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台儿庄大捷的幕后英雄?

 昵称15669601 2015-07-30

文|王锐涛 编辑|史毋意 监制|张鹭

台儿庄大捷是全面抗战爆发一年多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约5万人参战。最终,中方以约5万余人伤亡的代价,换得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的战绩。

大捷背后,数万人为之付出鲜血乃至生命。其中,有一支来自四川的军队,奉命守卫滕县,以区区三千人之兵力,迎战来犯的三万日敌。经过奋力厮杀,最终滕县陷落,这支三千人的部队仅有三百余人生还。

这支原本声誉不佳的“川军”,在四川省主席刘湘“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遗嘱鼓励下,从山西奔赴山东战场,抱定“牺牲一切,……以赎川军20年内战之罪愆”的决心,终于洗刷污名,赢得尊重。

对于川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如此评价:“该集团军以劣势之装备与兵力,对绝对优势之顽敌,独能奋勇抗战,官兵浴血苦斗达三日半以上,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使我援军得以适时赶到,战役中心之徐州得以转危为安,此为国牺牲之精神,不可泯也……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举国震惊。为共同对抗日本,时任四川省主席刘湘在同年8月7日到南京,出席国防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当各方为战和争执不决时,刘湘力主抗战,并慷慨陈词。他说:“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去世时,遗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前线川军将士每天升旗时,必同声诵读一遍刘湘遗嘱,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

刘湘。
刘湘。

然而,在当时,川军的一些师或军,甚至没有装备大炮,士兵所用枪支也是落后的川造步枪,且多穿单衣和草鞋。因此,川军虽怀着一腔热血,希望出川报国,但外界认为,这支部队装备太差,很难打胜仗。

在第二战区,川军受尽阎锡山歧视。由川军邓锡侯部编组成的二十二集团军,在入山西抗战时,曾向蒋介石请求补充军需物资。蒋推诿说,二十二集团军属第二战区战斗序列,应由战区直接补充。对此,阎锡山并不买账。就这样,缺粮少弹的川军将士,身着单衣,在没有配备卫生队的情况下,与日军在雪地里搏杀。即使如此,阎锡山仍骂川军是“抗战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要求蒋介石把川军调离他的地盘。蒋闻言十分生气,但也没有办法,只得问第一战区程潜长官是否需要。不料,程潜也说:这样的“烂队伍”,阎锡山不要,他也不要。

此时,坐镇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请求蒋派二十二集团军参加徐州会战。据《川军出川抗战记》,得知此消息后,二十二军司令官邓锡侯连忙飞赴徐州,面见李宗仁,对李说:“一二战区都不要我们,天下之大,无处容身,李长官肯要我们到第五战区来,真是天高地厚之恩!长官有何吩咐,我们川军一定坚决服从!”

徐州战场正是用人之际。1937年12月23日,日军攻陷归仁镇后,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未战而走,造成严重后果。27日,济南失守,日军由博山、莱芜进攻泰安。1938年1月1日,泰安落入日军北方军第2军矶谷廉介之手。

日军当时计划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韩复榘连连丧池失地,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沿线长驱直入。军事委员会电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要求确保徐州,不让日军离开津浦线。此时,华北日军沿津浦路突击,准备继续南下占领滕县。滕县也成为津浦路北段上,唯一能够拱卫徐州的军事重镇。

列队的川军将士。
列队的川军将士。

1938年3月上旬,日军突然开始大规模集结于邹县附近,并不断派出侦查部队和空军对滕县附近实施骚扰、侦查。李宗仁急调第二十二集团军邓锡侯部驰赴滕县,阻击日军。守卫滕县的川军部队,总司令初为邓锡侯,不久改为孙震,下辖两个军: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兼)、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兼,后为陈鼎勋)。

川军是乙种军的编制,即每军两个师,每师两个旅,每旅两个团,没有特种兵,主要武器是四川造的七九步枪、大刀、手榴弹和为数很少的土造轻重机枪、迫击炮,装备陈旧。又因川军来滕之前在晋东战场上同日军作战四十余天,损失惨重,伤亡过半,到滕县防守时全军团实际上只有八个团,总兵力不过两万人。川军司令部设在临城(今薛城),以第四十五军为一线部队,军部驻滕县,界河一线为前沿阵地;第四十一军为二线部队。

