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看两不厌,唯有家山:古人的画里自然

 真友书屋 2015-07-29

画事君说



北京画院做了一个古代书画展,题目很好听,叫做“唯有家山不厌看”,主要内容是“明清文人实景山水作品展”。

看山,游山,咏山,画山,大抵是古代文人最重要的文化生活。除了大量的山水画,还有大量的山水诗,以及山水题材的各种文学作品。比如画事君很喜欢的一句李白诗: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你看,人看世间的那些凡事,或者烦事,是很容易厌倦的,唯一看不烦的就是山水,就是自然,那种感情并不是单纯对山水和自然之物象,而是对一种逃离现实的追求。因此,中国文人,爱看山,爱画山。

山水画的独立成科,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特殊的是,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并不注重表现实景山水,强调的是“澄怀观道”。他们并不注重山是什么样子,而是发现山对于心灵的意义。

但山就在那里,人们总会去画。顾恺之的《庐山图》、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已经是实景山水朦胧的萌发。隋唐时期山水画,诸名家多有涉及实景之作,如吴道子的《蜀中山水》、王维的《辋川图》。然而真迹不存,仅能凭借传世作品揣测其中的笔墨韵味。

五代、两宋,随着绘画技法的成熟,对于景物的如实再现已不是难题。无论是荆浩、关仝笔下嶙峋的北方山水,还是董源、巨然卷中氤氲的南方景致,亦或李成的寒林、范宽的溪山,都切实地反映出所绘地域的独特风貌。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以高度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当时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盛世,成为后世研究宋代历史、建筑、服饰、风俗的重要资料。

元代蒙古王朝的统治使汉人为主体的“士”阶层受到压制,一时间文人多寄情山水“聊以写胸中逸气”。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均描绘的是画家隐居之地的山水丘壑。画面中除了对景物的描绘,更有一丝或愤懑、或落寞、或忧愁、或不平的情绪在其中。明代的实景山水在内容上又有了新的主题,胜景图和园林画流行开来。

古人怎么看山?又怎么画他们看到的山呢?关于那些日日映入眼帘的家乡山水,是如实再现,还是在心中笔下再加工?在这次展览中,或许可以得到一点答案。

此外还有一点画事君的个人观感:这些展品中,既包括如文征明、石涛、龚贤、髡残、王翚、杨文骢等绘画大家之作,亦含有以表现山水风貌或园林景色擅长的小名头画家画作。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古代美术史几乎是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名气、价格、大抵都与艺术水平成正比。时间的大浪淘沙,无比公平。


部分展品欣赏

虽然手机看也清楚,但画事君还是推荐去现场看,扫描展览现场的二维码,还可以得到作品的深入赏析。



溪山烟树图 龚贤 121.5cm×52.5cm 立轴 无年款 绢本墨笔


龚贤用独特笔墨绘摄山、清凉山。


龚贤晚年寓居南京清凉山,筑半亩园,培植花草竹木,以卖文、卖画、课徒为生,过着隐居生活,是清初负有盛名的山水画家,被后人推为 “金陵八家”之首。


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和风格,描绘的一般都是金陵一带的丘陵山色,其作品主要有两种面貌,一为“白龚”,一为“黑龚”。“白龚”强调用笔,极少皴擦;“黑龚”笔丰墨健,层层积墨,尤擅黑白对比,造成光影明灭、空气流动之感。在他的笔下,江南山川的苍郁清秀,水乡的寂静溟濛,丛林的浓翠欲滴。


《溪山烟树图》描绘的便是金陵一带的山丘景色,也是龚贤“黑龚”面貌的代表作之一。当我们观看此画时,仿佛立刻就触及到大自然雄伟壮观的秀丽景色,苍劲厚润的笔墨表现了江南山石林木多雨的湿润感。山石用“积墨法”,以笔含墨,层层积点石面,将山石向背虚实块面体积以及雨后的湿润之感都真实地表现出来。


全图最为传神的是作者巧妙地利用虚与实、黑与白的强烈对比,在很黑的一片树林间透出几块空白,和白云相呼应,画面顿感透气灵活,真可谓匠心独运,妙不可言。此卷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溪山浑润丰华的景象,同时也较全面地体现了龚贤在山水画上“笔法健、墨气活、丘壑奇、气韵雄”的美学追求。




清凉台图 石涛 45cm×30.2 cm 立轴 无年款 纸本设色


石涛在《清凉台》中题“兴亡自古成惆怅,莫遣歌声到岭头”。


整幅作品意境清逸冷峻,笔墨简练,虽寥寥数笔,随手挥写,但却点化成一片令人回味不已的幽美诗境。欣赏这幅清音阁图,细读画种题诗,更倍感画境之妙。



苍翠凌天图 髡残 85cm×40.5cm 立轴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 纸本设色


髡残于《苍翠凌天图》中感“剥苔看断碣,追旧起余思”。这是较少的,髡残比较“整”的作品。


髨残性情耿介、崇尚气节,是一位遗民意识十分强烈的画僧。清初画坛,“四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的画风之所以能相对“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而形成一股新的潮流,关键就在于“四僧”的画作直抒性灵,独具一格。清代对画学有颇高见解的画家秦祖永在《桐荫论画》中说:“石道人残笔墨苍莽高古,盖胸中一股孤高奇逸之气毕露笔端。”


此画一小径引人进入画中秋景,过柴扉,路旁小屋之中一文士凭几而坐,似乎在静候友人的到来,亦或是静听山林音。再往上走,可见有山泉高挂,楼阁巍峨。然而小径未断,将人引入更高更寂静的去处。


