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孩到底生不生?看看这篇文章就不用纠结了

 真如书屋如如 2015-07-31
2015-07-29 成长树

文/成长树 黄玉娇(yctytc)

一年多前,国家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当独生子女们纷纷欢呼雀跃有了生二孩的权利时,许多不符合政策的夫妇正愤愤不平为什么自己想生二孩却没有机会。而如今,国家卫计委已明确表示“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相关规定。”全面放开二孩指日可待。

政策出来后,许多夫妇却陷入了纠结中。一边是对儿女双全的期盼,一边是对两个孩子带来的一系列负担的担忧,一边是老人的絮叨,一边是朋友的意见……年轻的夫妇们,特别是已经生了一个孩子的妈妈,真的要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生不生二孩,说到底,是小俩口自己的事情!

为什么生二孩?

1.生了一个女儿,公公婆婆非要有个孙子?

最具“中国特色”的生二孩原因,是很多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可即使愿意生二孩,谁又能保证出来的一定是大胖小子呢?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达到生男娃的目的,不仅严重伤害产妇的身体,更是对生命的漠视。毕竟,生命起源于受精卵而非婴儿。况且,如果公公婆婆重男轻女思想太严重,作为女儿的大宝,在弟弟出生后,要忍受怎样的委屈和忽视?


2.周围的人都生了二孩?

最“随波逐流”的原因。每个人的经济、家庭成员、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是否有条件生养两个孩子,是否有必要生养两个孩子?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生娃是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决定了,就永远都没有后悔药吃。


3.将来老有所依?

这是比较靠谱的一个理由。确实,将来老了,难免有生病住院的时候,两个孩子轮流照顾陪伴,不至于太辛苦。当然,将来孩子也有可能在外打拼,或者远嫁,也许陪伴的时间有限,但只有心中有牵挂,能够常常打电话,偶尔有时间,儿女们带上自己的孩子回来团聚,也可谓是其乐融融!


4.让孩子的成长路上一路有伴?

最温馨的生二孩理由。有一种爱叫“手足之情”,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无法替代的。当所有的理由都无法使你下定决心生二孩的时候,这个理由,恰恰是最能够打动你的。孩子之间,永远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游戏,唱不完的歌。即使长大以后,有了各自的家庭,他们仍然是今生今世都无法分割的亲人。


决定生二宝,你做好准备了吗?

1.钱?

钱是最现实的问题。有人初步统计,养一个孩子从怀孕到大学毕业,至少要30—50万元,这还只是按最低标准来养娃,如果你喜欢带着孩子到处旅游,喜欢给他穿戴名牌,或者学习钢琴等成本昂贵的才艺,那花销远远不止这些!二宝出生后,也许你不得不削减开支,放弃自己喜欢的衣服、包包,放弃一些成本高的兴趣爱好,或者找到增加家庭收入的渠道。


2.人?

带孩子的人很关键!生大宝的时候,可能是公公婆婆、自家爸妈争着来带,到了二宝,领教过“熊孩子”威力的老人可能望而却步,也可能经过了这几年的折腾,身体大不如前。因此,生二宝前一定要确定好带孩子的人选。

3.身体?

生大宝的时候,大部分的妈妈都在30岁以下,身材恢复也快。二宝妈妈却少有低于30岁的,30岁是女人身体的分水岭,过了30,生一个孩子要损耗一个女人很多元气,更重要的是,生大宝的时候往往在怀孕和月子的时候都能够得到皇后般的照顾,生二宝呢?大家照顾两个孩子都来不及,妈妈还是自己坚强点吧!

4.你的事业?

生大宝的时候,几年的职场打拼已经“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好不容易大宝可以让你稍稍放下心来,安心工作,这个时候又冒出个二宝来。你的老板能忍吗?如果是竞争激烈的私营企业,你可能面临被辞退或者调岗位的风险;如果你有份铁饭碗,那么恭喜你,工作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想要晋升,也只怕是难于上青天了!

5.心理?

这里的心理,最主要的就是大宝的心理了。听过太多大宝伤害二宝的案例。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孩子的心,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和容易受伤许多。生二宝前,如果大宝已经到了“懂事”的年龄,一定要做好大宝的思想工作。生二宝后,要体谅大宝对父爱母爱的“独占”心理,体谅大宝的种种怪异行为。你需要用更多的爱、温柔和耐心去化解大宝的失落。

6.孩子的姓氏?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问题。独生女想要生二宝,很多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做为生孩子的最大“功臣”,妈妈想要有一个跟自己姓的孩子,可以理解。如果你的另一半没有太强的大男子主义,一般也会支持,但一定要事先沟通好,先约法三章。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出生了,上演两个家族的“夺姓之战”。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你都考虑到了,并且有信心处理好,那么,抓紧生二胎吧,趁着你们还年轻。你会发现,多一个孩子给你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远远比你想象的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