬渠,明清之际救国复明的民族英雄夏完淳,清代名医夏同善、著名史学家夏燮,现代革命烈士夏明翰、史学家夏曾佑,当代考古学家夏鼐等。

夏姓人的字行辈分寄寓族人企盼国兴家宁、政清人和的美好愿望。

十、夏姓的现状

2021年我国第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夏姓在当代中国姓氏中排行55位,总人口468万,占全国人口的0.39%,尤盛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十一、大槐树的迁民背景

2004年暑期,CCTV-10播放纪录片《中国史话讲述,明朝定都南京后,洪武帝为了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采取了强制性的大规模移民。相对因连年战乱荒芜的中原地区,山西却影响不大。山西的周围分别是太行山、黄河和沙漠,因此很少受到大规模战乱的波及,山西成了难民的庇护所,经济和人口有了较大发展。明朝初年,山西人口403万,河南和河北分别有189万。洪武帝决定从山西移民。明朝《明史》、《明实录》官方记载,迁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没有官方记载的以当地方志和碑文为准。

据传说,明政府在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设局驻员,发送凭照川资,寺前大槐树成了集合的标志。山西洪洞是交通要道,成了移民集散地。据移民政策,同宗兄弟不能居于一处,他们打烂铁锅,各执一片,作为日后相认的证据,同姓人口被分散迁至各地。“解手”一词就诞生于漫漫的迁徙途中。迁居地主要分布在受战乱影响较大的河南、安徽、河北、山东、北京等地。下明初迁民告示一例:

   

凡迁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需在三日内迁到。四口之家迁一,六口之家迁二,八口之家迁三,迁者给地50亩,牛一头,三年不起科。

                      明洪武三年

据有关人士统计,移民涉及山西51个县,移民目的地涉及今天18个省市的500多个县市,共有881个姓氏,包含了今天北方常见的100多个姓氏,其中包括夏姓迁民。

明初山西大移民,确有其事,但山西洪洞大槐树”仅是传说。1921 年赵戴文为《洪洞古大槐树志》作序,称大槐树移民说,是但不见诸史,惟详于谱牒”,其观点广为历史学家采纳,持续影响至今。个中真伪,无法考证,谁也说不清。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在中国民间文化的长河里,绵延不绝,凄切哀婉,娓娓动听。

十二、宿州夏氏的来历

安徽宿州夏氏溯源

安徽宿州夏氏是河南永城夏氏的分支,所以须从永城夏氏溯源。

1、永城夏氏

夏禹,夏朝第一王,前2070年建立夏朝,前1600年,夏桀王(履癸)失国以后,商朝为了王朝的安定,实行分封制。前朝先贤夏禹王的后代被商汤分封于杞,建立杞国(诸侯国),今河南杞县。前1033年西周年间,夏辏(东楼公)被周朝重封于杞,西周周成王重封夏东楼为杞国诸侯后裔世袭。前444年东周春秋年间,楚灭杞后,夏春(杞简公)之子夏米其和夏春之弟夏佗等族人奔鲁(山东藤县、邹县一带),鲁悼公“给予采地为侯”,“采地”又称采邑,指风水宝地。后来夏米其又辗转迁徙山东莱州,莱州府夏氏繁衍生息至汉朝。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年(公元26年),夏氏先人从山东莱州府迁居山西泽州、平阳府一带,安居乐业至明初。山西平阳府夏氏夏良胜生五子,在明朝初年的移民潮中,于大明洪武二年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亳州、永城。杞国,是商周两朝的夏氏大本营。

夏氏太始公夏良胜:夏通、夏二公、夏三公、夏福、夏旺(字其昌),于明朝洪武二年八月(1369年8月,己酉年),由山西泽州阳城县、平阳府聚结洪洞县,移民至凤阳府亳州东40里观塘刘集大夏庄及开封府永城县西45里酂城南街路西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这些由夏氏先人世代口传的民谣佐证了永城、亳州、宿州、商丘、萧县、颍上、邳州、夏邑等地夏氏来祖的移民历史。永城亳州夏氏从明朝洪武年至2021年652,分布豫皖苏三省,10多个县市,200多个村庄,计人口5万余。

由于移民时间有先有后,先移迁民、土著民地亩大,后迁的地亩小;土著里大,迁民里小。后来,按亩征收的田赋和按里甲摊派的徭役就不能均等,迁民负担沉重,不能养家糊口,于是不得不再次迁移。

2、宿州夏氏

⑴ 柳沟夏氏

宿州夏氏是永城夏氏的分支,永城夏氏先人旺公第三子二世夏允忠于大明洪武29年,1396年,丙子年,中原大旱,由永城县西酂城夏竹园(现夏庄村),迁徙至江南直隶省凤阳府宿州东北50里闵乡柳沟。根据柳沟夏氏先人记述

10世长子夏守廉,约明万历18年(1590年),由柳沟迁夏桥

10世次子夏守礼、三子夏守义居柳沟集。

10世子夏守洁,约明朝万历21年(1593年),出生前随母亲经濉河、洪泽湖、运河,遗腹迁到骆马湖西边古邳,即今江苏睢宁魏集镇夏楼,为明朝武略将军,墓至今仍在

13世夏永兰,柳沟夏氏10世夏守礼的后代,约清朝康熙39年(1700年,庚辰年,迁居濉河北岸南堰。

17世夏应方,柳沟夏氏10世夏守义的后代,约清朝嘉庆181813),癸酉由柳沟迁移到夏湾,其后,柳沟夏氏夏守义的后代17世夏兴亭迁夏家,夏兴顺迁梁庄,夏兴平迁小王庄。

18世夏玉杰,柳沟夏氏10世夏守礼的后代,约清朝道光10年(1830年),庚寅年,迁居苗庵集北头

⑵ 宿州夏氏的现状

明朝洪武29二世夏允忠从永城县酂城迁居宿州柳沟集,尔来625年,安徽宿州夏氏的分居地如下: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蒿沟乡的柳沟、张桥。桃沟乡的夏湾、梁庄、夏家、小王庄、南堰、戴夏。苗安乡的夏庙子、大夏庄、小夏庄、夏王庄。永安镇的夏桥、小桥、段庄、小夏家、刘圩、夏谷堆。灰谷镇的八张、北集。支河乡的支河堰。夹沟镇的夏寨。大店镇的苏庙、天门、八里。时村镇的时村商城、棒场、谷楼、夏河堰、北大桥。宿城的老城内、观李、联络街。

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的土山村、因楼。宋町镇的仓里。濉溪县的任楼、火集孜、兴河村。

蚌埠市蚌埠闸的许庄孜、长怀卫镇的司马村。

江苏徐州的夏家湖、铜山县的下双沟柳元头。睢宁县魏集夏楼。宿迁市泗洪县洋河等。

宿州夏氏共分居20个多个乡镇,50多个村庄,计人口万人余。

十三、补充说明

1985年春,我记录了夏湾村梁庄夏方谷20世的口述。2005年11月以后,与宿州柳沟村夏中和22世)、夏桥夏怀新(21世)及永城夏浚钟(21世交流、探讨、考证,经过走访、查询、搜索、整理,几经周折,整理于此。上述资料出处:柳沟夏氏碑记、商丘碑记抄录、永城夏氏老谱残本、夏浚钟对夏永道(22世)的考证、《百家姓大典》、《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历代开国帝王传》、《史记》、《二十五史》、《中国通史》、《中国历史》、“CCTV-10中国史话”、《四角号码新词典》(1983年版)、《现代汉语词典》(1988年版)等。

有不妥之处,敬请夏氏族人批评指正。

宿州夏氏22世夏忠联编写

2005、11——202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