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十年探索铸辉煌 书写金融新篇章——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十周年发展纪实

 文野 2015-08-02

题记

2005年8月5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文中简称“省联社”)成立,在省政府授权下对全省农合机构履行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的职能。自此,广东农信以省为单位统一的管理体系正式确立,省联社带领7万广东农信人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十年跨越创造奇迹,心系桑梓浓情不移。广东省联社带领全省农合机构以服务“三农”、帮助中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为宗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前后完成了统一县级法人和兑付央行票据工作和产权改革指导,进而推进完善法人治理,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工作。当前,全省农合机构正做进一步完善“小法人、大系统”管理体制,努力推进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实现了各项业务的跨越发展,开辟了广东农信发展历史的新纪元,共同创造了广东金融史上的新奇迹:将一个资不抵债870亿元的烂银行改革发展成为所有者权益达1600多亿元的好银行,将一个总资产6300亿元的小银行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2万亿元的大银行。

回首十年前,广东农信这块牌匾陷入风雨飘摇的困境:当时全省农信社资不抵债870亿元,当年亏损的县联社43家,历年挂亏县联社91家。县级法人机构多达1321个,各项存款余额仅有406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仅有2334亿元。当时的广东农信,正是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十年改革,不断砥砺前行,今天的广东农信早已旧貌换新颜。截至2015年6月末,广东农信(不含深圳市,下同)资产达2.1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58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0266亿元,均位居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全国农信系统首位,与10年前相比,存贷款规模均增长了5倍,是广东省内营业网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


狂澜力挽,看广东农信超级战舰是如何建成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一切的变化都始于十年前那场改革,拉开了农村信用社向现代企业金融改革的历史帷幕。省联社成立后,充分激发了广东农信改革的活力,引领全省农合机构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十年摸索,舰队渐显雏形


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定下前行的坐标。2006年5月,中共广东省联社党委会正式成立,对全省农信党组织实施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在总结省内外农合机构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省联社理事会明确了在全省农信系统建立“小法人、大系统”的管理体制,确定好发展的基调。


成功兑付央行票据,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成功兑付央行专项票据不仅是农信社化解不良资产、甩掉历史包袱的机遇,更是一次转换机制、谋求发展的重大机遇,省联社按照“先票据兑付后产权升级”的原则,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组织辖内各联社开展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工作。2009年6月,全省农合机构全额获得230亿元央行专项票据资金,成为全国第二批21家试点省份中率先完成票据兑付工作的4个省份之一。


完全统一县级法人,挣脱束缚重新整编。改革之初,全省农信系统共有基层法人机构数量巨大,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2005年开起,广东农信积极推进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4年内将全省1321个以乡镇为法人的小规模、大风险的农信社成功统一为97家以县(市、区)级法人为主的联合体。自此,广东农信社改革形成了新的体系,单个农信社挣脱了类似集体企业的种种束缚,依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积极推进产权改革,打造更坚船体。按照广东农信的实际情况,省联社制定了“改进+改造+改制”的“三步并走”的工作思路,科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全面转换,实现全省农合机构的科学发展,推动全省农合机构发展成为经营决策科学、内部运转高效、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金融企业。


改进

以全面达到监管指标为任务,加快风险处置进程,通过“年度利润弥补、争取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固定资产净值盘盈”等办法,促进风险抵补能力全面达标。


改造

以实施股份制改造为任务,推动股权结构优化和组织形式变革。截至2015年6月底,全省农合机构建立了“三会一层”治理架构,有65家农合机构全面完成了股权改造达标工作,实现了由合作制向股份制的转变。


改制

以组建农商行为任务,促进经营机制转换。截至2015年6月底,全省已挂牌开业的农商行达31家。


深入开展定向合作,让舰队力量相连。为共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省联社积极促进较强方农商行和较弱方农信社建立了定向合作关系,通过定向合作,较弱方农信社引进较强方农商行的战略投资入股,进一步充实了资本金。较强方投资入股欠发达地区农信社,以入股实现了持续的投资收益和回报,并将自身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产品和服务传递给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定向合作的开展,使得资源在系统内得到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全省农合机构整体协调发展。2013年,省联社制定了《关于未达标农信社提升监管评级的工作方案》和《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定向合作实施方案》,组织推动19家困难联社与17家农商行开展定向合作,促进全省农合机构整体协调发展。



小法人特色发展,大系统全力保障,舰队最终成型


省联社成立以来,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广东农信做大做强的基础建设,通过制定和推行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新办法、打造统一招聘平台、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实施“青年干部进步工程”,建立全员培训和员工资质认定体系等,做好各项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工作,为广东农信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配备驱动引擎,提供源源动力。


