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之旅》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采菊东篱630 2015-07-31

品味“孤独”

                                         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中部   刘兆刚

师:课文的题目是“孤独之旅”,它指的是——

生:孤独的放鸭旅程。

师:对此,杜小康解释得很清楚,大家读一读。

出示PPT

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

生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关在红门里面的孤独是怎么样的?

生:退学在家的寂寞。

生:红门里的空空落落正如杜小康空旷的心灵广场,是茫远的。

师:是啊,孤独没有尽头,延伸到四面八方。

生:内心百感交集,昔日的趾高气扬,小伙伴羡慕的目光不时浮现在脑海中,孤独从每一个角落向他袭来。

师:你是说,孤独由于昔日而产生,并慢慢侵袭着他,红门少年确实难以承受。

生:红门里熙来攘往买东西的人,被树上的鸟声取代了,杜小康对着树影呆望着。风吹树叶,他的心里乱得像斑驳的树影。

师:孤独让人思绪混乱。

生:夜幕降临,杜小康听到伙伴玩耍的叫声,哀伤与悲凉堆满了心房。

生:关在红门里面的杜小康感受到孤独是深切的。

师:同学们很真实地体验了主人公退学后的孤独感。那么,“这种孤独”又指什么呢?

生:(读)“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孤独”指内心敌对的方面。

生:我感觉是杜小康无话可说的孤独

师:是啊,因为他们说话单调了,干巴巴的了,甚至言语被省略了。

生:(读)“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这里也潜藏着“孤独”。

师:离开了油麻地,到处是芦苇,心中空荡荡的。

生:我认为应该理解为无人可见的孤独。

生:(读)“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

生:杜小康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母亲的怀抱,日日思念母亲。

师:那么,他为什么在梦中哇哇大哭呢?

生:因为他的精神遭受压抑,无法忍受,在梦中以哭的方式宣泄出来,

师:说得真好!这是无法忍受的孤独。

师:杜小康退学后关在红门里品尝到的孤独,与放鸭旅程中的孤独相比,为什么“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

(学生讨论)

生:因为从“ 简直”“ 算不得”可以看出他退学后的“孤独”与放鸭旅程中的“孤独”无法可比。

生:他没有回避,也不再恐慌。从暴风雨来临后的段落中感受到他能够正视孤独。

师:同学们具体品读一下。

生:(读)“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这句话四个“黑”的意象含义深刻。按上下中三个方位,最后写人的感觉,风是无色的,这里赋予风以色彩,也是黑色,体现杜小康极具恐惧。

师:我们在黑暗中行走,因为“前行是纯粹的”,胜利的曙光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因此,我们即使有恐惧感,也要一往无前。

生:(读)“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顾不得”体现他孤独时思维视野狭窄。

生:“钻心”一词可以看出疼痛让人无法忍受。

生:(读)“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他孤独得“哭”了,说明他“哭”出的是孤独的苦水,身体里流动的是幸福的甘泉。

师:说得很好。大家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生:(读)“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他也没有听到父亲的回应。”杜小康对父亲的呼唤,寻找摆脱孤独的根,表现杜小康心中充满无限的失落与茫然。

生:(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他经过了一天多的时间,杜小康的脚一直在流血。表现孤独的旅程要付出血的代价。

生:(读)“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句中的“疯”既指鸭疯,又指人孤独得疯了一样。体现杜小康胜利果实功亏一篑时的精神状态。

师:你们分析得太精彩了!因此,“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杜小康的“孤独之旅”让他成长起来。可以说,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必须学会面对“孤独”。当失败带来痛苦、无助的时候,要坚持将忧伤化作音乐的节奏,冲破孤独的茧壳。这就是“孤独之旅”非同寻常的意义。让我们朗读课文,品味作者抓住“孤独”构思文章的艺术匠心。

 

                           说说那些“鸭们”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葛福安

师:陪着杜小康一起走过这段“孤独之旅”的还有一些不说话的角色,那就是他们父子一起赶的这群鸭。大家看看管理这群鸭子有什么样的学问?

