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把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病毒1213 2015-08-02


【导语】如何把日子过得津津有味?有很多答案: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愉悦的心情、成功的事业、充足的财富……每个人三观不同,对所谓“津津有味”的定义也不相同。在稻盛和夫看来,知足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只要知足,就可以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东方出版社

被誉为灵长类动物研究第一人的已故伊谷纯一郎先生是京都大学的教授,我曾有机会听他讲过下面一段趣闻。

为了对黑猩猩进行生态研究,伊谷先生曾深入非洲的山区,滞留了好几个月。当时他曾到过原始狩猎民族聚居的村落。

在这个村落里,凡外出狩猎时,部族的男子一齐出动,各持弓箭,只要有人捕获一头猎物,当天的狩猎活动就告结束,众人一起回到村落,然后将猎物切割,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那位捕获猎物的男子分得最好的一块,拿回自己家里。接着,按血缘的亲疏,比如父母、兄弟、表亲的顺序,分割战利品,当然越到最后,分得的肉片就会小一些。

见到这种情景,伊谷先生抓住一位部落成员,问道:“你分到的量不是太少了吗?捕到一头猎物之后不要停手,再捕一头,让大家都饱餐一顿不是更好吗?”

“不!这是村落的规矩!不能多捕,不管是谁只要捕到一头,当天的狩猎必须停止。这是很早以前就定下的规则。”他这样回答。一天决不捕捉超过一头的猎物。

伊谷先生分析说,如果听凭自己的欲望多捕滥杀,不久必将招致野生动物数量的减少,到时自己的食粮也会发生困难。原住民们从本能上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决不在超出野生动物再生产的范围之外捕杀猎物。

另外,伊谷先生讲到在黑猩猩的社会里居然也存在同样的现象。猩猩是杂食动物,通常吃树上的果实之类,但有时也会成群结队来到地上,捕猎并食肉。它们用腕力或手握短棍击打小型动物,当击倒一头时,其他的猩猩立即停止狩猎,聚拢到击倒猎物的猩猩身边,将肉片分而食之。

就像这样,无论是原始的狩猎民族还是黑猩猩,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们都在抑制自己的欲望,力图与自己周围的环境“共生”,他们具备这样的智慧,换句话说,抑制自己的欲望反而是自己生存下去的条件,他们懂得这个道理。

在非洲还有一种原始部落是通过烧荒农业来维持生计的。

那里的人们喜欢社交,当伊谷先生走近他们时,他们招待伊谷吃饭,热情款待。这个部落的酋长说,不久前法国的考察队在这里逗留了好几天,也同样招待他们,结果自己的粮食却不够吃了。

伊谷问他们:“一年打多少粮?”他们回答说:“只种植部落的人一年要吃的量。”伊谷又说:“那么让访问者吃了,肯定就不够了。稍微多生产一点不行吗?”“那可不行!”酋长答道:“部落之神不允许。”

所谓烧荒农业,就是通过放火烧毁森林使土壤肥沃,然后开垦种植,收获芋类或谷物。因为不使用肥料,连年耕作后土地渐次贫瘠,产量逐年减少,于是放弃这块土地,在别处森林放火烧出良田。如此反复,借以确保获得肥沃的土壤。

比如,把某个部落周围的森林十等分,顺次烧荒然后分别耕作十年,于是等再次开垦最早的那块土地时,已经过百年,森林已茂盛如初,烧毁的森林又能获得沃土,可以再次获得丰收。

但是如果不这么做,为了得到更多的粮食,而烧毁比平时更多的森林,短时期内的确可以收获更多的粮食,但从长期看,将有更多的土地变得贫瘠而不能耕作,饥馑必至。所以对原住民而言,即使现在饿肚子,也决不会在超出森林再生能力之外去烧林造地。

说到一百年后,就是三代以后的事情,就是说,为了曾孙一辈的生活,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哪怕自己挨饿也严格遵守这一规则。据说,看到原住民的这种生活态度,伊谷先生敬服不已。他们没有科学知识,也许不懂得什么原理,但“共生”的生存方式,作为遗传基因已植入他们的血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为了促使森罗万象、一切生物万世永生,需要知足,需要抑制自身的欲望。就是这么一个原始的村落,却在忠实地践行这样的生存方式。

反过来看,科学发达了,享受着富裕的生活,我们这些先进国家的人们又是怎样呢?蔑视自然,迫不及待,汲汲于追逐不断膨胀的欲望,就是这样,无论何时还永不知足。

我们日本人已经足够富裕了,应该知足了,应该更多地考虑地球环境的问题了,应该考虑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了。

具备这样的“共生的思想”,不仅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如果让更多的人共有这种思想,我坚信,一个不仅物质富裕而且精神富足的社会一定能建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