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分作文成功之道

 昵称8088609 2015-07-26
满分作文成功之道
                             ——陆 波简析


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
江苏一考生
[
读题目,就令人眼前一亮。]
喜欢《边城》,喜欢沈从文;喜欢沈从文,于是喜欢上了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顶真修辞用得真叫好,开篇就有视觉冲击力。]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喜欢上沈从文笔下山水的我突然悟到: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看似平淡的语句,折射出的却是作者富有个性的人生感悟。]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从文先生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性情如水”“文笔如水”“人性之水,表述具有浓浓的文学味。]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听过、看过太多太多的爱情故事,可有哪一个如翠翠的爱情那样不沾一丝世俗之气?
于是,当烦恼接踵而来时,我乐意拿起《边城》,走进从文先生水的世界,在那里,我听到湘西的水轻轻流淌;听到船夫嘹亮的歌声,品味翠翠如水的情思和爷爷如水的爱。[作者显然是用心读过沈从文的。]
从文先生这样写了,也是这样地爱了,爱得执著,如灵动的水常年保持一色的蔚蓝。他的爱人在他死后多年后,也终于悟出了从文先生这份纯真的爱。[不仅读其文,而且知其人。]
山有山的性情——沉稳。从文无疑也是一座山,他有着山的秉性。[另起一层,写从文先生如山的秉性]文革期间,人们误解了他,伤害了他,他却毫不在意,他不争。当无知的人们要他去打扫女厕所时,从文先生认认真真地做了。他用大山的沉默去回击这群无知者的攻击。[只拈出文革期间的一个事例,却因其典型性强,足以感染人、震撼人。]
沉稳的大山在四季中却能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无疑是对从文先生最好的评价。大家都知道从文先生是著名作家,殊不知从文先生也是著名的服装研究专家。[再深入一层作阐发。]
在一本书中看到这么一则关于从文先生的故事:在文革中,从文先生辛辛苦苦写出的《中国服装史》被没收而弄没了,但从文先生硬是又写出了一本。
这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从文先生:一条汩汩流动永远不会停歇的河流,一座四季常青生机盎然的大山。[相比第二段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增加了两个修饰语,正显示出文意已向纵深开掘。]
在那沅江之畔,你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去听一听,你看见一位书生在书写、在吟唱吗?
书写,书写山的传奇;
吟唱,吟唱水的多情。[文笔凝练,绾结自然。]
满分作文成功之道
我们不必猜测命题人在命这道题的时候,是否想到了沈从文先生;但是,我们可以说,用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来比况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是再恰当不过了。本文作者选择沈从文先生作为叙写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眼光,一种睿智,一种对人与山水的独特感悟。
文章用朴素平实的笔调,阐释了沈从文先生性格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阐释了湘西的山水对先生性情的孕育与熏陶。文章采用了多段落结构的方式,具有轻快跳跃的节奏和韵律,使人阅读的时候有一种面对长河般的快感。近年来,这一类以文化、文学名人为素材、夹叙夹议的秋雨体,在高考作文中大量涌现,但不少文章却出现了堆砌华丽辞藻、名人名言,滥用比喻、排比,追求形式花哨的不良倾向,因此,本文这种朴实清新的文风尤其值得褒奖。唐惠忠

水边的女人
江苏一考生
我看见西子浣纱的涟漪,望见貂婵戏水的波澜,听到红拂袖水的誓言,闻到虞姬临江的哀叹……[引用古代奇女子传奇般的故事开篇,为下文叙述作铺垫]
,水边的女人,永远带着那一份无悔,保持着那永不失去真我色彩的灵动。于是我想到了你——黛玉。水做成了女人,宝玉如是说。你就如那一池流过沁芳闸的活水,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于是,一泉清流被你演绎到了极致。水边,你写下了《葬花吟》;水边,你赋出了《唐多令》。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也许,你又感怀身世了,面对那池清流,你想到了逝者如斯;看到了随波而去的落红,你想到了花自飘零水自流。水成了你感情的承载,载着水做的女人的眼泪,流向远方。但贾府并不是一个任水自流的地方,你觉得你在被束缚,被一堵堵围堤挤压着,仿佛就要成为一潭死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歌声在人间缥缈散尽,容颜在红尘中脱尽。黛玉那悲天悯人的伤感如诗更如针,只会割开你潜在的忧伤思想,让满目苍凉的心思再次隐隐作痛]
