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刘秉忠与武当张三丰的交往友谊

 tcx033 2015-07-29

邢台人刘秉忠是元朝开国宰相,为元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勋,其中为大元朝搜罗推荐汉族人才尤其是其中之一,张三丰是武当派祖师,小刘秉忠31岁,入道前,曾经做过博陵县令,刘秉忠赏识其才,向朝廷颇有荐举,二人惺惺相惜,由于荐举之恩,遂成特殊友谊,刘秉忠对张三丰的荐举由于家庭变故未成行,如果成行,中国历史也许会出现一位名臣张三丰,而少了一位道教祖师张三丰,不过,对于武侠小说爱好者来说,一定不肯答应烽火武林中缺少了武当张真人的严重后果,幸好这只是个假设,呵呵,今从张三丰《云水集》中选择几首诗,略窥二人情谊一斑。

《廉平章以书荐余名於刘仲晦太保感而咏此 》
                  张三丰
贤与贤相近,得逢推荐人,愧非梁栋质,名动帝王臣。
有意求勾漏,无心据要津,辞尊往说法,愿现宰官身。

此诗为当时张三丰被廉希宪推荐于刘秉忠,刘秉忠召见张三丰前来考察,诗中表现了张三丰在被推荐到刘秉忠,得到刘秉忠将要召见的激动心情(辞尊往说法,愿现宰官身),又有一股对刘秉忠大名鼎鼎的敬佩之情(名动帝王臣)。

《答刘相公书》
         张三丰
太平良宰相,千古能凡人!
青囊乃馀事,不愧帝王臣。
得公一语重千金,公书赐我我动心。
所言地理无人识,惟我默默信其深。
公何为者重贱子,此恩此德提吾耳。
公柬来时独憾迟,亲骸已葬不敢起。
长白千龙数千里,我从小干藏之矣。
不望名,不望利,只整吾亲安斯地。
穴城大山宫小山,门有仙桥获我意。
以此答公公谅之,莫云小子强陈词。
他日访公邢州道,八盘山下请公思。

《答刘相公书》为张三丰和刘秉忠深谈之后,得到刘秉忠荐举,而张三丰由于家庭变故不能应荐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张三丰对刘秉忠才识的敬佩和追慕之情,开篇四句“太平良宰相,千古能凡人!青囊乃馀事,不愧帝王臣。”对刘秉忠的赞赏和佩服拔地而起,“得公一语重千金,公书赐我我动心。所言地理无人识,惟我默默信其深。公何为者重贱子,此恩此德提吾耳”,这几句又表达了对刘秉忠的感激,刘秉忠佛道儒三家贯通,让张三丰佩服不已,诗中也显示了张三丰将来要到邢州拜访请教刘秉忠之意,张三丰未见刘秉忠时,得到刘秉忠召见后很兴奋激动,为国家出力的走更高仕途的思想很积极,“公柬来时独憾迟,亲骸已葬不敢起”,刘秉忠推荐张三丰的信已经来到,推荐什么官不得而知,但是张三丰家庭中出现了变故,亲人故去,是家庭中的变故让张三丰这次被推荐不能成行,并且深深打击了张三丰,逐渐开始萌生了看破名利的思想。

《博陵上仲晦相公》
姓字劳公记,山人入宦场。
一官容懒散,百姓尽淳良。
囹圄生秋草,男儿思故乡。
别求贤令尹,吾不坐琴堂。

这首诗也是张三丰在博陵时答复刘秉忠的,已显落寞惆怅和对官场之感慨

《遥挽刘仲晦相公》
            张三丰 1274年
博学其余事,今之古大臣。
澹然忘嗜欲,高矣脱风尘。
举世谁知我,登朝屡荐人。
八盘他日过,清酒奠公神。

刘秉忠去世,张三丰正做博陵县令,曾经想去邢台八盘山再次拜访刘秉忠的愿望落空,惟有“八盘他日过,清酒奠公神。”的哀思了。

刘秉忠去世没多久,张三丰辞官出家,成为道士,至于那几年期间有什么变故和思想转变,以至于深深影响了张三丰的人生选择,我们不得而知,张三丰小于刘秉忠三十一岁,而写《遥挽刘仲晦相公》挽诗时,张三丰为二十八岁。

几年后,张三丰重游河北,留下一首诗
《三十二岁北游》  
幽冀重来感慨忘,乌纱改作道人装。
明朝佩剑携琴去,却上西山望大行。

故人已去,往事不在,读来让人无限感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