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识时务者为俊杰”

 Sherlock23 2015-07-30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成语还是一句彦语,但我知道,这句话在国人的心中和眼中,绝对是一个极为熟悉的句子,而且,实践和使用这句话的频率也极高。

我想谈谈他的价值座标之确立状态。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概念,一个是时务,一个是俊杰。如果我们不能先把这两个概念作一个准确的定位的话,那么,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实践将发生偏差。而这个偏差,却将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

什么是时务呢?

如果以现代人的概念作座标系的话,这个时务,理应指的是时代的前进方向,一整个社会皆应为之努力奋斗的前进方向。如此一来,后面的俊杰一词,也自然顺理成章地可以被理解为时代的英雄或是正确的代言人了。这样的理解,不存在任何歧义之产生的可能性。没有人会不同意这句话的正确性与前瞻性。

然而,每一个句子或是词汇的使用,往往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相应产生不同的理解。汉语,尤其如此。

据我所看所思,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在我们曰常生活中的使用,以及他在过去的历史中的使用,他的概念,并没有如此简单而爽利。我们中国人在使用这个句子的时候,往往还赋予了他一些别的涵义与概念,而这些涵义与概念的被赋予,却若明若暗地提示着我们,某些理念的被颠覆或是被强奸。这是一种非常含糊,非常暖昧地文化状态,他影响了一个国度的相当长时期的文化理念。他在暗中操纵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这让人觉得阴森可怖,故此我愿意将他揭示于阳光之下,让大家都来看到或是承认他。至于在看到他被揭示之后,大家将继续采取何种行为方式来诠释或是批判这句话,那显然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这样的事情,理该由每一位行为个体全权决断,任何另外的人群或是个体皆不可以横加干涉,也是无法横加干涉的。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说这句话的语境。

模糊而久远的记忆中,《三国演义》或是《说唐》《水浒》这一类历史传奇中,使用这句话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具体范例我就懒于去搬书寻找了,因为我也相信大家对此理该有一定的印象。在这些传奇故事中,使用这句话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呢?我觉得,在劝降时使用得最多。比如在两个军事集团的对垒中,A方的某位谋士偶然获悉B方的某位重要人物,与己方存在有某种程度的瓜葛,又或是某个共同的仇恨对象时,这位谋士很快就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马上修书一封,情文并茂地奉劝对方的这位重要人物弃暗投明,反戈一击。在这封劝降书中,往往就使用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这句话在这种情形下的内涵,与我在前文所作的分析就已经完全是两回事了。时务,在这里已经具体到了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而俊杰,也局限于双方的政治立场与利益堡垒了,与历史无关,与全局无关,当然,更与全人类无关。叫对方识时务,是要让他认清当下的军事力量的大小强弱(这中间当然也有吹牛皮的时候),从而作出最明智的选择,附和强者而背叛弱者,如此而成为“俊杰”,否则的话,就不识时务,也非俊杰了。

这样的一个潜台词,好象更容易被人们所认同,而且,不光只是在这种传奇故事中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亦时常被照搬。最常见的例子,倘若有某位勇于坚持个人意见而与领导意图相迕,这时候的人们就会这么评价他,“太不识时务了”。

在这样使用这句话时,时务,就变成了力量强弱大小的正确判断。随之而来的,俊杰一词,当然不再是英雄 ,恰恰相反,他是那种附合强势力量而倒戈弱势力量的墙头草的代名词。

据我所知,只要人们使用了这句话,基本上都是针对这种情形而言。这就是说,这句话其实就是在教导人们,我们只能选择成功的,优势的,强大的,而摒弃那些失败的(或是注定会失败的)微弱的,劣势的。与对错无关,与道德无关,与价值取向无关。

这句话的覆盖面之广,几乎无远弗及。由此亦可见,人们对这句话的认同程度之高,认同这句话的群体数量之庞大,都是极为让人吃惊的。他反应了这么一个理念,成功了的才是正确的,才是应该被选择的。

我要说,这是一种非常功利化,非常短视,也非常猥琐的群体心态,文化状态。

一种猥琐的心态与理念,却通过一些高尚的,庄严的,甚至是神圣的字眼来表达,这正是中国汉字功能的强大优势,史称“春秋笔法”。这中间有一个奥秘,我愿意在此再作进一步的分析。

中国的儒家理论在历史上长期占着统治地位,他是不容怀疑也不容否认的。客观地说,儒家学说的大部份内容,都是对人性的美好的塑造和训导,这些思想的内核都极其精采且正确。但是他有一个极大的毛病,那就是,过于忽略了人性中的自然性一面,他将人这一生物自视过高,自以为万物之灵,却忘了,人其实也只是一种生物,虽然具有高程度的智慧,却依然无法克服所有生物共同所具有的一些品质与欲望。他忽略了这些却无法克服这些,这样就造成了,说得很高,然而作得却不够高,没法作到说的那么高。一个不容出现漏洞的理论体系在客观上却存在着这样的漏洞,那可怎么办呢?

讳饰。只有讳饰,只有曲解,只有自欺欺人,才能解决这一个理论上的危机。

制造一个谎言,往往需要再制造更多的谎言来遮盖此一谎言,而这更多的谎言,自然更需要更多更多的谎言来遮盖。中国的儒家理论体系,一直就这么疲于奔命地应付这一点。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只是他制造的众多谎言,众多借口,众多伪善理论中的一个极小的组成部份而已。当投降与倒戈需要借口时,这样的成语就应运而生了,当别的丑恶的行为需要借口时,他又将产生别样的伪善理论。这样的文化状态,才真正让人触目惊心而对人性本善产生出无比的不信论感。

汉学体系庞大而繁杂,良莠并存,丑美一体,这需要我们耐心的甄别选择,有时,甚至需要我们重新打造与构建。这样的文化任务,非常艰巨。

仰首看天,天是那么的蓝。低头看地,地是这样的厚。返身观照自我,人,却是如此的渺小,但他有幸而存于天地之间,种种冥冥的因缘之和合,让我们不可以不庆幸。庆幸之外,是不是也还需要我们回报一些什么?至少,我们可以选择不作那种识时务的俊杰,而可以作一个,真实而自信的自我?

各位以为如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