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 今日头条(TouTiao.org)

 窗外苍翠 2015-08-01

福州在闽江下游,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斗顶山(莲花峰)。福州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峙,城内城外七山雄踞。除了四面环山,气候宜人,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

自闽越王无诸建都城于福州,二千多年来福州一直是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福州城的选址得天时、地利、人和,城内有树木茂盛的三山,可避风,城外有江河湖塘,可以藏水,是名副其实的有福之州。你们知道福州城的来龙去脉吗?古人建城时又有哪些讲究?

1

于山、乌山、屏山以前都是小岛?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于山白塔

据资料称,6000~5000年间,福州附近的海面比现在高3~4米,福州盆地成为海湾。距今约2600年起,海平面逐渐下降,到了今天的位置。这次海侵,称为“长乐海侵”,盆地内沉积几米至十几米厚的淤泥层,福州盆地内许多以“屿”命名的地名,如前屿、后屿、台屿、横屿、南屿、盘屿、国屿等,以及甘蔗昙石山的贝丘遗址也都证明了这一史实。

据考古学家的论证,商周至汉初时期,现在的福州市区还是一片内海和沼泽地,屏山、乌山、于山等还是岛屿。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时的福州大概可以用“福州湾”来形容。

“福州湾”的北部、现新店一带是平坦的高台地,这里的地形就成了先民们落脚的第一站,也奠定了福州城的第一块基石。据查,闽越先民所建的古城遗址位于新店莲花峰下古城山南侧至池边村北侧,由八一水库畔的岩溪和半顶水库畔的半顶溪夹峙。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2

福州城的发源地在新店?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新店古城遗址

位于福州市郊区新店乡的古城村距福州市区约5公里,城址呈长方形,南向偏东10度,南北长而东西狭窄。东、西、北三面城墙残存,南墙已荡平。当地人把城墙以内称为“古城里”,把西城址外称为“古城外”,把城东南侧一块平地称为“校场”。这座古城是福建省迄今已发现的最早城池。这一带可以看成是福州发展的龙头。

东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 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威王所败,越国瓦解,其后裔臣民散居东南一带,部分入闽,逐渐与土著闽族人融成闽越族。这次的人口迁移,对于福州古城的发展无疑是有推动作用的,比如冶炼技术,对农业发展自然利好多多。

沧海桑田,随着地壳的变化、四周山体泥石与山洪的冲淤和闽江带来沙土的沉积,现在市区的陆地渐渐形成。而越王无疆也七传至无诸,无诸先是自立为闽越王,秦时被废为君长,高祖五年(前202年),因反秦有功,无诸被汉高祖复封为闽越王。无诸在今屏山东南麓冶山一带筑城建都,称冶城,为福州城垣之始。

3

屏山是块宝地?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福州欧冶池

冶城北有森林茂密的越王山,因它像屏风一样挡住北面寒气,又称屏山。其东麓为冶山,又名泉山,是一座小山。该地山环水绕,百泉汇集于池,传说欧冶子在此铸剑,故称欧冶池。池面十几里,四周林木繁盛,土地肥沃,既可防洪涝,又可灌溉周围田地。冶城具体方位大致南至今鼓屏路湖东路口,北至屏山,以欧冶池为中心,四面环山,东面今七星井一带较平,土地肥沃,可以耕种。冶城建立后,闽越国即禁止在屏山樵采,保持树木水源。

元代萨天锡有《越王山》诗为证:”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苔野竹雨斑斑。”诗中虽然充满怀古悲凉之情,却客观上记述了前人重视环境保护,使城市居民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当然,此时的福州盆地也还没形成,以现在眼光来看,福州只是一个渔村。

4

福州城曾想建在长乐玉田镇?

无诸在此风水宝地建城后,闽越国发展很快,到汉武帝时,闽越王郢仗着国力强盛举兵围东瓯、攻南海,向东北、西南扩张,严重威胁汉朝的集权统治。20年后,东越王余善举兵反汉。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派兵平叛,灭闽越国,拆除冶城,把居民迁往中原,福州古城一度荒废。

沉寂了400年后,晋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在吴建置的建安郡地,增设晋安郡,辖地相当于现在福建的东南沿海地区。太康三年,任命严高为晋安郡守。严高到任后见旧城狭小,不足以聚众,即着手选择新址。他原计划将新城建在白田渡。白田渡究竟在哪里呢?是今长乐玉田镇所在地,为大福州平原的中心地带。可惜虽然有山可靠,却是朝北,冬天挡不住北风,所以没有在这里建城。严高向著名地理风水学家郭璞求教。郭璞指着旧城南面的小山阜说:“是宜城,后五百年大盛。”

