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万小时定律”需要证伪吗?

 jysbwsw 2015-07-26
芝加哥大学的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教授有个研究成果被概括为“一万小时定律”(10000 hour rule),这个定律是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用标尺量化你的努力


据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理论。如果你的智商正常,那么就不用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天赋,因为只要你在这个领域坚持练习10000小时之后,你就能成为一流大师。该理论认为所有人都必须练习10000小时才成为大师,没有人可以练习3000、5000、或者7500小时就能成为大师,必需10000小时。


它能用标尺量化你的努力。如果你小时候有过打小霸王的经历,你一定知道量化有多么的重要,假设你玩拳皇时,看不到对方的血条,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他中了多少个拳才会倒地,那么你的胜率一定会大大降低;就像读书总会看到一幅挖井的图,一个人挖井,挖了好几处,虽然水源近在咫尺但是却最终放弃。我当时看了就想笑,站着说话腰不疼,要是不知道水源就在下面谁能拍心口说要坚持不懈。所以一万小时定律这个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但告诉你下面有水源,而且还告诉你要挖多久。


于是乎,如果你喜欢写文章就去写吧,只要勤加练习你会成为鲁迅,如果喜欢钢琴就去弹吧,你也会成为莫扎特……


好吧,仔细回想下,在你过去的青春岁月里,似乎也没有过“我坚持过一万小时还是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以作为反驳此观点,因为都没有坚持过。那么,这个定律可以证伪吗?有人说,毕竟人的资质有限,别人一万个小时能做好的事情,你可能需要100万个小时。你走一万小时的路不一定能超过训练一年的竞走运动员,练习十多年的气功最后也没有成神仙。他们说没有正确的目标不可能达到正确的结果,然后又牵扯到是否做符合实际的练习或是坚定不移的信念上去。


真有人拿自己证伪该定律


对于一万小时定律,只要找到一个人,他经过了一万小时锤炼却没有从平凡变为超凡,就可以证明此理论是错的。所以,一万小时定律在理论上是可以被证伪的。有没有人拿自己做这样的实验呢?


还真有。2009年,一位名叫丹·麦克罗林(Dan McLaughlin)的商业摄影师,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没有兴趣,想要改变人生。于是在30岁生日的那一天,2009年6月27日,丹 决定辞职,开始为变成一个职业高尔夫球手而努力。


在此之前,他几乎没有打过高尔夫球,甚至对这项运动都没有太大兴趣。他的计划是,辞职以后,每天练习6个小时,一周练习6天,坚持6年,总计超过10000 个小时,然后成为职业选手。他将其称为“丹计划”。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想法太疯狂了。丹的父亲和姐姐,都认为不可能成功。


但是,丹不理会。为了保证想法能付诸实施,他积攒了10万美元,并且把房子出租出去,以便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他建立了个人网站theDanPlan.com。从2010年4月15日开始日复一日地练习,每个小时都做好记录,每天更新。截止到2011年4月13日,他已经练习2688个小时,还剩下7312个小时。


丹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说:“99%的可能是,我不会成功。但是,这没关系。我的真正目的,是想看看如果不断投入时间,一个普通人可以走多远。如果我能变成一个职业高尔夫球手,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他们的人生道路就会多出许多选择。这个试验的结果,并不在于我个人的成败,而是让人们看到,人生有更多的可能。如果我真的在某项事业上投入10000个小时,我就已经成功了。我在测试人类的潜力。”


重要的是获得错误反馈


一万小时理论的生物学依据是神经纤维的髓鞘质化,以神经学的常识来论证人人都有学会任何技能的可能性,这个证明的逻辑很清晰。某一技能的发生肯定是在大脑中形成精确的神经通路,大量正确的练习可以让我们用更精确的神经纤维就传导了技能所需的信息。而这一精确的实现,就是靠把神经纤维外层包裹上髓鞘。这一个外层的绝缘的髓鞘,增加了信息在神经纤维中传导的速度和精确度。


好了,说白了“一万小时理论”不就是古人常说的“勤能补拙”,“头悬梁锥刺股”嘛。但别以为它就是单纯的练习时间的积累。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但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获得错误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的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


毕竟,活过二十岁的人,以每天七小时睡眠时间来算,就有五万多小时的睡眠“练习”,可是偶尔还是会失眠。终你一生,大概也只有10年是工作的时间,20年是睡觉的时间。何不拿出点睡觉的时间证明下一万小时定律的真伪呢?


(摘编自“原来如此”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