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倡导“学贯中西” 培养有用人才

 苏迷 2015-07-27
倡导“学贯中西” 培养有用人才


  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东吴大学注册立案的有关文献

  东吴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学贯中西”。1904年,东吴大学6名预科班学生参加乡试,其中3人中了秀才,轰动苏州城。在随后清廷举行的选拔考试中东吴大学学生又多次脱颖而出,学校随之名声大噪,“举国上下皆知,东吴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但熟习中文,在西学科目上也不输于任何人”。

  1907年东吴大学培养出了第一位文学士。在文科取得成功的同时,法学和理科专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经过17年的努力,东吴大学培养了中国最早的化学硕士和生物学硕士,东吴大学成为中国最早授予研究生学位的大学之一,生物系还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先进、最完善的生物实验室”。东吴早期的硕士后来大多成为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1915年,东吴大学在上海开办“东吴法律专科”。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东吴法科毕业生在社会上崭露头角,成为国内法律界著名人物。

  1927年12月3日,东吴大学首位华人校长杨永清到任就职,在他的领导下,东吴大学走在了教会大学改革的前列。1928年,东吴大学招收女生,推进男女同校,杨绛等64名女生入校。1929年,杨永清定中文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1937年“八一三”事件爆发后,校本部一度迁往浙江湖州、皖南、长沙,最终在上海公共租界复校。杨永清认为,战争总会过去,“为了在国家不久将来的物质重建方面做出我们有效的贡献,除了纯科学外,我们应重点开展应用科学教学工作。”东吴大学对院系进行调整,加强社会学和应用学科建设,高践四、俞庆棠、雷洁琼等成为社会学系的专业教师。此外,还增设了化学工程系、会计系、体育专修科。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继续留在上海办学即意味着与日本军事当局和傀儡政府妥协。校董会决定离开上海,一路南迁寻找新址办学。1941年东吴大学法学院部分迁往重庆,1944年底文理学院终告停办。但大批滞留上海的东吴师生,化整为零,秘密办学,力谋避免敌伪干涉。在此期间,分散在上海20多个制药和化学实验室里的化学、化工专业教师,研制出了治疗结核病的药物葡萄糖钙以及安全的磺胺类抗生素配制工艺。

  在首任校长孙乐文的倡导下,东吴大学的学术氛围浓厚,刊物、著作层出不穷,且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其中在中国大学学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有:由东吴师生共同于1903年创办的《雁来红》和于1906年创办的《东吴月报》;东吴法科创办的用中、英两种文字印刷的《法学季刊》(China Law Review),是唯一一份致力于比较法学的双语定期刊物;黄摩西所著的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谢洪赉编译的曾用做周作人、胡适等名人英语课本的《华英初阶》,史襄哉著的《纪元通考》、《中华谚海》等成为东吴学术著述的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