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兴趣广泛,却都坚持不长,怎么破?

 小新绘本馆 2015-08-02

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有很多兴趣,家长们也乐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可是让粑粑麻麻们头疼的是,小家伙们对任何一件事情,好像都没有长久的耐性和兴趣,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作者:吴华

正文

最近一位朋友谈到自己学钢琴的女儿,娘儿俩每天都要为了练琴的事斗智斗勇。小姑娘已经几次提出不再练琴了,妈妈却觉得,既然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不过,每天要苦口婆心地劝说、威逼利诱地督促,妈妈也快不堪重负了。

很多家庭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课外兴趣班上了一段时间,孩子没兴趣了,还要学下去吗?

快乐和毅力哪个更重要

这位妈妈告诉我,孩子学琴已经快两年了,刚开始兴致勃勃,后来慢慢兴趣就淡了下来,再然后就是拖拖拉拉不想练琴,每次练琴都要找各种借口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直至最近,孩子就开始闹着不肯练琴了。这位妈妈虽然一直要求孩子“已经开始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但在内心深处,她也觉得很矛盾。

一方面,她觉得本来也没打算让孩子在钢琴方面成名成家,不过是想让孩子接受点艺术熏陶。现在每天这样逼着孩子练琴,孩子常常不开心,会不会让孩子感觉压力很大,甚至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呢?

另一方面,她又担心一旦这件事情放弃了,以后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任何困难,是不是都会轻易放弃?而如果能够挺过这一段时间,也许孩子坚韧的品格就能通过这个过程逐步培养起来。对她来说,现在让孩子继续练琴,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学琴,而是锻炼孩子的毅力了。

不仅学钢琴的孩子和家长面对这种纠结,很多家有学童的家庭都会面对类似的挑战。前段时间还有一位读者打电话来说,自己的女儿在学游泳一段时间后,也哭闹着要放弃,让自己头疼不已。

就我自己来说,也在不久前遭遇了女儿的一次“撂挑子”事件:正在读幼儿园的女儿突然表示不想再上课外的英语课,而要把这个时间用来和几个好朋友一起玩。

我也经历了和那位妈妈一样的纠结,但经过和女儿多次沟通和全家人的讨论之后,我们最终达成一致:尊重小朋友自己的意见,放弃英语课,把这个时间还给她来安排。

孩子要的到底是什么?

孩子的举动往往会传递出一些信息,来表明他们的需要。同样的孩子要求放弃兴趣班,背后可能是孩子不同的需要。

有的孩子是因为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受挫,没有获得足够的成就感;有的孩子是因为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觉得没有乐趣;有的孩子是受到其他方面的吸引,兴趣发生了转移。总的来说,我觉得当孩子要求放弃某个兴趣班的时候,家长在考虑是否坚持之前,不妨考虑一下,孩子是不是有哪个方面的心理需求需要被关照。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她的女儿不肯弹琴是因为学习的课程越来越难,她感到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并且对枯燥的学习过程也产生了反感。我觉得这时家长可能需要的是给孩子一些情感支持和鼓励,并和老师沟通,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出一些能够滋养孩子自信心和成就感的环节。

而前文提到的那个不肯继续学游泳的小朋友,是因为被教练扔到水里之后经历了一次极度恐慌的情绪体验,从此对泳池产生了恐惧。我觉得这个时候,对家长和老师来说,更重要的是想办法处理孩子的恐惧情绪。

至于我女儿的情况,经过和她的几次沟通,我觉得她放弃英语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处在交往敏感期,和同龄孩子的社会交往对她的吸引力要大于学英语。我们讨论了两者兼顾的可能性之后,决定顺应她目前这个成长阶段的需要,给她更多和小朋友相处的机会。而英语方面的学习,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或者寻找其他的机会来解决。

坚持和快乐不相矛盾

我觉得需要澄清的一点是,虽然我最终选择了听取孩子的意见,放弃了她的兴趣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我倾向于此。事实上,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也常常在反思自己的做法。

我目前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可以明确正在做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是积极有益的,从总体上来说,我倾向于让孩子先努力坚持一下,哪怕坚持一下之后最终还是放弃,这个坚持的过程也是有意义的。

我越来越发现,孩子快乐的情绪体验不仅包括那些很直接的,轻飘飘的快乐,更应包括那些需要付出努力,需要经历全力以赴的过程之后才能获得的那种沉甸甸的快乐。

就我的观察来说,那些闹着要放弃的孩子真的被允许放弃之后,并不一定会感到如释重负的快乐,他们甚至也会感到若有所失。他们失去的,可能就是“再咬牙坚持一下”的那种体会。坚持的痛苦和孩子的快乐并不一定是相互矛盾的,而放弃本身则可能带给孩子和家长一种挫折感。

好在孩子的天性就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会努力向上生长。一次不恰当的放弃,也不必然在孩子生命中形成“虎头蛇尾”的性格因素,他倒很可能因为这种怅然若失的体会,而在以后面临类似的选择时,更加倾向于选择坚持。

【奶爸说】

兴趣是属于孩子的,家长切忌把自身的一些遗憾和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是否要坚持到底,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而文中有一点很重要,“孩子要的到底是什么?” 从有兴趣到没兴趣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孩子在兴趣班有没有交到好朋友?有没有能引起他快乐的东西?这些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发现的。

另外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一些负面标签,例如“虎头蛇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分钟的热度”等。说这些话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希望能激发孩子的斗志,但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的很多话,孩子都是无条件信服的,所以有些话很可能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结果对以后的人生都会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