生:要让他们不失群,不能跑散了。后来鸭子因为一场大风雨走散了,杜小康和他爸爸分头去找鸭子。走散了是很大的损失。

生:我觉得赶鸭子和放鸭子应该不是一样的。让鸭子到一个好的地方去长大,这叫放鸭子。这是一种放养的方式,当然,在放养时也要给鸭子修一个鸭栏,所以,在放养的同时,也有圈养。

师:好像很专业的。你好像养过鸭子一样。你家养过吗?

生:没有。都是文章里写的嘛。

师:这篇小说就是按照“赶鸭子——放鸭子——找鸭子”的线索来写的。我们目光放在“鸭们”身上,会有哪些发现?

生:我发现,作家对鸭子的称号很有意思。先是“鸭群”,后来是“鸭们”,还有的地方是“小东西”,比如这一段,“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作家曹文轩是把他们当孩子来写的,写得鸭子像孩子一样淘气。我觉得,文章里面用的“它们”完全可以用“他们”。

师:在你看来,这是一群萌萌的可爱的小家伙。好,哪位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也觉得作家笔下的鸭子好萌啊。比如写夜里的鸭子们。它们“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真可爱。

生:这里写的鸭子们心理上也还非常像孩子气,离不开人的保护可是又自己装出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和我们有些同学一样。(笑)

师:哦,真有趣,还有吗?

生:“鸭们”,也是和杜小康一样在长大。

师:写鸭子从小鸭子成长,也是在写杜小康在长大?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生正要回答,师提示坐下。

师:大家都到文章里找找,想想。

学生阅读。

生:鸭子被赶向芦荡时,也是和杜小康一样不情愿的。杜小康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鸭子们一开始要被赶着才往前走。后来到了“从未见过的芦荡”,“鸭们十分乖巧”,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这些感受和杜小康是一样的。

师:你的感受很细腻。可能作家花那么多的笔墨写鸭子,写鸭子们的感受,也就写出了杜小康的内心。那么,他们两者在成长上有什么样的相同之处?再想想看。

生:到了芦苇滩,找到了放鸭的地方后,鸭子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鸭们在成长。杜小康也在成长。

师:鸭子长大,小康也长大了,说说杜小康是怎么成长的呢。

生:鸭子到了成年了,杜小康也在变化,他经受了孤独的考验。

生:杜小康在一场风雨中找鸭子,他才真正成长起来了。他冒着风雨独自找鸭子,在芦荡里迷了路,还独自睡了一晚上呢。

生: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师:所以,孤独之旅,也可以叫“成长之旅”,是写杜小康的成长。除了这句话,小说中还有没有与鸭子与杜小康成长有关的情节?

生:应该是最后一段杜小康对他爸爸叫着鸭子生蛋了那个细节。

师:你给大家把这段读一下,让我们感受一下这里面写的“成长”的味道。

生读: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师:请你再给我们讲一下,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成长”的意思。

生:杜小康的话中都是惊喜的感叹号。

生:过去杜小康是不喜欢放鸭子的,这里能捡到鸭蛋高兴地叫,应该是已经没有一开始的对放鸭子的抗拒了。所以,他能关心鸭子生不生蛋,应该是懂事了,长大了。

师:写杜小康的爸爸杜雍和接过蛋,嘴里面还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有什么意思吗?

生:也有对儿子长大了懂事了的喜悦。

师:鸭们下蛋了,是长大了,成熟了;这里面,在爸爸眼里,杜小康也是下蛋了,下蛋了,长大了。他们都——

生:长大了。

 

                                 牵一“哭”动全文

                                           山东省烟台市实验中学 陈东生

师:看46段,“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如何理解这句话?

生:他的心情很复杂。但可以肯定,不是悲哀地哭。

师:让我们走进杜少康的内心世界,弄清他的哭因。

生:为鸭子而哭,因为他是在“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时哭的。

生:鸭子找到了,他喜极而泣。

生:这些鸭子居然挨着自己蹲下来,自己可以让鸭子依靠了自豪地哭。

生:为鸭子这么信赖自己感动地哭。

生:想到自己也曾紧紧地挨着父亲,他为自己的长大而哭。

生:没想到自己在暴风雨中这么勇敢,他为自己战胜了暴风雨而哭。

师:的确,高兴、自豪、感动等等交织在一起,他就“说不明白为什么想哭”了。

生:我觉得,作者说“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是暗示他以前因为悲哀哭过。

师:哦?以前哭过?什么时候?