川军面临的对手是谁呢?这支攻打滕县的日军,由日军第二军的第十师团、第106师团和第108师团之一部组成,总计有3万多人,配备有重型火炮、坦克和空中支援,统一由第十师团的师团长矶谷廉介指挥。矶谷廉介和他的第十师团是有名的日军精锐,这一次川军算是啃上了超级硬骨头。

“牺牲一切以赎川军20年内战之罪愆”

1938年3月9日,滕县作战开始。日军向滕县外围阵地猛攻,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多次开展集团突击,企图一举打垮对手。中国守军以滕县为核心,在界河东西的香城、九山、王福庄、金山一带构筑阵地,修建工事,狠狠打击了进犯日军,并两次主动出击。

3月10日,孙震总司令调整部署,加强守备,将二线部队一二二师师部及其三六四旅旅部调进滕县城,并命一二二师王铭章师长为第四十一军前方总指挥。

3月14日,川军七五七团为策应滕县作战,派遣两个营潜入敌后,到曲阜和邹县地区,对日军展开袭扰作战。据后来任七四三团团长的熊顺义回忆,川军预先将该地区的桥梁、公路、电话杆尽量破坏,并埋伏在交通线两旁。上午十时许,敌军车辆驶往小雪村时,发现公路沿线设施被破坏,正准备停车侦查时,遭川军攻击。

日军发现被伏击后连忙弃车逃命,川军将士抄起大刀追上去与敌人肉搏。据熊顺义回忆,此战击毙了日军矶谷廉介师团的少将中岛荣吉。不过,另有说法认为,被击毙的中岛荣吉,是少将旅团长田岛荣次郎的翻译官,田岛本人受重伤未死。

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卷土重来,集合200余人分三路对小雪村附近实行扫荡。川军将士料敌于先,占据有利的公路制高点,伏击了这伙日军。

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滕县百姓大力支持川军作战。当时《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报道:“四十五军一二五师师长王士俊曾下令部队,劝阻人民,不要馈赠。然而各村送礼物的人,仍然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据一月底统计,送到师部的猪百多头,粉条千多斤,大白菜一万多斤。不管部队收与不收,送到就走……城镇商店,一致商量,旧历年关为优待川军,一律不提高物价……川军出川时正值秋季,多穿短裤、草鞋,后因战事频繁未及更换,来到鲁南已是冰天雪地的时候,还有人穿草鞋,父老兄弟看见,心中不忍,又纷纷送军衣和棉衣,川军将士倍受感动鼓舞。”

矶谷廉介。
矶谷廉介。

矶谷廉介见正面突破外围防线难度颇大,转而采取迂回包抄战术。15日,日军除继续正面进攻外,另集合三千人兵力向龙山一带前进,企图包围守军,并从龙山一带继续前行占领了川军的后方柳泉阜。同日下午,日军兵力继续集结,其中包括十六辆坦克,在汉奸刘桂堂部队的配合下,冲击香城防线。川军将士奋力抵抗,日寇始终未能得手。

不过,此时,川军战力已达极限。日军再次在滕县右翼集结万余人马,进行突破,终于得手,中国正面各部队因后方被敌截断,遂成混战。滕县外围阵地逐个被敌击破,配合保卫滕县外围的中国守军,大都突围冲出,脱离战场。

至15日夜,日军抵达滕县外冯河、龙阳店一带,滕县县城已完全暴露在敌军面前。此时,滕县县城内仅剩王铭章和第一二四师、第一二七师的师部和第三六四旅旅部的警卫部队,以及当地民兵保安队500人左右。情形十分危急。

王铭章。
王铭章。

当此危急时刻,王铭章急命防守北沙河的第一二二师第七二七团团长张宣武,率一个营的战斗部队回城防守,以充实城防实力。另一方面,王铭章紧急向二十二集团军司令部求援,可二十二军其他部队都在转进作战中,无法提供有力支援。总司令孙震只好命司令部直属特务营的三个步兵连星夜乘火车来援,并带来一火车皮手榴弹支援。

