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青花瓷

 对酒对花 2015-07-30

青花四开光四爱梅瓶

最美青花瓷

口径:7cm高:50.9cm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该青花梅瓶4组画面情景交融,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题材独特。梅瓶上所绘人物神形兼备,特征分明,衣饰用笔潇洒自然,主题纹饰与青花色泽交融一体,白釉泛青,色彩青翠欲滴,青花成色纯正艳丽,所绘图案构图严谨,反映了当时青花瓷的烧造水平。器型豪放,胎体厚重,青料浓郁,笔法工整,是青花艺术中的集大成者,在我国青花瓷系列中显得弥足珍贵。这件青花"四爱图"梅瓶,为了解青花瓷制造工艺及人物图案纹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青花花卉纹大盘

最美青花瓷

口径:41.1cm高:7.4cm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青花瓷最早产生于唐代,元代景德镇烧制青花瓷技术日趋成熟,到明代宣德时期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了高峰,以至于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瓷造型秀美,器型多样,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如碗、盘、罐等,其中盘极雅致华贵。

此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通体饰青花花卉纹,胎重体大,胎质细腻,釉色莹润,盘形周正,制器规整,反映出宣德时期制瓷的风格与水平。口沿内饰两条弦纹,盘内壁绘制五对花卉纹,盘外壁也配有五对花卉,别有洞天。盘心所绘花卉纹饰笔法流畅,充满活力,别具清淡高雅之韵味。外口沿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这种豪放潇洒、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的装饰风格充分显示出大明宣德时期青花艺术的特色。作品给人一种气势宏大、饱满雄健的感觉。无论从器物造型还是装饰都有一种阳刚之美,其独特的品类、造型、纹饰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大明瓷工艺从原料、制作、绘画到烧成的完美程度。

青花人物故事纹大罐

最美青花瓷

规格:口径:20.2cm高:38.5cm

此罐,造型周正,大气自然,唇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胎体厚重,器形硕大,古朴凝重,造型雄浑饱满,挺拔气派,其上腹部浑圆丰满,下腹及底则较清瘦,线条流畅,给人以大气磅礴之美感。图案纹饰密布全器,主体纹饰为人物故事,人物描绘写意粗犷,姿态各异,神完气足,间以穿插花卉点缀人物之间,突显青花大罐之浑厚大气。施釉均匀、精美细腻,青花色泽浓艳,凝聚不散,中锋运笔,酣畅有力,当尊为正型重器而无愧也!

斗彩高足杯一对

最美青花瓷

口径:7.2cm高:7 cm

高足杯也称马上杯,它同于高足碗,上为碗形,下有高柄。高足杯也称把杯,外观美丽,实用方便,是陶瓷中的典型器物。每个朝代的高足杯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

此对高足杯敞口外撇,深腹内收,喇叭形高足。器型规整秀丽,胎质细白坚实,彩料上乘。器内外施白色透明釉,釉色滋润、肥厚。器物外壁饰有花卉纹、缠枝纹。构图丰满,密而不乱,主宾分明,所绘花卉明丽大方,整体纹饰色彩丰富,呈色艳丽,画风飘逸;杯底书蓝彩“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成化瓷器最重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其主要特征是胎薄体轻,釉脂莹润,色彩鲜艳,画面清澹雅逸,现在极为难得。

斗彩压手杯

最美青花瓷

口径:8 cm高:3.2 cm

压手杯,是杯的一种样式。造型为口平坦,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处内收。其形体端庄大方,凝重中见灵巧,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有“压手杯”美称。此杯敞口,弧腹,底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青花款。作品釉面匀净,色泽鲜艳,呈色纯正,润泽可人。通体清逸明朗,自然流畅,器形端庄秀雅,胎坚质密,白晰亮丽,极具玉感,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杯内壁朴素无华,杯外壁纹饰安排主次分明,布局简洁,色调绚丽多彩,沉稳老辣。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堪称是明成化时期独有的名贵器物。

