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谁来护航

 今夜星光灿烂 2015-07-28

  处于特殊家庭环境下的留守儿童,其行为习惯和生活安全是关乎他们生存质量的大事。全国妇联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其中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最高比例,达到11.34%。本调查通过2011年秋对32所农村中小学校的问卷调查,考察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行为及安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同时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的有效干预措施的展开提供科学依据。

  一、调查学生基本特点

  (一)农村学生留守率高达七成,其中双留学生超过六成

  全体样本学生量为13751名,男生略多,占53.4%;39.9%的农村学生目前寄宿;调查涉及的中学生较少,仅占样本的5.3%;从年龄分布上看,5-7岁占25.2%,8-14岁分别占14.3%、13.9%、15.6%、14.0%、9.9%、3.5%、1.7%,15-18岁仅占0.6%。全体学生的留守率为69.7%,他们当中56.7%是隔代监护,其次由母亲监护的占28%,与父亲留守的孩子占11.3%。

  本次调查显示,样本学生的留守率高达七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愈发明显。其中,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儿童比例占到60.7%,而这部分儿童中九成以上都被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临时监护。同辈监护和亲友监护的学生尽管较少但绝不能忽视。

  (二)男女学生留守率基本一致,初中阶段的留守学生性别比显著下降

  从不同留守状态学生的特征来看,男女学生的留守率及留守类型并无显著差异,且留守与非留守学生的性别比差异也不大,分别为114.5和113.7。不过在小学阶段,留守学生的性别比略高于非留守,分别为115.7和113.9;而到了初中阶段,留守学生的性别比开始显著低于非留守,分别为98.6和107.6。尤其是初二和初三年级,留守学生的性别比仅为83.3和93.1,非留守学生的性别比为155.6和133.3;初一年级的情况则相反,留守与非留守学生的性别比分别为123.5和73.1。

  (三)仅母亲外出的留守小学生较多,学生年龄越大亲子分离程度越严重

  数据结果明确显示,高年级留守学生的比例非常高,中学生的留守比例高达83.5%,小学生为69%。从学习阶段的角度可以看出,外出家长可能存在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以为子女年龄越大对亲子互动、父母照顾及家庭教育的依赖和需求会逐渐下降,转而将教养重点寄希望于学校,于是很多农村家长比较放心地外出务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留守学生的单亲外出比例高于中学留守学生,主要是由于小学生中仅母亲外出比例远高于中学留守学生。相对于中学生家庭,年龄较小的农村小学生母亲更多地“作为独立的主体而参与人口流动”,但母亲的缺位对于子女的影响往往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四)亲子分离程度越严重,留守学生的寄宿率越高

  本次调查还发现,留守学生的寄宿率(40.4%)高于非留守学生(36.8%),同样地,寄宿学生的留守率也更高。留守学生内部,父母外出(双留)学生的寄宿率最高(42.9%),其次是父亲和母亲外出的留守学生(37.2%和34.7%),与非留守学生的寄宿率无差别甚至更低,即单亲外出的留守学生寄宿率并不高于非留守学生。亲子分离程度越严重的留守学生,寄宿的情况越多。据此,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寄宿制学校在教育保护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中的关键地位。

  二、生活行为及安全

  (一)行为习惯:仅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不仅用牙卫生习惯亟待改善,睡眠达标率也相对较低;除同辈监护的儿童,留守儿童的洗浴习惯基本较好;寄宿生活既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充足睡眠时间又可以改善和培养其良好的用牙习惯,但洗浴条件仍显不足。

  首先以生活习惯中最普通的洗漱卫生行为为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农村学生每周能洗两三次澡,每天洗澡和每周洗澡的比例基本一致,均为20%左右,超过一周才能洗澡的学生非常少。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洗澡频率基本无差别,但非留守学生在一周内都不能洗澡的比例是留守学生的两倍,这部分学生虽然父母在身边,可能由于其他特殊原因或家庭条件因素,其日常卫生情况较差。

  从刷牙频率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无法做到每天刷牙的学生很少,但非留守学生在该项目上的比例也超过了留守学生一倍多。就良好习惯的角度而言,学生应保证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然而样本数据显示,无论是否处于留守状态,仅不到一半的学生刷牙频率为每天两次,农村学生的用牙卫生习惯有待改善。此外,由于寄宿生的生活起居规律性和统一性较强,本调查发现寄宿生的刷牙习惯显著好于非寄宿生,可见寄宿生活以及教师的督导能够改善及培养学生的良好用牙习惯。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睡眠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睡眠不足不仅会严重影响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引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降,造成健康隐患,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记忆会产生不可逆的、隐匿的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