你在抗争,为那一份灵动与鲜活而争取着自由。海棠诗社或许就是一次吧。当你写下碾冰为土玉为盆,半卷湘帘半掩门时,你的灵动已无法变更地展现在那一尺白宣之上。然而,李纨却依旧把胜者的皇冠戴在了那个只会写珍重芳姿昼掩门的宝钗头上。不置可否,宝钗用她特有的淑女风范展现了大家闺秀的自重与懂事,而黛玉,你又输在何处呢?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句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试问你输了吗?没有,恰恰相反,你争得了那一池的灵动。为什么碧蓝的清池不会改变它的颜色?智者乐水,欣赏的就是它的灵性与矢志不渝的心志。黛玉,你总是在这么抗争着,为着你的初衷,也为着你不变的灵气。[将黛玉和宝钗相比较,突出她的灵气”]
也许,你已经头破血流;也许,你带着那一丝不可遗忘的悔憾辞世,然而,如水的你带来的是不可磨灭的灵性与不可变更的志气。面对封建的枷锁,你选择了水,洗一身清洁,染一池灵动,追一方梦想。[清秀面庞下的铮铮傲骨,正应了那句话作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不一定过得很轻松,但一定活得很精彩。上苍把匀们派到这个世界上,总有它特殊的目的,为诗,或者为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水边的女人……
满分作文成功之道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本文真正要写的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黛玉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这是一泉清流,但在贾府这一潭死水、不能任水自流的地方,黛玉被束缚,被挤压已经头破血流,面对封建的枷锁,世俗的偏见,她不服输,她还在抗争,为那一份灵动与鲜活而争取着自由。在灵动的水边,她写下了《葬花吟》,赋出了《唐多令》,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智者乐水,黛玉这位智者,这位水边的女人,为着不可磨灭的灵性与不可变更的志气争得了那一池的灵动,将一泉清流,将水的灵动演绎到了极致。文中所引的诗句,信手拈来,活泼灵动。小作者在特殊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内,写出这样构思新颖、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的妙文,实属难能可贵。

人间四月天
江苏考生
志摩走了——
没有挥袖,也没有带走一片云彩,有的也许只是飞机着火时如凤凰的涅槃。[一开篇就将读者带进了徐志摩的生活世界,先有其人,再有其诗《再别康桥》,更有志摩其事]
永远地,悄悄地走了,但他也留下了很多很多。他的爱,他的憎,他对世界的描摹,他那水一般灵动的人生。[以志摩水一般灵动的人生来点题,显得别致有情韵]
他对爱很执著,他的内心恰似千岛湖灵动的湖水,但却常年保持着一份生命所独特的色彩。[志摩任性自然的风,潇洒自如的云,如果被套上世俗的规则,只有风走云散,这大概是徐志摩悲剧的根源吧]
与张幼仪的结合,是那苦短而又快乐人生中一段不和谐的变奏。家庭的逼迫,让两个毫无感情的人,走到了一起。志摩有唉有叹,却又不知向何人去诉说,毕竟,知心者很少。但他是幸运的,在剑桥,他遇到一生最重要的人——林徽因。她知他,她懂他,于是他近乎悲悯的命运注入了一湾鲜活的清泉。他跳跃了。像孩子般的,他找到了爱。她与他在康河荡舟,她为他弹奏钢琴曲,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美好,他近乎要向全世界宣布,他是最幸福的。[志摩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的女性张幼仪和林徽因,带给徐志摩截然不同的感受]
然而,徽因离开了他,志摩百思不得其解。在落日的余晖笼罩下的康河,他独坐船头,回忆这昔日的美好。他不禁仰天长啸:情多是错,情多是错吗?志摩其实很明白,徽因要的只能是一段方正的人生。这一切,他不能给,他有幼仪还有两个孩子。[一个要的是方正的人生,一个是水一样灵性,这就使得林徽因和徐志摩是不能结合在一起的]
志摩迷惘了,但他又是清醒的,他要去找寻他的爱,在英国伦敦,他和幼仪离婚了。他要去给自己干枯的人生注入份温润迷蒙的水汽。也许冥冥之中注定,有失去必有所得。他遇上了陆小曼,一个有夫之妇。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相知、相爱。《爱眉小札》中留下了多少志摩的心声,爱的心声。她是个敢于挑战的女人;于是他们结合了。[徐志摩的离婚是想给自己干枯的人生注入一份温润迷蒙的水汽,所以他为了水一样爱又爱上一陆小曼,一种非常不现实的爱,但是他还是爱了]