图中题跋为“苍翠凌天半,松风晨夕吹。飞泉悬树杪,清磬彻山 。屋古摩崖立,花明倚磵披。剥苔看断碣,追旧起余思。游迹千年在,风规百世期。幸从清课后,笔砚亦相宜。雾气隐朝晖,疏村入翠微。路随流水转,人自半天归。树古藤偏坠,秋深雨渐稀。坐来诸境了,心事托天机。时在庚子深秋石溪残道人记事。”所使用的行草书法与笔法贯通一致,随意挥洒,粗服乱头,体现了髡残独具风格的审美意趣,给人旷达忘世之感。在这段带有叙事性质的题画诗中,髡残记述了他沐浴于山水自然之中的适意自在的感受,表达了自己能与大自然达到和谐与默契的满足,表达了他心目中参禅与笔墨的关系。髡残正是在这种境界中达到顿悟的。他曾说:“残僧本不知画,偶因坐禅后悟此六法。”以禅入画,画中有禅,正是髡残山水画的绝妙之处。



金陵八景图 郭存仁 28.3cm×643cm 手卷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绢本设色


藏于南京博物院的郭存仁之《金陵八景图》,以一图一文的形式,记录了家乡的胜景,具有明显的名胜纪游性质。张宏的《止园图》更是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方法,依据园林“移步换景”的建造手法,描绘了一个游览中动态的止园。


万历二十八年(1600),南京人郭存仁作《金陵八景图》,分别为:钟阜祥云、石城瑞雪、凤台秋月、龙江夜雨、白鹭晴波、乌衣晚照、秦淮渔唱、天印樵歌。


可能最初是一件八开册页,不知何时被改装成高28.3厘米,横长643厘米的手卷,这也开创了后来将多个金陵胜景并置于一个手卷上的形式。郭存仁的传世作品很少,此卷《金陵八景图》几乎是他仅存的作品,他发挥自己“工写大幅山水,布置渲染,具有成法”的特长,着意画了金陵八景,并在每一幅上都题了诗,字体或楷,或隶,或篆、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如在“龙江夜雨”一景图上,就题有“天堑西来一派横,百川归附向东瀛……岸头暗促鸡声急,多少风帆待晓晴”。这使我们想象到龙江船厂一带,四通八达的内河港口的景象。该画为小青绿山水。







沧浪亭图 王翚 33.4cm×132.5cm 手卷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纸本设色


王翚画沧浪亭。


《沧浪亭图》绘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反映了清初重修后的面貌。这是一幅横长手卷,卷左有宋荦的《重修沧浪亭》跋文和道光七年(1827年)梁章钜的题诗。康熙年间宋荦(1634-1713)任江苏巡抚,他到苏州后不忍名迹荒废,主持修复沧浪亭。王翚此图乃应宋荦所请而作,是一幅典型的园林实景图,可与宋荦的跋文对照来看。


园中的点睛之景是沧浪亭,题额乃文徵明所书,建在土山之巅。亭子不大,但位置最高,取景最佳,在亭中不但可以临眺附近的溪水,还能远望苏州西南的天平、灵岩诸山。王翚没有画出远山,但特意描绘了亭旁的几株古树。亭子所在的土山被山路分为大小两座,拾级而下可达水边。宋荦文中提到的景致,几乎全部包含在图中。


王翚是创作实景画的名家,这幅《沧浪亭图》堪称园林实景画的佳作,它对主建筑群苏公祠的描绘较为粗略,但在描绘园景方面则颇为到位。土山与山巅的沧浪亭,溪水与水畔的自胜轩、观鱼处,连接两岸的宛转折桥,浮在水面的菱荷扁舟,园林格局清晰可辨,景致点缀意蕴悠长。古代的园林画不只是为前来游赏者而作,也是为未能来游者而作,这样一幅绘画无疑可以将沧浪亭的胜景和宋荦的雅致传递给观者,引起他们的神往和赞叹。






怡园图 顾沄 33.3cm×42.4cm 册页 无年款 纸本设色


顾沄绘苏州怡园。从对题内容上来看,吴昌硕去过怡园,并且很想念那里。画事君也在怡园听过评弹,雨夜的感觉很安静。







金陵景色图 樊圻 第一段30.8cm×69cm 第二段30.7cm×121 cm 手卷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纸本设色


石头城到底什么样?此册页或许会给你答案。


樊圻的作品大多表现自己生活的金陵一带江天开阔,丘峦平缓,溪流潺潺、村舍星布的平淡天真之景。由于擅长人物画,因此在他的山水画往往充满人物的活动。


在樊圻笔下,第一段画面前景表现了射箭的场景,后景中一牧童正向两人指路,正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场景;第二段画面青溪两岸垂柳如烟,伎馆林立,湖中画舫鳞集,文士在舟中唱酬赋诗。画中垂柳成荫,水面澄澈,烟波涟漪,房屋掩映,一派江南的旖旎风光。


樊圻所绘的秦淮河未表现其衰败与冷落,而是采用了相对较高的视角,并敷以淡蓝或者淡赭的色彩,营造出一种凄清迷离的色彩,如梦似幻,不能不让人推测,这不是对实景的描绘,而是对往昔的一种追忆。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古人选择了不同于当代画家照相写生的方式,他们也许没有当下所强调的革新性、现代性与冲击力,但文人的思想和品味,让这些画儿有了难得的内敛静谧之气。文人在游历中对于山水的认识,对于人世的修养,交通融合在一处,漫溢于一幅幅实景山水画作之中。在这其中,既有身为读书人对入世为官的渴望,又有不被重用逃遁山林的隐心,有多方面情感与思想的纠结。


他们怎样对待山,就是怎样对待世界。


最后,我要隆重表扬这次布展中的一个小细节,那就是展览中这个花窗上的竹影。竹影会随着“风”而摇动,音响中有暗暗的风声。一个传统中国式审美场景的再现,这不仅是细节的追求,更是品味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