1
引擎一:信息科技支持平台,让每个广东人都有一个农信账户。


从2009年起,广东农信陆续上线了在业内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数据大集中系统。新一代系统按国际上最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当前国内金融业的先进模式,具有强大的各类业务交易清算功能,网络通信速度居全省银行业前列,是广东农信最安全、最有效、最便捷服务客户的信息技术平台。目前,大集中系统核心系统日均交易达1120万笔,存款账户达1.2亿户,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一个广东人都能拥有1个广东农信的账户。近年,省联社更是加大科技平台开发力度,力争用3年时间在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成一个20年不落后的广东农信后台服务基地,全面增强对广东省农合机构后台服务的功能。

2
引擎二:电子银行服务平台,让广东农信触手可及。


为更好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省联社依托先进的信息系统,积极推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推出了珠江平安卡、福农卡、共管账户卡、金融IC卡等系列卡产品和银行卡自助循环贷、银行卡网上支付、缴费充值、卡付宝、银银自助转账、农合天猫、易捷通效率银行等多种产品和功能。全省农合机构电子银行业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风控、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市场拓展规范,电子银行业务整体竞争力大大增强。

3
引擎三:交易清算平台,7×24小时不间断为您服务。

省联社成立以来,积极搭建全省统一高效的支付清算平台,构建了遍布城乡、连通全国的支付结算体系,并建立起相应的清算技术支持保障体系、日常运营管理体系和交易差错处理体系,确保各渠道(柜面、网银、自助设备等)跨行、跨区域交易清算的即时、准确实现。借助全省统一的平台,广东农信业务处理实现了7×24小时不间断服务,资金汇划在全国农信系统、跨行间交易实时到账,交易清算功能日臻完善,运转安全高效,已达到国内先进银行的同等水准,成为了业务拓展的坚实支撑。

4
引擎四:产品研发开发平台,定制金融普惠民。


利用省级平台的优势,省联社努力争取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了与省直部门沟通合作的机制,积极打造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开发平台。及时发掘和捕捉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研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了全省统一品牌的金摇篮信贷和理财产品,并制定完善配套的风险管控流程,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品牌产品和推广营销机制。近年来,省联社还推出了“定制金融”,从业务存量、客户规模、服务效果、发展前景等方面对现有信贷产品进行综合评估,整合资源创新了一批服务面广、手续便捷、贴近需求、有竞争力的信贷产品,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农林牧渔等行业信贷产品150多个,让“三农”和小微企业也得到“量体裁衣”的高端金融服务。如,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农村党员创业贷款、农家女“金钥匙”创业贷款等创业系列;农耕宝、农蔬宝、丰林宝、农花宝、农具宝、农丰宝、安居宝、船家宝、渔家宝等富农贷系列;林权抵押贷款、“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订单农业贷款、宅基贷等其他特色产品系列。这些产品全部都整合在“广东农信”全省信贷品牌“金摇篮”之中,形成了完整的产品链,真正让“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感受到了“金融超市”般的便利。


5
引擎五:搭好客户服务平台,打造全方位雷达体系。


为全面提升广东农信客服中心的服务水平,省联社依托数据大集中系统整合分散在各地区农合机构的客服中心,建立全省统一的96138电话客服中心。目前96138客服中心(包括网上在线客服)可受理挂失、账户查询、转账、短信签约等各项账户业务处理,同时可人工受理咨询、建议、投诉等各类业务,业务受理范围不断完善。作为广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外形象的窗口,省96138客服中心以规范化、专业化的服务,得到了辖内机构的肯定,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截至2014年底,省客服中心已受理95家已加入大集中系统的农合机构业务,受理坐席近100人,接通率和客户等待时长数据均居全省同业前列。


6
引擎六:搭好风险合规控制平台,披上多层坚硬甲板。


十年来,省联社多维度推进全省农合机构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广东农信系统经营管理规章制度,推进流程再造,提升了全省农合机构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水平。2007年开始省联社启动流程银行改造工作,形成了一套有广东特色的较成熟、系统化的流程银行管理体系。同时通过建立“责任、教育、制度、监督、奖惩”“五位一体”的防控工作机制,在业务部门、合规部门、稽核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科技部门建立起五道防线,初步建立起廉洁从业和风险防控相结合的新体系。为弥补单个农合机构规模较小、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这块短板,省联社还大胆探索,积极发挥“大系统”优势,组织建立“一百家救一家”的风险防范化解应急联盟机制,提升全系统风险防控的整体实力,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7
引擎七:搭好企业文化平台,打造品牌效应。


