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仙女座

 曰出东海落西山 2015-07-29

通过不同的波长,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仙女座星系。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2:00 宇宙 / 光岛 来自星空天文网

Bill Schoening / Vanessa Harvey / REU / NOAO / AURA / NSF


“我们对恒星和星际物质的了解,主要基于电磁辐射。大自然慷慨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辐射能的宇宙,这些辐射覆盖了所有的波长,它们跨越遥远的距离,几乎分毫不差地来到我们眼中。”——莱曼·斯皮策


Bill Schoening / Vanessa Harvey / REU / NOAO / AURA / NSF


NASA / Swift / Stefan Immler (GSFC) / Erin Grand (UMCP)


NASA / JPL-Caltech / GALEX


NASA / JPL-Caltech / UCLA / WISE


NASA / JPL-Caltech /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仙女座大星系(M31)是本星系团最大的星系,至少拥有两倍于银河系的恒星。它在可见光影像中(第一张)显得相当明亮和闪耀,只有黑色的尘埃带横扫而过,阻挡着后方的恒星。然而在这张照片中,我们找不到新星的位置,也无法了解下一代恒星可能会在哪里出现。


但在其它波长上,我们却能看得一清二楚。紫外线影像(第二张、第三张)向我们展示了星系中温度最高、年龄最小、色泽最蓝的恒星,它们位于星系中心和沿着旋臂分布的星团内。在红外波长上(第四张、第五张),我们则可以看到那些未来将产生新一代恒星的低温气体。通过波长较短的红外线,我们还可以看到那些被尘埃遮挡的恒星。


下面这张图片,是由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蓝色的是恒星,红色的是温度较低的气体。未来的恒星会在不久的将来从这些气体中诞生。图片被切割成了两组,目的是为了不降低图像质量。这是一张有史以来分辨率最高的非可见光河外星系合成影像。


NASA / JPL-Caltech /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 IRAC






NASA / JPL-Caltech /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 IRAC


Ethan Siegel / 老孙
商业转载须获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译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