生:一次在第2段,带着哭腔请求父亲让他上岸回家;一次在30段,因为想家,梦里哇哇大哭。

师:哪一次是悲哀地哭?

生:第二次。

生:是因为想家,不是悲哀。

生:因想家哭得很悲哀,从“哇哇”这个拟声词可以看出来的。

生:是啊,父亲都被他哭得心软了,不再乱发脾气,觉得对不住儿子。

师:那第一次呢?

生:只是带着哭腔请求。

师:他为什么要这样?

生:带着哭腔说明他还是个孩子。

生:看不到家了,感到害怕。他想让父亲让他回家。

生:虽然杜少康不是在悲哀地哭,但想到一个小孩子,因为父亲的过错,辍学跟着去放鸭,我也感到悲哀。

师: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竟从杜少康的哭腔里听出悲哀。不错,杜少康确实还小,父亲残酷地带他背井离乡,他太可怜了。不过,你读了他在暴风雨中的表现,还感觉他悲哀吗?

生:不,我打心眼里敬佩他。

师:他自己也不感到悲哀了。前面我们讨论过,他可能还为自己长大了而高兴、自豪呢。是什么原因使他成长得这么快?

生:环境造就人,是艰苦的环境使杜少康成熟了。

师: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孤独之旅也是成长之旅。

生:他的成长也离不开父亲的引导。

师:父亲是怎样引导的?

生:请看22段,杜少康看到绿色的大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小船,害怕极了,父亲为了打消他的恐惧,告诉他苇丛中有芦雁的蛋,有毛色与芦苇相似,你未必能一眼发现它的兔子。

生:当杜少康在睡梦中哭喊着“我要回家”时,父亲就用大手安抚他,用好话开导他。

师:再看第3段,当杜少康打起退堂鼓时,父亲是怎样做的?

生:父亲置之不理,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生:父亲是想先离家远远的,让杜少康觉得根本不可能再回头了再引导。

生:父亲知道,孩子都有好奇心,前方更能撩逗孩子的心思。后来,果然“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

师:看来,父亲就像一位心理学家,懂得孩子“喜新”的心理,他对杜少康带着哭腔的请求装聋作哑,将他像鸭子一样赶向前方,是想让新奇的前方吸引他。从这个意义上讲,这“赶”何尝不是一种有效地引导呢?

生:还有,杜少康自己也想开了。

师:“自己”,怎么讲?

生:他知道不可能再回避孤独了,就坦然面对。

师:的确,能够尽快成长,自己的心态很重要。

生:他想明白了,于是再面对一片浮云,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一缕炊烟,就不再恐慌了。

师:不仅如此,他面对暴风雨,面对黑海一般的芦苇,独自在黑夜中迷路,也无所畏惧。

生:在又累又饿的情况下,他可以勇敢地将一些芦苇踩到,躺在上面,顺手抠几根芦苇根嚼着充饥。

生:看48段,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想起母亲,但没有哇哇大哭。

生:他根本就没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师:不过,他的父亲却不禁要哭了,大家读出来了吗?

生:父亲找到杜少康,居然叫不醒他,背着疲软的儿子边走别哭了。

生:杜少康的脚在滴血,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父亲的心上,父亲心疼地哭了。

生:读结尾,我仿佛看到父亲热泪盈眶,两手颤抖。

生:我仿佛听到父亲是在呜咽着说“下蛋了,下蛋了……”

生:我似乎看到杜雍和手托着鸭蛋,目光却温柔地注视着杜少康,带着哭腔说:“长大了,长大了……”。

师:体会得好深刻啊!应该说,无论谁见证了杜少康由哭到不哭的成长历程,都会由衷地敬佩和欣赏,而父亲,接过杜少康手中的鸭蛋时,情不自禁地“哭”也是很自然的,这也是作者在借父亲抒发他赞美与欣赏,请大家朗读体味。

 

                                孤独——成长的底色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杨军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跟着杜小康一起勇闯芦荡,体验孤独,感悟成长。

【投影展示】

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师:这三段文字主要描写在不同地点杜小康牧鸭芦荡所见之景。与故乡渐行渐远,杜小康孤独之感与日俱增,所见何景又呈现怎样的特点抑或色彩?