蒋介石命汤恩伯率十万大军驰援滕县。但据当时727团团长兼滕县城防司令的张宣武回忆:汤恩伯的先锋部队王仲廉军,在15日中午就已抵临城,却推说要等总司令部到后才能作战,所以眼下不能指望他们。

15日夜,从临城开来一列火车为守军送来了一车皮的粮食弹药,其中最多的就是手榴弹。据张宣武回忆,“特别是手榴弹很充足,它成为守城的得力武器,东关和守城士兵的屁股底下,每人都有一箱手榴弹(注:一箱是五十枚)。”

截至15日深夜,紧急回援的守城部队加上城内保安部队,仅有3000余人。他们即将面对的,是十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面对这有限的守城力量,王铭章慷慨激昂,勉励部下道:“以川军薄弱之兵力,担任保卫徐州第一线之重任,力量之不足,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身为军人,卫国保民而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决心牺牲一切,才能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20年内战之罪愆。

王铭章推断,日军进攻的主力方向将是东关,便下令立即把南、北两城门屯闭堵死,东、西城门暂留交通道路,彻夜在东关等地构筑城防工事,并下命:“胆敢擅自出城者,立刻枪毙。”

血战后的滕县。
血战后的滕县。

16日早八点,日军集合万余人发动攻击,日军首先在航空兵配合下用重炮部队朝东关阵地狂轰滥炸。两个小时内,3000多发炮弹倾泻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

上午十时,日军攻击突然陷入沉寂,据当时守卫东关的一连连长翟少先回忆:战场陷入可怕的沉寂,连枪声都停止了。在大家正疑惑时,半小时后,日军再次集中重型火力对东关寨墙的东南角猛轰,不一会,炸开一二米宽的缺口。接下来,日军又用数十挺轻、重机枪猛烈扫射缺口,掩护步兵冲击。

这时,翟少先身先士卒,率领三四十名战士迎击,每人手握两捆集束手榴弹,埋伏在缺口两侧。当日军突破缺口时,他们朝缺口扔下去,日军敢死队顿时血肉横飞,遗尸甚众,逃回去者不足十人。

日军见无法突破,便故技重施,重新用重炮轰击,然后再用步兵组织敢死队冲锋。从早晨到下午,如是反复四五次,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下午五时,日军发动第六次集团攻击,变换队形,组织三个梯队:先用火力对城墙上埋伏的守军进行封锁杀伤,然后再进行波浪冲锋。经过冲锋,日军第一、二梯队士兵和守城伏兵均伤亡殆尽,但日军第三梯队仍大约有四十名日军最终冲了进来。所幸夜色降临,日军并未继续派遣援军。这伙敌人被消灭后,东关失而复得,阵地依然在川军手中。晚8点,战斗停止,在日军照明弹的的照耀下,东关千疮百孔,仅剩断壁残垣。

“执干戈以卫邦家,壮士不还”

据张宣武回忆,王铭章认为:16日白天,守军用不足一个团的兵力就防守了一整天,那么,等16日晚间122师另外两个团兵力加入战局后,坚守三四日,等到汤恩伯的十万大军来援,应当不成问题。于是,在援军抵达后,王铭章开始调整城防部署,准备应对日军更激烈的进攻。

由于之前得到了一车皮粮草弹药补给,滕县的物资储备相当充足。各部队不辞辛苦,到达指定防御位置后,便开始连夜抢修工事。当时,日军的步炮协同战术十分厉害,而滕县城墙又高又陡,只在每座城门旁边有一条能上城楼的路。当日军空袭炮击时,守城将士要在城墙下躲避,待敌人冲锋爬城时,再迅速上城作战。若只靠城门旁那一条道路,极易误事。因此,王铭章规定守城部队每一个班至少要有一架云梯,以备迅速登城之用。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汤恩伯。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汤恩伯。

眼看自己的精锐部队竟被这弹丸之城拦住,矶谷廉介十分恼怒。他于16日夜间继续调集增援部队,使攻城兵力达到3万多人;并派遣30辆战车,将滕县东、南、北三面团团包围起来,企图给川军致命一击。另一方面,守城将士深信能够坚持三天,直到汤恩伯大军来援以合击日军,因此士气亦十分高涨。