志摩可谓为爱找寻了一生,为爱而活了一生,他的生命就似水的蔚蓝,他的追求恰似水的灵动。几阵微风过处,轻轻地荡起涟漪,但深沉的内府永远藏着蓝色的人生三段不一样的灵动,与幼仪,那是水波的低谷,他不爱她,却拥有她;与徽因,那是水波的高潮,他爱她,却不能一生照顾她;与小曼,那便是平静的水面略加波纹,他爱她,他也伴着她。[人生最痛苦的,不是你得不到,所以你痛苦,而是你付出了无穷代价得到了,却不过如此,所以你更痛苦。人生最痛苦的,不是你付出了多少代价得到了,却不过如此,所以你痛苦,而是你轻易的放弃了,原来她在你的生命中是那么重要,所以你痛苦]
志摩,一个旧中国水做的诗人,给了爱的国度一份艳阳天——人间四月天。[流星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天空还有什么星比它更灿烂,更辉煌呢?流星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天空还有什么永恒的星座能夺走它的光亮呢?我想志摩,是枉此生的]
满分作文成功之道
作者由话题水的灵动,联想到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水一般灵动的人生、执著的爱以及富有独特色彩的生命永恒,对题意的理解自然、准确。文中对诗人为爱找寻了一生,为爱而活了一生的描摹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想来是较广的文学阅读赋予了作者从容的文笔。文末对诗人人生三段不一样的灵动的概括十分到位:与幼仪,那是水波的低谷,他不爱她,却拥有她;与徽因,那是水波的高潮,他爱她,却不能一生照顾她;与小曼,那便是平静的水面略加波纹,他爱她,他也伴着她。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呈现了对诗人为人为文的深度认识,使文章思想得以提升,具有了独特的亮色,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煮咖啡
河南一考生
怎样才能煮好一壶上乘的咖啡?[开篇出人意料,引人入胜]
首先你要有一包上好的咖啡粉,或者自己买来咖啡豆亲自磨制,只有保证它的质量,你的工作才能不致于建立在枉费时间的基础上。就像我们做人,不论你包装得多花哨,多么迷人,你本人,你骨子里首先得称得上精品;否则,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枉费。坚持自我的价值。每个人都有优点,肯定它,发挥它,不要因为别人的言论而犹豫,我是这样吗?坚持自己是一包上乘的咖啡粉,将注定你以后被人认可的确数。如果你坚持做到这一点,恭喜! [寓哲理于煮咖啡之中,使人略见题旨,又为作者的绝妙类比拍手叫妙]
接下来呢?如果你把咖啡粉闲置在杯子里束之高阁,你将永远没有咖啡喝。要有热水滚烫的水,它可以使咖啡粉变成液体,这样咖啡的香甜才得以散发。这滚烫的热水犹如人生经历中的一次次坎坷或变故,不要回避它只有接受它让他改变你的生活,你的生活才会得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你的咖啡杯里散发出的将是人性的香甜。 [点出煮咖啡之前提滚烫的水,实则寓示着生活,热水与挫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说咖啡粉是你所坚定的本身,那滚烫的热水就是别人对你的忠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好心人,他们在我们人生的十字路口为我们指明方向,点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茅塞顿开,理性得以升华。我们感谢这些赐予我们热水的人们,他们是我们生命中的导师。 [类比之后再续短议,议得有深度,有感染力]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提供你热水,当心抱着咖啡壶团团转转的时候,有人递过来一壶水,你感激涕零地接过来,冲好,毕恭毕敬地送那人一杯,你这才发现水是温的,白白浪费了你上乘的咖啡粉。[煮咖啡如生活,要谨慎那些由于不慎重而铸成的错误啊]
这要求我们有选择、有区别地对待被人给我们的建议或忠告。或许有的我们受益终生;或许有的根本不适合我们。所以,下次千万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哪只壶里的水是热气腾腾且水花翻滚跳跃如舞,说不定它就是你生命中的那壶热水。[再续议论,语言刚劲有力,非常奇特]
原来听取别人的意见是这么重要。
这一切做妥了,咖啡虽有些苦涩,但这时提神最好,如果你要加糖就悉听尊便,它会让你的咖啡更浓郁香甜。哦!又有人在你旁边指指点点,加两块。”“加三块。”……你听取谁的意见呢?嗯!拨开他们伸得长长的手指,你自信从容地加了两块。你告诉我,这样最适合你的口味,不是很甜,又可尝到一丝咖啡的苦味。你悠闲地尝一口,眉宇间舒展开了。
一壶上好的咖啡就这样煮成了,怎么样,你也尝一下。
满分作文成功之道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乍看题目,煮咖啡,新颖而引人入胜,让人产生一种想看下去的欲望,而主要的特色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句句蕴含哲理,有一种迫人的哲思;二,通篇类比,极为精妙,这在高考作文中甚为少见;三,文章条理清晰,一个人生哲思阅历的过程巧妙与咖啡结合,不失奇特,更增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