企业文化一直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省联社将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与岭南文化、广东农信文化历史相融合,总结提炼“勤勉、务实、创新、争先”作为广东农信的先进文化,全面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收到内增软实力,外塑好形象,增强凝聚力,彰显广东农信组织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良好效果。全省农合机构通过开展全省范围内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企业文化演讲比赛、岗位技能竞赛、体育比赛、文艺大赛等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加强了各机构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团队精神。秉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理念,省联社着力围绕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实施“广东农信员工职业生涯关爱工程”,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员工素质、维护员工权益、丰富员工生活的目标,不断增强工会组织活力,努力将广东农信建成职工的民主之家、文明之家、效益之家、温暖之家和安全之家,有效增强了广东农信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



赤子情怀,走出一条普惠金融新道路


心系桑梓手握手,情满南粤心连心。十年来,省联社带领7万广东农信人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打造有责任感、有情怀、人性化的银行。

“甘心”——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


广东农信扎根农村厂矿,全力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矢志不移践行普惠金融,不遗余力地奉献着力量。截至2015年6月底,全省农合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818亿元,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87亿元,均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成为广东农村金融主力军。

“专心”——专营中心彰显农信特色


专营中心是广东农信的一大经营特色。为全面提升全省农合机构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专业化水平,省联社引领辖内农合机构开设了“三农贷款专营中心”和“小企业贷款专营中心”。截至2015年6月,全省农合机构共设立“三农”专营中心54家、小微企业专营中心61家,专营中心遍地开花。专营中心具有专业机构、专业营销、专业产品、专业流程、专业考核、专业队伍等“六专”特征,采用单线审批、简化流程的方式,提高了“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速度,满足了“三农”和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细心”——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广东农信坚持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为己任,针对经济活动多样化、服务需求便捷化的发展趋势,调整优化网点布局,填补金融空白,目前广东农信网点数达5700多个,占全省40%。并开展“村村通”、“村财通”工程,通过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农村金融服务站等方式将基础金融服务送到村口。目前助农取款服务点3500多个,金融服务站1300多个。除了继续拓展物理网点、布设物理机具外,省联社还建设了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粤信通POS、短信平台等多渠道的综合服务体系,大大拓宽了农村金融支付渠道,丰富了农村金融服务内容。依托网下网上相结合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广东农信的服务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成为连接城乡金融的重要通道,也成为真正意义上“农民身边的银行”。

“贴心”——“与您更亲,与您更近”


手握手的承诺,心贴心的服务,一直是7万广东农信人秉持的服务理念,这不仅体现在网点硬件设施的优化上,更多体现在人性化的服务里。每年省联社都会评选出上百名“挎包经理”和“农信天使”,激励员工以更好的态度和面貌为广大客户服务。多年来,广东农信“挎包经理”们踏遍山川河流,到边远村寨农户家中实地走访,了解农民的实际金融需求,为农民朋友送贷上门。“农信天使”们长期工作在一线柜台,坚持微笑服务、站立服务,把客户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金融服务做得好不好的根本标准。


打破常规,探索服务新措施。当大家观念认识还停留在银行朝九晚五营业时,广东农信早已为顾客贴心考虑,开设了早上7点便开门营业的早市银行和营业时间持续到晚上8:30的夜市银行。目前,辖内东莞、珠海、四会、江门融合、清远等多家农合机构共开设夜市银行90多家。无论上班前、下班后,顾客都能体验到广东农信贴心的金融服务。省联社还引导辖内机构通过设立智慧银行、社区银行、图书银行、咖啡银行等方式,构建亲民、便民、惠民金融服务平台。

“热心”——扶贫济困显爱心


省联社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辖内机构热心公益、回报社会。多年来,广东农信积极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捐助活动、爱心父母帮扶儿童活动与基层党组织“五个一”结对等活动,认真落实了“十百千万”驻村、“扶贫双到”等工作,扶贫工作成效明显。每次广东地区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省联社均在第一时间内发出紧急通知、拨出专款,指导、帮助受灾严重地区的农合机构积极开展自救,第一时间恢复营业,及时为受灾群众办理金融业务。灾后,各农合机构加大对抗灾复产的信贷投入,特事特办,实行优化手续、优先办理、优先投入、优惠利率的“四优”政策,帮助受灾贷款户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形势不断发展,广东农信前行的步伐也永不停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东农信会主动适应经济金融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坚定广东农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同生共荣、联动发展”,健全“小法人、大系统”的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风险管理和组织品牌的转型,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


作者:杨凌艳 欧阳钜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