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摄影/篮球的意识 最近笔者和几位既喜欢摄影也喜欢篮球的朋友聊天,聊的时候聊起来“意识”这个问题。笔者觉得,无论是摄影还是篮球,都存在一个“意识”问题。 提起“意识”让人觉得这个词好象有点抽象,不太容易理解,其实很简单,通俗地说就是该这么做时你做了,不该这么做时你没做,这就叫意识;反之则是缺乏意识。 拿摄影来说,例如我们拍下面这朵花: 如果就这么构图拍摄,我们就可以说摄影者缺乏正确构图的意识,为什么呢?因为这朵花是朝左上方开放的,构图时应该按下图黄金分割构图法把花朵安排在画面中的位置,并在左上方留有较大空间,画面才显得生动,如下图所示: 这样构图画面才显得不闭塞,如果是这么构图的,我们就可以说摄影者不仅掌握了正确的构图方法,而且具有正确的构图意识。换句话说,摄影者一看这朵花的形态和生长方向,立刻在头脑中就形成上图那样的画面,这就是意识。 再举一个例子,拍摄花朵的特写镜头,如果把画面拍成下面的样子: 使花朵充满画面。如果拍成上图那样,我们就可以说摄影者在拍摄花朵特写镜头方面缺乏应有的意识,而后者则有很好的摄影意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主体要突出,背景应适当虚化,形成虚实对比、色彩对比等等,能不能做到这些也能判断出摄影者的摄影意识。 言归正传,摄影如此,篮球也如此。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球员的意识呢?我们拿一次快攻的各个环节来说明这个问题。 请看图1: 中锋5号抢到篮板球,如果中锋5号抢到篮板球后在空中就转体出手第一传、或落地后迅速转体快速出手第一传,这个中锋就具有很强的快速意识;反之如果拿着球迟迟不出手,则缺乏应有的快速意识。另一方面,中锋5号抢到篮板球后后卫2号应迅速跑弧线〔跑勾〕在行进间快速接应第一传,如果2号是这么做的,我们就可以说2号具有很强的接应意识。 请看图2: 如果2号不是跑弧线在行进间接应,而是往回跑转到中锋身后进行接应,就说明2号缺乏快速接应的意识。 请看图3: 后卫2号在快速运球发动快攻,如果左右两侧的3号和4号分散队员能快速分散到前场,和2号形成三角形队形,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分散队员有着很好的快攻意识;反之,如果两个分散队员远远地落在2号身后,就说明这两个队员缺乏快攻意识。 请看图4: 在快攻结束段,对方两个防守队员形成一前一后的防守阵势,如果后卫2号这时能及时向左右两侧分球,打对方左右两侧薄弱环节,我们就可以说2号具有很好的分球意识;反之,如果这时2号如果是自己愣头愣脑硬往篮下运球突破,就说明2号缺乏应有的判断的能力和分球意识。 再一个半场进攻的例子,请看图5: 4号攻中锋球后如果立刻迅速沿底线和三秒区腰上空切移动,我们就可以说4号具有很强的配合意识;反之,如果4号攻中锋球后站着不动,就说明4号缺乏应有的配合意识,等等。 影友之间可以根据上述例子来判断摄影意识;反映在篮球场上,正如一位资深老教练所说的:“如果一个教练要考察场上队员战术配合意识强与否,这是最好的判断时机!”,一个球员的战术意识、配合意识强与否往往都是在上述这些细节上反映和暴露出来的,作为一个教练员要善于捕捉这些细节来考察球员,帮助球员提高战术意识和配合意识。不仅是教练员考察球员,球员和球员之间也可以这样互相检查,球员自己也应该重视在这些细节上的表现。 观众和篮球爱好者在看比赛时也可以注意球员在这些细节上的表现,依此来判断一个球员的战术意识、配合意识强与否,特别是青少年篮球爱好者,如果在看比赛时能注意这些问题,对提高自己的战术意识、配合意识大有好处! |
|
来自: 昵称18361029 >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