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宁:一名知识分子的游侠梦

 胡萝卜upup 2015-07-31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摘要ID:ipress

《皖南纪事》首次面世是在2014年的千高原艺术空间。通过三十八幅场景油画和一百余幅行旅日记、军事地图、攻击计划、武器图示、武术拳谱和地方社会调查报告等手绘文本构成的十四组作品。


2012年,刘传宏第一次到黟县。他没有通知我,也不住旅馆,自己带着帐篷睡袋,在县城择地露营,还上了黄山。他隐没在这个小地方的游客和九万多常住人口中,没人知道他的行踪,就像一个修炼隐身术的江湖游侠,压低的帽沿下闪烁着一双警醒的眼睛。他是来作田野调查和历史研究的,因为我希望他为“碧山丰年庆”创作作品。可惜这一年的活动没有做成,他在黟县看到的一切,让他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经过两年多的发酵,最后酿成《皖南纪事》这一庞大复杂的艺术项目。

▲《皖南记事》第二幕第六场,宣州,局部。

《皖南纪事》首次面世是在2014年的千高原艺术空间。通过三十八幅场景油画和一百余幅行旅日记、军事地图、攻击计划、武器图示、武术拳谱和地方社会调查报告等手绘文本构成的十四组作品,刘传宏虚构了一个名为“刘先生”的“匪首”,于1940年至1942年间游走在日本占领下的皖南地区,或带兵作战、劫富救亡,或入世经商、暗蓄实力,或逍遥山林、读书冥想的故事。这样大规模的富有文学色彩的视觉叙事,为近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所罕见。

▲《皖南纪事》第一幕第一场,局部

作品虽然是虚构的,但刘传宏却孜孜以求历史细节的真实感。在长春和重庆的图书馆,在黟县的地摊,在孔夫子旧书网,他收集了大量民国时代的资料和素材。他剪裁地方志里的历史碎片,把它们嵌入叙事文本的肌理中,在起承转合之处,模仿民国语文风格进行细致的缝接;在实地调查中所拍摄的地理景观和现实影像,统统被转化为仿佛饱经时间浸漫的视觉质感;窜改各种民国拳谱,使之符合“刘先生”作为底层知识分子的习武风格;根据1949年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油印的战术书籍,杜撰民间小伙武装力量非专业的攻击方法……

▲《皖南纪事》第二幕第一场,局部

《皖南纪事》革新了当代绘画的观念和方法:它的本质接近于作家的写作,只不过使用绘画作为手段。如果出版成书,它就是“绘本”;如果拍成电影,它就是“作者电影”。它是在田野调查和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开虚构的,用递进式的结构和多画幅的形式形成复杂的文学叙事,而每个画幅之间又各自独立,并没有像分格连环画或电影镜头那样强调情景或故事的接续关系,除风景、人物外,大量表格、图示、文献和书本成为绘画的主体,但它们并非只是简单模拟的“历史的遗物”,它们同时也是艺术家触及现实的个人表达和社会想象的产物。

▲《皖南纪事》第二幕第三场,局部

所谓“刘先生”,其实是刘传宏本人的化身。自2002年起,他曾在河南林县太行山区的桃花洞村隐居了几年,每天劈柴耕作,向壁作画。他的早期作品《日记及山民旧影》《山林绘本》《西游记》《我的朋友许文强》等已经显示出了后来《皖南纪事》这种假托历史情境进行自我指涉的雏形。在“刘先生”这个虚构人物之前,已经有另一个“刘三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存在,它们都是刘传宏在不同创作阶段的自我投影。不管是隐入山中的避世生活,还是沉湎于历史返照的自我想象,都隐含了艺术家对现实的态度。

现实中的刘传宏出身于吉林长春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时不爱上学,经常躲在家中阅读父亲的藏书,上过长春市美术学校和河北师范大学工艺美术专业,但都半途而废。他喜欢村野生活,除了在桃花洞村隐居,还到过河南天平山十方禅院锄地挑粪读经,到云南拉什海的农村去给村民画壁画,但他并不排斥城市。在他后来为《皖南纪事》补写的加长版日记文本中,“刘先生”在大都会上海和南京也有很广阔的交游。刘传宏喜欢在现实堵塞的地方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游走在现实边缘的古人。

在“刘先生”身上,有中国古代侠儒的影子。侠儒,是指有侠气的知识分子,兼具任侠与守文之风。在侠儒漫长的精神养成史中,战国刺客、西汉游侠和东汉党锢儒士都贡献过他们的基因。司马迁笔下的荆轲,“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而“刘先生”在皖南的草莽生涯中,日记里则可发现这样的记载:“二月十七日,线报,南陵至宣城日军货车四辆,满载军需,十七日可经寒亭。自昨夜始,大风作,晴,寒,竞日大风扬沙,晚六时许风定。终日在驻地读书。”

▲《皖南纪事》第三幕第一场,“刘先生”日记

《皖南纪事》第三幕第二场,民国三十一年四月六日刘先生天门山中藏匿物品清单。

刘传宏把“刘先生”的故事设定在民国时代,那是一个内忧外困的乱世,日军犯境,中央政权解纽,权力真空下,枭雄出没,知识分子徒有大志,却没有自己正常的生存空间,只能铤而走险,变成游侠。在山林村野出生入死的同时,仍不忘寻幽觅静,以安放自己的精神世界。“刘先生”边行军边读书,不时收听电台,关怀国是,更常牵挂自己在大城市中的旧好,怀念和平年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正如刘传宏在解释《皖南纪事》时所说,这样的游侠和革命者只是一线之差。

这个艺术项目至今仍在继续深化。今年,刘传宏又为“刘先生”书写了共三万余字的日记册页,并根据2012年在黄山上的印象,创作了《退守白鹅岭》的系列“文献”。

▲《退守白鹅岭》

与此同时,另一条线索上的“刘三先生”的传记电影也和那颖禹合作拍摄完成,他在其中亲自饰演主角。“刘三先生”和“刘先生”互有重叠,他们都是刘传宏梦境中的人物。他来过黟县两次,每次都遭遇自己的梦境。“现实生活中沉重的东西需要幻想,”刘传宏说,“我喜欢独自一个人,给自己一个逍遥的机会。我很温和,但我迷恋英雄主义。”

▲《刘传宏口述刘三先生史略》剧照




作者:欧宁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艺术家,策展人,《天南》文学双月刊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