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手十亿美元回购自家股票,这才是有诚意的标准动作!比什么其他虚的都管用

 真友书屋 2015-07-31



给美国人多一些时间来理解 O2O新百度值得期待


外界熟悉的那个百度正在变得陌生,其实这不是坏事。搜索引擎的故事已经讲了15年,是时候展开新篇章。刚刚在730日,属于狮子座的这一天,百度迅速宣布,其董事会已批准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根据该计划,该公司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可能会回购最高十亿美元金额的股票。


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彦宏再次强调了O2O业务对集团长期增长的重要性,甚至将其上升到发展出一个“新百度”的高度,以显示目前高额投入是必要战略部署。结果,2015年夏天,全球经济动荡,大宗商品价格陷入金融海啸以来的新低,连谷歌这样任性的公司都削减开支的大环境里,李彦宏这一表态显然出乎意料,逆势而动。华尔街有人担心百度大笔投资计划只是“任性烧钱”,未必能带来可观收益。



每个公司都有来路,尤其是已经成立15年,上市也已经10年的百度这家公司而言,它的基因与轨迹最有说服力。其实由筹备上市起,李彦宏的做法与资本代言人的做法大相径庭的情况已经有过多次,而一段时间之后,市场与股价都证明百度的选择是对的。这一次,也很大可能是这样。百度在上市之前,就专门做了股权设计,保证创始人对于公司的重大问题握有足够的投票权。因此,这也是他在百度历史以及中国互联网商业历史上,经常能够越过短期的各种小波动,朝着未来大方向大趋势顽强进军的关键。对季度财报数字过分敏感的基金经理与公司的创办人、股东之间,立场先天就是不一样的,唯有时间能够说明一切。企业家精神与财务经理之间,可谓隔着好多个梦想。我们只听说过成功的创业家转型为成功的投资人,而那些盯着财报数字的优秀基金经理转型创业、能够搞出来一家伟大企业的案例,似乎一个没有。

记得上一次百度回购自己的股票,是2008年,那次动用了2亿美元。后来百度公司的业绩按照管理层的规划一路飙升,股价也扶摇直上。这2亿美元的投资,几年间回报超过10倍。

说一千道一万,公司股东自己拿出真金白银来买股票,资本市场上是普世价值,是全世界投资者都认可的积极行为。在A股,证监会要求各家公司积极稳定股价,搞利好“五选一”的时候,大家也是觉得回购股票最有诚意。百度这么做,是短期对股价回落最好的回应。

根据百度自己的判断,在O2O快速发展时期,百度必须从连接人与信息,到连接人与服务并进入到交易环节。百度的O2O发展策略并非符合华尔街的惯性思维,却符合中国国情。




华尔街是激进的,这在美国的次贷产品一再膨胀的时候能够充分显现。而华尔街又是保守的,对于他们视野与习惯之外的公司与产品,他们常常表现出一些可爱的笨拙。本来,如果百度希望国际投资者理解业务模式以及发展方向,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美国的同类公司类比,这样估值与投入就比较容易获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可和理解。但是,美国也好,全世界也好,几乎都找不到中国这样潜力巨大的O2O市场。因此,对美股市场的百度股票持有人去解释中国O2O市场的巨大潜力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现在的百度股票持有者担心百度在O2O领域投入了太多的资金,而实际上,百度希望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撬动既本地化又劳动密集型的潜力巨大的O2O市场,机构投资者对百度的疑虑可以理解,除了必要的沟通之外,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未来的事实说话。

当然,单日股价暴跌,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不是愉快的事情。只是,对于公司市值的变化,无需大惊小怪,多一些理性与客观的态度。

仅仅以股票市值来看一家公司并不科学,最近甚至经常闹出大笑话。例如,在汉能出事之前,有人会津津乐道于其3000多亿市值以及大股东是中国首富云云。而单日股价悬崖式下跌,到被香港证监会禁止交易,市值神话戛然而止。再有,泡沫化最严重的时候,中国股市的创业板上,乐视网股价一飞冲天,2000多亿的市值远超过多年的传统产业大品牌。而暴风影音的股价出现30多个涨停板,股票最高300多元,后来遭遇证券管理部门要求回购增持自家公司股票,这让融资额才几亿元的公司情何以堪。被称为“神创板”的创业板上,6月中旬,出现过太多市盈率数百倍的“神奇公司”,其后半个月,股价腰斩,市值灰飞烟,徒增恨耳。如果只以市值论英雄,投资者也很危险。因为乐视网与暴风影音市值即使一直维持在高位,但是它们的业务规模以及影响力,在中国互联网的现实商业版图之中还是很有限的。

其实,对于一家成熟的公司而言,更加重要的评价标准是收入。传统商业世界秩序之中的国际五百强排名,就是以公司的年度营业收入为指标。百度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收入为165.75亿元,利润36.62亿元,合理估算全年总收入约为800亿元,利润约为160亿元,加上手持500多亿现金,这一系列数据显示,百度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第一阵营。




同时,百度这家公司还有着在中国互联网领域一系列独特的优势。这也足以让人对其未来高看一线。

首先,作为科技公司,成立15年百度在技术方面,已经有着其他公司难以企及水平。无论是大数据、专利数量,还是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等各个方面,立足中国,了解中国,两三万IT工程师的人才优势,也已经构筑了坚实的公司价值护城河。百度需要的是找到下一个发力的突破点。这一次,以O2O入手,感觉上是找准了痛点。

其次,百度在2013年之前,深得商业模式之利,搜索引擎在本土市场占有率已经独孤求败,远远抛开竞争对手,这样的商业效果明显,百度每季度都超常规速度的发展变成了资本市场的习惯性预期。但是,这样长期以往,百度也深受这个太有效的商业模式之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初,百度寻求突破摸索试错,也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阵痛。但是最近来看这方面已经有了清晰的方向,百度糯米、百度外卖和去哪儿Q2交易额合计405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高达109%。这是百度财报首次公布其电商化交易额(GMV)数据,也是一份在O2O市场已经初见成效的成绩单。

再次,与其他大机构是参股公司进行O2O业务不一样的是,百度这次是亲自操刀,集中资源进行突破,所谓谋定而动,下的是一盘大棋,因此前期比较谨慎也可理解。而按照百度的风格,一旦决策成立,尤其是寡言少语的李彦宏宣布投入200亿元进行决战,局面就大不一样了。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不一样,一生只搞了百度这一家公司的李彦宏,对于互联网业务一贯有自己的独到认识,很少为市场意见所左右。由更深层次来看,百度的商业模式有望通过这次大踏步进军O2O,由营销推广平台根本性地转型为一个渠道销售平台。这个转变如果能够实现,百度的潜力市场规模将是现在市场的百倍,新百度的版图也将是现在的十倍乃至数十倍。

自古以来,不仅是商业公司,任何组织的自我变革都相当艰难。而真正的变革成功,往往释放出十倍百倍的潜能。对于李彦宏再造百度的雄心,我们不妨报以更多同情之理解,对于任何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创新与努力,我们至少可以给予更多的时间观察,更多的理性看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