严高得郭璞指点后,即着手建晋安郡城。北起今鼓屏路小山阜,南至八一七北路虎节路口;东起湖东路丽文坊口,西至鼓西路渡鸡口。设五座城门,城外均有护城河,规模较冶城为大,后代因城扩大,故称为子城。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福州西湖

同时,严高疏导西北面山上的水流。他利用因筑城取土而被掏深的城郊东北和西北的洼地,开凿成东湖和西湖,绕湖一周各二十里。西湖东临城墙,西南有大梦山、象山,西北有五凤山环绕,农田间杂其中,既防涝又防旱。西北山上溪水汇集湖中,灌溉农田。东湖集东北山上流下之水,旱季灌溉,雨季储水以防涝东湖在城东北,今新店、琴亭、斗门一带,浮村山是东湖的中心,湖前、湖塍村是东湖留下地名,湖今已无存。两湖以五凤山的续脉龙腰山为界,如两颗绿色明珠,调节气候,绿化环境,生产食物。这是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既使福州城西北面山峰成为风水宝地,龙脉所在,又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福州城从此成为山清水秀、物产丰饶的安居福地。

5

福州城是个太极?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明代福州古城修建后,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式的地理环境。从城中看,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方山(五虎山),北有莲花山,这四座大山的余脉环绕福州城,形成山环形势。闽江自北向南,从福州城南穿流而过,其支流环绕福州城,形成水绕形势。古人把这种山环水绕的相对封闭式环境称为太极,认为“既有天地,天一太极,地亦一太极,所生万物又名一太极。故地理太祖,一龙之终始,所占之疆域,所收之山水,合成一圈,此一太极也。”福州的地理环境符合太极的地理要求,山环水绕的地理位置十分适合人们生产生活,繁衍生息。

6

哪条路是福州的中轴线?哪里是全城的中心?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八一七路

福州的城垣,自汉冶城起历经五次移扩兴废,即汉冶城、晋子城、唐罗城、五代夹城和宋元外城。我们的先人在城市建设中自古就很重视规划和风水。从汉无诸开始就把冶城建在屏山南麓,坐北朝南,食南方风水;背靠屏山,左倚鼓山,右傍旗山,有依有靠;面对三道横案(吉祥山、高盖山、五虎山)。我们有理由说这就是历代领导者、建设者精心设计的一条城市中轴线,也就是今天的八一七路,由此也可以看到福州的“来龙去脉”。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这条中轴线从屏山开始,经鼓屏路、东街口、南街、南门兜、茶亭街、洋头口、中亭街,其实贯穿了整个福州城市发展的轨迹。这种形胜历经2200多年不变,即使近代增辟了许多新线路,也离不开这样的态势。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福州镇海楼

福州古城建筑自北向南形成南北中轴线的形势。城北为屏山,在屏山正北城墙上建楼,称作样楼,后改名镇海楼,为全城制高点。镇海楼历经多次重修,于1970年被拆毁,现在重修成功。从华林寺向南,即是城隍庙。福州府的城隍庙是都城隍,为全省最高级别的城隍。从城隍庙往西南不远,即是布政使署,为全省行政长官公署,全省行政事务,在此决断。从布政使署向南,即为鼓楼。这里是全城的中心。

鼓楼西南面是古代的总督衙门,为全省最高军政长官驻地,全省大事要事,均在此作出决断。这里是历代省政府驻地,一直延续至解放初期,至今尚有省府路的地名。从鼓楼至南门有南大街相通,其中要过东西走向两条内河,由勾栏桥和安泰桥接通大路,形成城内自北向南的中轴线布局。这是一条中轴线,集中了全省最重要的公署、寺庙、城楼。

出南门有四座山作为福州城的案山,形成南面屏障,拱卫府城。第一案为横山,即今吉祥山;第二案为天宁山,即今烟台山;第三案为高盖山;第四案为方山,即五虎山。来势凶猛的东南风经过这四座案山的阻挡,到城中已是微风。

7

福州城的不足在哪儿?福州人如何因祸得福?

有福之州,竟是这样来的!看看福州建城时有什么讲究?

福州金鸡山公园

任何一处地理,总有不足之处,福州古城也是如此。

从地理上看,福州城地势较低,加上降雨集中在6~9月,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历史上福州古城多次被水淹没,损失惨重。夏日骄阳似火,四周环山的福州城散热较慢,气候炎热。为解决这一不足,福州自宋代以来,提倡在城内植榕,榕树根深叶茂,既保持水土,又遮阴避日,福州因此号称榕城。

现在,福州森林覆盖率55.3%,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仅次于杭州,超过国家生态城市规定的森林覆盖率基本标准10多个百分点。福州人生活在如此青葱茂盛的榕城里,是种难得的幸福。

福州晚报全媒体部陈心斐整理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