17日凌晨,日军开始新一轮进攻。早晨6时,日军动用二十余架战机进行轰炸,集中五十余门山炮进行轰击,弹雨倾盆而下。据张宣武回忆:当他从旅部趁炮击间隙返回东关时,发现“竟找不到东西大街的街道了,遍地都是焦土”,“此时我才体会到‘焦土抗战’的含义”。

日军也朝南部和西部发动了攻击,南城城墙被日军的火炮轰塌,出现了一个两丈余长的巨大缺口。第740团团长王麟率士兵前往南城堵缺,双方短兵相接,反复肉搏,死死挡住了日军。王麟在战斗中负重伤。

面对如此激烈的战况,王铭章向立电孙震司令官:“十七日黎明敌即以大炮,向城猛攻,东南角城墙冲破数处,王团长麟负伤。现正督师死力堵塞,毙敌甚多。”

不多时,日军组织七八辆坦克,掩护百余名步兵,对南墙缺口发动冲击。守军七二七团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两辆坦克,但仍有几十名日军冲入城内。营长王承裕带领预备连士兵同敌人短兵相接,白刃战后,以全连150人阵亡百余人的代价,将这伙敌人全数消灭。

此时,滕县县城虽然仍在守军手中,但战况对川军极其不利,已经很难守住。不得已,王铭章向孙震发出了第二封紧急电报:“敌以炮兵猛轰我城内,及东南城墙,东门附近又冲毁数段,敌兵登城,经我反击,毙敌无数,已将其击退,若友军深夜再无消息,则孤城危矣。”

当守军在苦苦等待汤恩伯援军时候,汤恩伯却有自己的打算。15日,汤恩伯的先锋部队抵达临城后,推说大部队未到不能支援;16日,汤恩伯大军亦到,但汤以奉命经临城左翼侧击日军为由,拒派援军。

17日下午,日军终于占领南城墙。370旅旅长吕康、副旅长汪朝廉均身负重伤。见此情况,王铭章亲率其他旅团级高级军官沿城墙巡回督战,鼓舞士气。但是情形越来越坏,城破就在弹指间,这时,王铭章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独立山(滕县东南十余里,即汤军团预定到达地点),友军本日仍无枪声,想系被敌击破,目前敌用野炮、飞机从晨至午不断猛轰,城墙缺数处,敌步兵屡次登城,屡被击退,毙敌极多。我忆委座成仁之训,及开封面训嘉慰之词,决以死拼,以报国家,以报知遇。”

天色刚晚,日军已从东、西、南三面朝城中央推进。王铭章亲临中心十字街口督战,但由于三面日军一齐向中央街口进攻,王铭章便率幸存的师部十几人向西关火车站的372旅转移。

王铭章一行刚到西关电灯厂附近,便被西城门楼上的日军发现。一阵密集的机枪扫过,王铭章及其参谋长赵渭宪等10名将官,同时为国捐躯。另据孙震《王上将铭章传》,王铭章腹部中弹后,一直高呼:“杀敌,杀敌,不要管我,我死了痛快。”最后,王铭章见孤城已落,大势已去,以手枪自杀殉国。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王铭章死后,滕县陷落,城内300余名重伤员不愿投降,便互相用手榴弹殉爆,自杀殉国。川军三千将士血战滕县,最后撤退时仅存300余人。

为褒扬王铭章,国民政府追封其为陆军上将。国府主席林森亲作挽联纪念王铭章:“执干戈以卫邦家,壮士不还,拼将忠诚垂宇宙;闻鼙鼓而思将帅,国殇同哭,忍标遗像肃清高。”

日军第十联队在日后战报中承认:“四川军因其独特的忍耐性和绝对的服从观点,抵抗颇为顽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也说:“该集团军以劣势之装备与兵力,对绝对优势之顽敌,独能奋勇抗战,官兵浴血苦斗达三日半以上,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使我援军得以适时赶到,战役中心之徐州得以转危为安,此为国牺牲之精神,不可泯也……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不忘历史,薪火相传;读史鉴今,展望未来。读一段历史,颂一首赞歌,军工血统AX7与你追溯抗战历史,传承英雄精神。

加载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