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是八路军的后代

 胡说茶道 2015-07-27

题图:这是一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前排左二是父亲




——纪念“七七事变”78周年有感


作者:马建谊 摘自大军猫微信号


我的父亲叫马汝勤,是河北人,生于1924年。父亲是八路军,是千千万万英勇抗日的中华儿女中的一员,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想念父亲,因为我们是八路军的后代。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父亲小小年纪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在自己家乡杀人、放火的野兽行径,本能地在心中充满了无比的仇恨!


1937年秋天,父亲的堂兄马汝川和另一位姓于的男青年当时都是十八九岁,要去找八路军打鬼子报仇,父亲听说后也坚决要去。由于父亲年纪尚小,只能瞒着家里偷着跟他俩去找八路军。


父亲刚参军时,人家见他年龄太小就让他去了文工团。可父亲觉得到了部队就是来打鬼子的,不想唱歌跳舞,一再要求调走,后来就被送去学习收发电报。父亲年纪小学得快,头脑反应也好,最终干上了通信兵。在做报务工作时曾经完成了几次重要任务。1939年父亲就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中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当时是八路军一二零师师部的报务员,跟随贺龙打鬼子。一次一二零师部队转移通过日本鬼子的封锁线,遭遇鬼子堵截,日本兵不多,但有一辆小装甲车,跑来跑去的游荡,车上机枪打的八路军抬不起头,八路军的轻武器,手榴弹又拿它没办法,师长贺龙急的团团转,这时父亲提醒说:“咱们不是缴获了敌人一挺大口径重机枪吗?那个子弹大!”贺龙一听乐了,口中喝道:“娘匹麦!怎么把这个家伙忘了,快把重机枪拉来给我狠狠打!”随即命令找好位置架上重机枪,一顿扫射,击毁了鬼子的装甲车,部队继续前进!


当时敌方说过这样的话:要打掉贺龙,先要干掉他的电台。


抗日时的晋西北,老百姓的抗日爱国热情都很高,日本人占不到什么便宜,日本兵在山西野地上厕所时遇到一种草,特别蛰屁股,碰到屁股痒好多天,日本鬼子抱怨:中国人抗日,中国草也抗日!


70年代时任大连舰艇学院副院长的郭守荣和父亲是生死之交。战争期间郭守荣担任侦察员,一次执行侦察任务,带的电报员就是父亲。那次他俩不巧被敌人围困,两人孤军周旋,惊险不断,最终死里逃生。每当说起这个故事,郭守荣眼含泪花,回忆着他们的战斗经历和生死战友情感慨万千,可父亲只是笑着。


后来看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我们问过父亲,父亲说那是通信兵的骄傲,那故事是真的,如果那时抗战再持续一段时间的话,他是一定能被派往敌占区,也会执行那样的任务。父亲曾执行过跟随一位中央领导过封锁线的重要任务,直到有人到家里找到父亲,要求父亲写那段经历的回忆录时,我们才得知。


父亲有很多故事,可是父亲不爱讲自己的事情。就连上面那些点点滴滴的情节,大部分都是听父亲的老首长、老战友们说的。做为军人的后代,我们从小玩游戏都会说,“这是军事秘密”。父亲的故事真的就成了秘密了吗?!


如今父亲离开我们很久了,留给我们无法弥补的遗憾!可父亲说过:“没有八路军,就没有我们一家,也没有我们的今天。”和父亲一起参加八路军的于姓青年,后来当了指导员,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领着父亲一起参加八路军的马汝川我的伯父,后来和父亲不在一个部队,失去联系了很长时间,彼此生死两不知。如今剩下的战友能活到解放,生活的那么好,再想想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千千万万的战友,还有什么不满足,还有什么可争的啊!


父亲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鏖战过解放战争、奔赴过抗美援朝的战场,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上,仍然坚守奋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是八路军的后代,身体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父亲一生不平凡的经历,教育和影响着我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5年7月7日




手机一秒变单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