斗彩葡萄纹天字罐

最美青花瓷

口径:5.5 cm高:13 cm

天字罐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大小均有,大的似酒坛。而本文推荐的天字罐体型小巧精致,胎体均厚,胎质细腻,烧结良好,釉汁莹润平滑,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圈足,底部以书写"天"字款。附盖,盖平顶微凸,直壁,覆于罐口。罐腹施斗彩缠枝葡萄纹,绿彩为叶,绿油油的叶子,透现出叶茎。紫彩为实,正如熟透了的紫葡萄悬挂在枝上一样。这些色彩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原物的本色。此盖罐整体构图形式严密,造型饱满,高穆深雅,场景恢宏,收藏价值极高。

青花花卉纹碗

最美青花瓷

口径:10.2cm高:5.2 cm

此碗敞口,深腹,圈足。器型规整,胎质致密,叩击声脆如罄。外壁绘牡丹、莲花,菊花纹,各式花卉均小叶缠枝相连,足壁如意卷草纹相接,所绘诸花妍美绽放,枝蔓轻柔舒展,俯仰有姿。器面青花青翠靓丽,浓淡相宜。绘画苍劲自如,气韵生动,空灵潇洒,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给人以清新素雅之感,真实地映现出繁花似锦的青花瓷器的雅俗之美。

青花鸡心碗

最美青花瓷

口径:14.5cm高:10 cm

鸡心碗因碗底外侧有鸡心状突起,故名。这只鸡心碗,小巧娟秀,秀雅可人,器型规整,修胎精到。敞口,深孤腹,浅窄深圆圈足,圈足露胎,胎体轻薄,洁白细腻,釉白中有青,滋润滑腻。碗内口沿几条线纹,腹为缠枝牡丹。内底书蓝彩“永乐年制”两行四字花款。外壁口沿为回纹,腰底绘叶片纹。此作品形态优美,瓷质坚结,烧结良好,釉面肥厚,青花发色纯正,略显铁锈斑和浓缩点,画工随意洒脱,品相完好,明永乐时代特征明显,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青花过墙龙纹大盘

最美青花瓷

口径:40 cm高:8 cm

此大盘盘心绘一条利爪抓火球的巨龙,体态饱满,龙角弯曲细长,龙须及发描绘细腻,背鳍排列整齐,鳞片填色均匀,龙身蜿蜒盘外,卷云纹勾边填色留白,外用淡青色渲染。因龙的头部及前半截身体画在盘心,后半部分经过盘口转折后画在外壁,故称“过墙龙”。器内外纹饰浑然一体,独具匠心,表现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感。过墙龙纹盘上青花发色纯正,龙纹是先勾勒轮廓,然后再用笔添色,青花呈现浓淡相间的效果,层次感很好。盘底中心无釉,砂底非常细腻光滑。整个大盘胎体细腻、坚致,青花发色青翠鲜艳,色深沉,深入胎骨,釉面莹润,施釉均匀,器形非常规整,实为难得佳品。

青花花卉纹大盘

最美青花瓷

口径:56 cm高:8 cm

此器葵形花口,瓣形的盘壁与菱口相对应,折沿,圈足。器型规整,体型硕大,胎质细腻光滑,釉白微青,晶莹润厚。青花纹饰色泽浓艳,浅淡处结晶斑点较少,浓重处则凝聚成黑色青色,呈现金属锡光,迎光侧视或用手抚摸有凹凸之状。内圈绘牡丹若干朵,中圈饰缠枝花卉纹,外圈施一圈如意纹,寓意称心如意、吉祥、美满。整个作品构图严谨,笔法流畅,充满活力,别具清淡高雅之韵味,给人一种气势宏大、饱满雄健的感觉,很有经济和收藏价值。

最美青花瓷

清代康熙朝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11月27日电 香港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秋季拍卖的压轴之作为一件极为罕见的青花万寿尊,以6450万港元成交,远超出了其拍前估价。

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康熙朝的大件琢器生产在清代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与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术列趋成熟有密切关系。如:大棒槌瓶、大香炉、万寿字大瓶、大盘口瓶,凤尾尊、花盆、大鱼缸、绣墩、大盖罐等,整体特点是古朴稳重,颇具阳刚之气的力度。尽管体积较大,有的高达 80 厘米,极少变形,器身接口不明显,反映了成型与修胎工艺的精进。器物外部轮廓线和转折处清晰、利落而有精神。风格硬朗,挺拔向上,浑厚朴实、有力,粗犷豪放,富有阳刚气势,制作很清楚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讲究整体效果,不刻板,端庄中透出灵秀的美姿。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方形器,如方盘、方碗、方棒槌瓶、方尊、方花盆等,比较而言,烧制方形器要比圆形器难得多,充分表现当时工匠们造型设计的高超水平与制瓷技术的进步。

