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艳丨保存在宁夏的国宝级文物,你见过几个?

 MCTRY 2015-07-28


自古以来,宁夏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宁夏南部地区,在多民族的融合发展中,成了特有的灿烂文化。

今天,宁夏博物馆所保存的数万件文物,便是有是辉煌的历史和璀璨文明的见证。其中,又以下面这些“国宝级”文物最为珍贵。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党项族的石雕精粹
出土时间地点
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
时 代
西夏
级 别
国宝级
尺 寸
长68厘米、宽65厘米、高62厘米。
圆雕,白砂石质,近似正方体。为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圆睁且外凸,鼻梁短粗,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

裸体,腹有肚兜,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撑膝,下肢屈跪,背部平直。

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三行,计15个字。第一行4字汉译为“小虫旷负”;第二行4字汉译为“志文支座”;第三行7字汉译为“瞻行通雕写流行”。背部阴刻汉文一行6字“砌垒匠高世昌”,为西夏石雕工匠的姓名。

整个石雕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负重者的神态,反映出西夏时期石雕艺术的独特风格。在西夏陵区多座帝陵的碑亭遗址中,迄今已出土这类支座11件,但刻有西夏文字的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该件文物因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经专家共同鉴定确认为国宝,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
鎏金铜牛
西夏青铜器中的杰作
出土时间地点
1977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M177墓出土
时 代
西夏
级 别
国宝级
尺 寸
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5厘米
这件青铜铸造的牛屈驶而卧,体态健壮,比例匀称。造型逼真,线条流畅个体硕大。

铜牛中空设计,外表通体婆金。制作时需要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姿金等工艺集于一体,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

这件文物说明了牛在西夏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同时证明牛耕对发展西夏农业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
石刻胡旋舞墓门
唐代墓葬中尚属首次发现
出土时间地点
1985年出土于盐池苏步井乡的一座唐代墓葬
时 代
唐朝
级 别
国宝级
尺 寸
长88厘米,宽42.5厘米,厚5.4厘米
在发掘M6号墓时,考古人员发现,此墓有被盗过的痕迹,好在封门保存完好。

出土时它是成套的两扇紧闭的石门,单扇石门呈长方形,上下有圆柱状榫,两扇门面闭合处各有一孔,出土时用铁锁锁扣。

门正面凿磨光滑。在两扇墓门上,各浅浮雕于一个跳胡旋舞的男性。舞者深目高鼻,虬须鬈发,胸宽腰窄,上着窄袖衫,下身穿贴腿紧裙。

舞姿造型略有不同,左门舞者侧身回首,左脚立圆毯上,右腿后屈,左手微微上举,右臂屈至头顶,右门舞者右脚未着地,左腿侧伸,略微屈膝,右手举飘带于头上,左手旁伸作提襟状。
两人舞姿热烈奔放,略有不同。周围阴刻出卷云纹的图案,营造出舞者腾云之上的意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