生:水色白茫茫。

生:芦苇如绿色的浪潮。

生:天黑、海黑、风黑,整个儿暴风雨来临前后的黑色景象。

师:作家汪曾祺曾说过儿童“最能把握周围环境的颜色、形体、光和影”,杜小康的直觉使他对于周遭色彩的认识也更具有主观意味。不同的色彩预备了不同的情感诉求,一般说来人们对色彩最直接的感受是冷和暖,你们能读出这些意味儿吗?

学生阅读,思考。

生:白茫茫的水色、绿色浪潮般的芦苇、黑色的暴风雨,它们都是偏冷的色调,很好地映衬了杜小康彼时彼地的孤独之感。

师:请你再说得具体点。白、绿、黑这些偏冷的颜色如何映衬杜小康的孤独之感的?

生:杜小康家本来很富的,后来穷了,自己也辍学跟着父亲学放鸭子。内心很迷茫。

生:茫茫的水,应该会是他心里的他的心里的孤独和对前途的迷茫,找不到出路。

师:恩,很有感受,那其他颜色呢?

生:黑色的暴风雨很恐怖。

生:有要吃人的感觉。

师:简直要把他整个儿吞噬掉。

生:老师,绿色不是很舒服的颜色吗?

生:那个时候是傍晚了,这绿色自然没有阳光下看到的那么舒服。

生:绿色浪潮般的芦荡困住了小船,就觉得自己如此渺小、孤单、害怕,这里很荒凉了。

师:所以,正是借助白茫茫的水色、绿色浪潮般的芦苇、黑色的暴风雨,色彩的不断加深、层层推进来渲染这种孤独感的。与孤独沉郁的冷色调对应的是无处不在的明亮色调。

   【投影展示】

黄昏时分,与炊烟一同飘起的河水的热气,从大河东头升起的月亮……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几十只几百只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师:三个时间段所描绘的明亮色调又意味着什么呢?具体说说。

生:黄昏时分看到袅袅的炊烟与水气、月光、萤火虫闪闪的光亮,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他的恐慌。但是他能稍稍从恐慌中静定下来,杜小康似乎看到前方的一丝光亮,一丝希望。父子俩决定就在芦荡放鸭,直到明年春天。

师:当父子俩意识到逃避孤独已不可能时,他们才开始不再像先前对孤独感到异常恐慌,而一场暴风雨的考验正悄悄在前方等着他们,这里是文章写得最精彩的部分。

生:当鸭栏被风吹开,鸭子四散逃开,杜雍和几乎晕倒。在危急时刻,紧要关头,杜小康二话没说去追赶鸭子鸭子找到了,自己累到了。醒来后,雨停了,天晴了,仰望天空,天空湛蓝湛蓝的,“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杜小康此时完全挣脱了内心孤独、恐慌的重荷,蜕变成一个真正强大的小小少年。

生:“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这简直是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来热情讴歌生命、讴歌成长。

师:曹文轩不愧是丹青妙手,在他的作品中,色彩是一抹不可或缺的存在。《孤独之旅》中他用简单的几种色彩调汇成独特的图画,在小说的画板上把这些相近或相反的颜色,或暗或明的色彩搭配在一起,使芦荡的自然风光跃然纸上,又用或冷或暖的色彩、光影描绘孤独之感受,折射成长之诗意

 

                              读左右而言“他”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二中学  张岳

在教学中,发现第38段共用了8个“他”。细细体悟,大有意味。于是,在整体感知文本之后,引导学生走向“他”,认识“他”。

师:请大家朗读第38段,并简要概括内容。

生:杜少康追赶鸭子。

师:怎样追赶?能否用一个成语形容?