最美青花瓷

洪武青花瓷概念的发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和1984年北京四中基建工地原皇宫库房遗址出土了明初瓷器残片,才引起了一些古陶瓷研讨者的重视。真实开端较体系地研讨是在1994年景德镇珠山明初官窑遗址的科学开掘今后。跟着很多洪武青花瓷器残片的出土,研讨者才得以将一些传世的洪武青花器与元青花和永乐青花差异开来,由是,大家才开端了解大明洪武朝青花器物。

因为存世量太少,见过真品的人更少,所以,洪武青花器的鉴定不为大家所了解。在保藏、鉴定活动中,洪武青花器有哪些特征有必要把握呢?我以为能够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器形。就现有材料看,洪武朝青花瓷器形伟岸,甚至要超过元青花。例如,盖罐有高达65厘米的,盘的直径多在40~45厘米,有的达56厘米,有口径40厘米的大海碗,一个小小盏托的口径竟然挨近20厘米。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王朝的雄伟气魄在器物制作上的反映。洪武瓷器壁对比扎实,整体给人一种雄壮拙实的感受。

二、青花呈色。在青花呈色上,洪武青花不及元青花和后来的永宣瓷鲜亮,多闪灰或几近黑色,有一种粉类涂料被水冲刷过的感受,料浓处有褐色结晶斑驳和天然的下凹。小件器物呈色对比清丽浓艳。有人以为洪武青花器用国产钴料描写,但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测定,其青料成分与元青花并无二致。当然,民窑出产的很多平时小件器物的青料不属此列。

三、修坯技术。在修坯技术上,洪武青花瓷与元青花有显着差异,改元代器物足墙斜削为平切,器底有平坦的细白砂底,也有涂一层褐红色护胎汁的,有些还有显着的旋痕和淡淡的橘红色,但手抚感受均滑润。有不少器物底部开端施釉,改变了元代多不施釉的习气。盘类器物有的内底平坦,有的稍下陷,周边则轻轻突起一圈。

四、绘画体裁。洪武青花所选用的装修图画与前后相邻朝代对比显得单调,多为四季花卉,扁菊纹运用最多,也运用一些兽纹,如龙凤纹等。龙爪多为五爪,与元代的三爪、四爪不同。别的,院子湖石、石栏芭蕉、岁寒三友、鸳鸯池塘、灵芝纹等亦多见。元代惯用的杂剧故事、水藻游鱼纹已很少见。与元代图画对比,洪武青花已表现出自身的某些时代特征,例如纹饰层次开端削减,茶花叶片和蕉叶中茎留白不填色,西番莲叶和牡丹叶片遍及减小,显着细瘦,并发生变形,有的叶片有显着的出尖现象。

五、瓷土质料。洪武器不管官窑民窑,其运用的瓷土质料都是非常优秀的,但质料加工不如永宣及今后各朝精密,民窑器物胎体上常会有一些杂质。洪武器物露胎处多有火石红呈现,有的呈色较重。通常说火石红重的器物时代偏早。洪武官窑器胎料的加工水平较元代有了显着提高,故胎的孔隙显着削减,而元青花器壁和外底则多见不规则的气孔。器物的白胎较少,有的胎呈灰黄色,但手感均对比滑润。器物胎底有少数氧化铁黑黄色疵点,偶有小片的窑渣粘附,高倍放大镜下观察,胎体有显着的润泽感。

六、釉面。洪武青花釉较元青花厚。因为釉的配方或浓度的原因,器物外表常呈现较显着的缩釉斑和棕眼。多见釉面有两种,一种对比润亮,另一种是承自元代,闪鸭蛋青色,有失透感,颇似卵白釉,釉面不行亮。

七、题款。洪武青花官窑器至今未见年款,故依赖年款断代是不可靠的。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洪武青花梅瓶,肩部篆书“春寿”二字,几近孤例。民窑青花器亦未见年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