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学生一点点学术训练——评黄玉峰堂课《世间最美的坟墓》

 心上耕田 2015-08-01


给学生一点点学术训练

评黄玉峰堂课《世间最美的坟墓》

余党绪


真正认识黄玉峰老师,始于这节课。此前的黄玉峰,对我来说还只是个传说;此后的黄玉峰,才成了我心目中当得上“叛徒”美誉的卓杰之“师”。

这节课,我在现场。教学引发的震惊和思考,远多于掌声与赞美。我的评价,一可见出黄老师深厚的文本解读功力,二可见出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于我,内心的共鸣,让我理解了一个语文老师的职业幸福和职业尊严。

经典文本是个深不可测的海洋,但我们常常只是把它当做一湾清浅的小溪。积久成习,浅阅读便泛滥成灾。

就以“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一句而论,若没有黄老师的点拨,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忽略茨威格所寄寓的深远内涵,我承认当时的我就属于那个绝大多数。但一经黄老师的点化,便恍然大悟,且文章的格局和内涵便因此而豁然开朗。这该是教师的价值吧?

当然,这别开生面的理解,必须基于文本的固有结构,而非外力的强行植入。黄老师的理解,不仅有扎实的史料和学术支撑,在文本中也可找到相应的证据,比如结尾处关于莎士比亚、歌德等一串名人墓地的列举,显然都是大有深意,与此遥相呼应。

当下的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创新”,比如文本解读,总说要“创新”。我其实不太赞成这个说法。创新无非两种,一种原创的,即“无中生有”;再就是后发的,即“推陈出新”。读文章,“无中生有”固然不可,片面强调“推陈出新”呢?似乎也还是为了达到“惊听回视”的眼球效应。这样的“创新”,很容易落入片面、偏执,甚至投机。

因此,尊重文本,回归文本,挖掘文本,追索文本,才是阅读的正道。“创新”应该是一种结果,而不应该是一种动机。惜乎很多课堂颠倒了这种关系,为了创新而不惜歪曲文本,这恰恰是创新的敌人。

黄老师的课堂,往往给人以出奇致“新”的感觉。但仔细琢磨,却发现,所以新,是因为他善于发现;同样是开放的文本,多数人所缺少的,就是那个独到的眼光——当然,也就少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份欣然,只剩下恍然大悟之后的失落与惆怅。

要守正而出新,见人所不能见,发人所不能发,宽广的文化与学术视野必不可少,而必要的学术训练也缺之不可。

我曾经用“思想者的教育姿态、学术化的教学取向与赤子般的人文情怀”来表达我对黄老师的敬意。在本节课上,黄老师以大量历史文献、传记资料、回忆录、评论、日记等信息的取舍,来佐证他的猜测与理解,将文本逻辑演绎得严丝合缝。文本细读,最能见出人的功力。大而化之、要而略之的教学之所以盛行,实在是文本细读的能力太差。读一读孙绍振先生细读《故都的秋》的文章,相信很多人都会如我一般自惭形秽。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姑且借用,类比一下阅读教学: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舀出文本的“一碗水”。

本课中关于“孤独”与“幸福”的解读,最见功力。黄老师讲述了托尔斯泰儿时与他的哥哥们“紧紧抱在一起”的那种“抱的感觉”,“人和人之间紧紧拥抱的感觉,气息的感觉”,现在还记得黄老师很动情,那种“赤子般”的柔情也感动了学生和我。好多年过去了,那一刻的感动,今天还在感动着我。

从课堂的起承转合看,这也是极精彩的神来之笔。托尔斯泰将自己融入朴素的大自然,融入人与人之间的质朴的关系,融入人类的温情与博爱……“抱”的细节很有张力,对于理解这些伟大的情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记忆对于人格的自我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何况托尔斯泰本来就有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儿童的自觉的追求。

教师对文本细节和课堂细节的把握,常常最能显示他的阅读素养和教学素养。没有对人性的理解,没有对生命的细腻感触,没有敏锐的学术触角,断难有如此“点石成金”之功力。

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学术课。这节课更动人的力量,还在于黄老师将自己的人文情怀与文本的人文内涵结合得完美无缺,且彼此互文,相得益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黄玉峰老师显示出一个语文教师的独特的人文价值。在我看来,若无此情怀,再精彩的课也只是一节课;而有了这个情怀,课堂才有了生命。

语文教育究竟何为?当然是学习语言文化。那么,语言文化的根是什么?是“人”,是“人文”,是人之为人,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对自我生命的直接审视与深切关怀。生死事大,不可不察,“坟墓”——这个站在生命终点的意象,从根本上切中了生命的律动。

托尔斯泰是那种用一生的时间准备和迎接死亡的人,所以才有了他传奇式的死亡之旅。他的出走,看起来是因为绝望与隔膜,但根本的,还是因为博爱与泛爱。关于托尔斯泰对身后的安排,黄老师的解释是“回归自然,回归大众,回归平凡”。确乎,作为虔信基督的教徒,托尔斯泰有着自觉的罪恶感;作为贵族,托尔斯泰的一生,都活在深重的罪恶与忏悔之中。活着时他抗争,他拒绝,他想洗清贵族出身的罪恶,他想摆脱奴役的噩梦,但终究难以超越,终究难以自我宽恕。

是死亡彻底消弭了他与自然之间的鸿沟,是死亡抹平了他与平民之间的隔阂,是死亡让他最终达成了他与这个世界的谅解与妥协。我在托尔斯泰走向死亡的步伐中,真的看到了他对死亡的渴望,因为他明白,只有死亡才能实现他的人生哲学。

那是对爱的渴望。

这也就不难理解他对身后事的安排了。那朴素的坟墓,是对他最好的告慰。黄老师说 在这一点上“为托尔斯泰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的子女们满足了他的遗愿,我也是。黄老师愤慨于那些死了还在争待遇死了还在抢地盘的禄蠹之辈,我也是愤慨系之。

我相信他的学生也是这样。

人生在世,不过一生一死。生不由人,死而由之。

有课如此,不亦说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