(学生列出穷追不舍、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奋不顾身等)

生:杜少康是“奋不顾脸”“奋不顾脚”。

师:你很会化用成语啊,能否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他怎样“奋不顾脸”“奋不顾脚”?

生:“不停地”用手拨着芦苇,怕割伤脸,怕被绊倒不能“紧紧地跟着”鸭子。结果脸还是割破了,脚戳破了,但他没有停止追赶。

生:他“紧紧地”跟着鸭子,惟恐鸭子丢失,不顾得脸与脚钻心地疼痛。

生:他是“一边追,一边呼唤”鸭子,而不是一边追,一边查看脚。

师:“奋不顾脸”“奋不顾脚”“不停地”“紧紧地”跟随鸭子,表现了杜少康的勇敢和坚强。大家再读读这一段,融入想象,看能读出什么感觉。

(学生朗读)

生:太震撼了,这是情节的高潮吧!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我好像看到了杜少康满脸伤痕,在一瘸一拐地追赶鸭子。

师:很好。下面请一同学朗读,大家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一生朗读)

生:语速有些快,句号没有读出来,读得跟逗号似的。

生:当时雷声轰响,暴风骤雨,鸭子仓皇逃窜,语速慢显不出紧急来。

生:他读出了杜少康“不停地”“紧紧地”跟随鸭子的情景。

生:我感受到紧张,他读出了现场感。

师:好一个“现场感”!他读得我们这些“旁观者”,也不能悠闲自在,因为这些鸭子攸关杜少康的前途。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逗号,难道他不知道句号要作较长时间的停顿?

(学生陷于沉思)

生:我数了数,这段话共十个句号。像第二、第四个句号是可以改成逗号的。

生:改成逗号的话,后面的“它们”和“他”就得去掉。

生:去掉更好,语言更精练。

生:谁说一定得去掉?“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之间不就是逗号吗?

生:这句话后半句的“他”去掉,读起来不够流畅,必须用“他”。

生:也可以换成“也”字。

PPT出示: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①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②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③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④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⑤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⑥他的脚。⑦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⑧他的鸭子。……

师:这段话中共8个“他”,看看还有哪些“他”可以去掉。

(学生指出⑥⑧)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作者特意要用“他”,在可用逗号的地方用句号,就是为了用“他”?这是为什么呢?仔细体会一下。

生:为了强调吧?

师:联系上下文说具体些。

生:强调脚是“他”的,表现他坚强。“他”的鸭子,那是他的希望,他想尽快走完孤独之旅,因此穷追不舍。

生:我觉得这些“他”能突出杜少康长大了。当初,面对浩浩荡荡的绿色芦苇都害怕,而今敢于在黑海般的芦苇中奔跑;当初睡觉要“紧紧地挨着”父亲,而今在暴风雨中竟然“忘记”依靠父亲,主动去追赶鸭子。

生:这些“他”,突出杜少康不假思索主动追赶鸭子,不再依赖父亲。

生:突出他奋不顾身,表明他是一个可以撑起一片天的小男子汉了。

师:说得好!作者用句号强调“他”,体现他动作行为的连续性,突出他真正长大了。

生: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它们”?

生:突出鸭子在暴风雨中“只顾”仓皇逃窜,衬托杜少康奋不顾身的勇敢吧。

师:还是为了突出“他”,是吧。在突然而至的灾难面前,我们的杜少康无所畏惧,坚定、执着地要将鸭子追回来,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坚强精神。

生:老师,我从这些“他”中读出一种抒情味。

师:哦!你读一下,你读出来大家也就感受到了。

(生读)

生:读得真好!我感受到排比一般的气势。

生:“他”中好像有一种赞美之情。

师:是的,作者连续用“他”,既突出了杜少康奋不顾身的勇敢,体现出小说的“高潮性”,又暗含着作者对自己用笔呵护的主人公终于战胜孤独成长起来的“沾沾自喜”啊。请大家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的“他意”。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