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交型商业丨看阳光100米娅中心如何落地

 非凡空间书馆 2015-07-28




在这个传统百货极度萎缩,电商冲击剧烈的年代里,购物中心们,商街商铺们都在转型。方向也无非是经常说起的那几个:复合型、体验型、社交型


复合型说白了就是要大,要一站式,体验型玩的是刺激,社交型就更玄乎了,可是放眼望去,这帽子都被写字楼底下的咖啡馆和居民区周边商业戴上了。如此种种,看多了也实在算不上稀奇。


人人都在说要转型,如果做不到无法复制的特色,就得在“新”上面下些功夫。要说“新”,阳光100的玩法算得比较有意思,值得行业借鉴。




位于成都的阳光100米娅中心,新近就引入了“JUMP STREET”,中文译名“跳跃街”。这款源自美国,风靡北美的运动项目是第一次落地中国内陆,米娅中心先拔头筹,自然会在“体验感”上占得先机,对于“好耍”的成都人而言,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新鲜的玩法。


就这还不够,按阳光100的说法,体验型根本不算米娅中心的核心定位,社交型才是。跳跃街的确是一种绝佳的运动体验,但在阳光100这里,这只是社交型商区必不可少的一项配套而已。



怎么规划一个社交型商业呢?恐怕还真没有特定可复制的方法,只能是因地制宜。任何一个商业中心,首先要保障的是人流问题


比如在米娅中心,除去“跳跃街”之外的核心商户现在确定的是途家酒店式公寓、凤凰工社、HiLife好生活超级店,外加上紧靠成都东客站的地理优势,核心业态间已经形成互补。酒店公寓带来能驻足的商务旅游人群,与毛大庆优客工场合作的凤凰公社则定位于创业型办公人群,自身便能带来商务人群中最具活力和创意的那部分,外加上吸引社区居民的精品超市,以及自身的地理位置,人流已经不再是问题。




有了人流保障,那就得让人留下来。凤凰工社是一个可以留人的地方,而且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留人之地。假如办起声势来,成为成都市内交流创业经验及崭新市场商机的这么一个创业驿站,那随之吸引而来的慕名自不会少,而且多会乘兴而来,满载而归,顺道记住了阳光100米娅中心这么一个地方。


“跳跃街”肯定是另外一个,一个全新的玩法,内陆没见过的娱乐项目,首站落在成都这么一个讲生活情调的地方是最合适不过。自然,国内人娱乐起来似乎不大好动,一般也就看个电影啊,瞧个展览啊,拍几张3D照就完事,一个偏运动主题的项目是否能满足国人胃口还得看看效果。但话说回来,这也恰恰是一个有待开发的空白市场,一旦培育起来可就空间巨大。要知道这种动起来的项目可不比看电影,看完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运动前的准备,运动后的欢庆都是留人消费的商机。况且“跳跃街”这类轻运动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参与感足够。


围绕“跳跃街”,米娅中心未来还能规划一些儿童业态的店铺和新兴品牌,围绕着它还会有更多的亲子家庭互动的生活业态,形成一个商业生态链和产业集群




至于餐饮、咖啡这些被别的商业中心当核心卖点来体现“体验性”、“社交性”的业态,米娅中心完全可以放到相对次要的位置,做娱乐、商务的精品配套服务即可,任务就大大地轻松了。


最后还得说下米娅中心的规划设计,不是什么大mall,把人都盖在里面。而是延续阳光100一贯的街区综合体风格,采取开放式街区的布局。这在四季气候还ok的中国南部地区,的确要比闷人的大mall有特色一点,景观设计也能更有腔调一些。做的好的地方,还能有点在巴黎街头喝杯咖啡的感觉。


像阳光100米娅中心这样的特色体验,不一样的风格尝试,或许才是中国商业地产需要做的。毕竟,没人希望一个城市里几十个千篇一律的大Mall,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本文转自公众号:商业地产观察,ID:sydcgc,推荐关注



2015年7月24-26日知学学院【养老地产规划设计与运营 · 国际研讨会】-北京站 隆重开讲!特聘讲师:英国PRP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总经理 章欢,重点解读案例:英国圣乔治公园


本次研讨会为期3天,围绕养老地产运营如何指导规划设计主题,精心挑选国内外11余个经典养老地产项目,覆盖美国、德国、荷兰、英国、日本等多个养老地产成熟区域,由10位一线专业人士分享其多年实操项目心得,从运营角度分享对规划设计的要求,从规划设计解读如何满足运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