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蜡石讲堂】石海探源——蜡石篇(二)

 ddzmx 2015-07-31


  这是一篇曾发表于中国奇石网与华网大观的黄蜡石理论文章,节选自系列著作《图文解读黄蜡石(黄龙玉)》;作者曾新春,网名一品天下。此文章分享前已征得曾老师许可,在此小编感谢曾老师的分享以及为黄蜡石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上期因小编的疏忽,误将作者名写为曾锦春,华网大观误作国网大观,在此向曾老师及平台读者致以深深的歉意。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蜡石的产地和发展过程,还有蜡石的种类及色彩特性等,本期一品与各位石友共同欣赏黄蜡石造型及纹韵之美。

五、耐人寻味之纹

蜡石上丰富生动的自然纹理,往往构成了耐人寻味的各种图案,对该石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时会带来决定性的影响。大致可分为荔枝纹、鸡皮纹(鱼籽纹)、苦瓜纹、金印纹、竹叶纹、鸡爪纹、指甲纹、稻草纹、蜂窝纹、金钱纹、哥窑纹、珍珠纹、指甲纹、龙鳞纹、刀砍纹、玫瑰纹、刀刮纹、鸟巢纹等等。

荔枝皮纹


鸡皮纹(鱼籽纹)

苦瓜纹


金印纹

竹叶纹


刀砍纹


玫瑰纹

哥窑纹


珍珠纹


龙鳞纹


指甲纹


蜂窝纹


刀刮纹


鸡爪纹


金钱纹


稻草纹

鸟巢纹


金缕纹


还有最后一块石,请教诸位,叫做什么纹呢?

六、造化天工之形

蜡石集天地之灵气,好的蜡石,无论古朴、方正、趣怪、顽拙或者雄健,都容易在第一时间内拨动赏玩者的心弦,这就是“境由石造,意到石生”的道理。一般蜡石的天然造型,力求完美,切忌在主要观赏面上有形体破损,古人说“形破则气泄”,往往会影响到以形取神、迁想妙得的艺术效果。






七、色沁意境之美

凡是蜡石的表面上所沁染的不能洗脱的色点、色斑等,我们都把它称为色沁,这些色沁古色古香,耐人寻味!色沁还可具体分为鸡血沁、紫霞沁、朱砂沁、桃花沁、琥珀沁、金银沁、象牙沁、鸦皮沁、膏药沁等等。一般两色沁叫“双喜临门”,三色沁叫“福禄寿”,四色沁叫“大四喜”,五色沁叫“五福呈祥”,五色以上沁叫“群仙祝寿”。它们有如名家笔下兴趣所至,随意挥毫的杰作,自有一种说不出的逸趣!





八、卷纹旋律之韵

这些蜡石皮壳上的肌理,或象形,或抽象,或波光潋滟,或洒脱行云,常常能激起欣赏者的想象或发挥!这些出人意表的杰作,往往是大自然力与美的象征!







本文转自原创平台华网大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