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铁矿石产业链必读:关于当前高炉检修现状的详尽分析

 培根阅读 2015-08-02



文|支海蕾,来自上海钢联铁矿石在线咨询平台


2015年以来,原本预期的铁矿石供应会继续加大,矿价进一步下挫的逻辑在上半年来并未得到有效印证。相反,一方面受国内矿以及非主流矿供应缩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制于港口库存、钢厂库存等持续低位运行,铁矿石价格在4月中旬触底以来走出一波坚挺的反弹,持续时间之长、支撑力度之大令众人皆惊。而钢材下游需求在今年来依旧表现低迷,钢厂盈利持续下降,截至2015年6月26日,Mysteel调查的163家钢厂,其中50家钢厂高炉检修,较上周增加5家;高炉开工率84.25%,较上周降1.39;产能利用率87.72%较上周降1.29%;检修容积92960m3,较上周增加9730m3;检修影响日铁水22.56增加3.29万吨;检修限产合计影响日均铁水26.54万吨,增加4.09万吨;13.49%钢厂盈利,较上周减少7.98%,盈利水平创有数据以来新低,检修限产量明显增加。那么实际目前钢厂的检修情况究竟如何?7-8月份是否仍有增加空间,本文将详尽分析目前的高炉检修现状,对比与上一轮检修高峰的差异性,预测后期的检修可能。

图一:Mysteel高炉调查数据,数据来源:Mysteel终端


忆往昔,高炉检修从未休


上一轮检修高峰期出现在3月27日,Mysteel的调研显示163家钢厂中56家钢厂高炉检修;高炉开工率83.84%,;产能利用率86.39%;检修容积102970m3;检修影响日均铁水23.81万吨;检修限产合计影响日均铁水24.91万吨,由此可见,目前的检修钢厂数量仍未超越今年峰值。回顾3月,当时的检修主因,除了钢厂盈利水平导致的以外,环保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由于环保热席卷全国、3月雾霾等对环境的关注度直线增加,与此同时环保风暴的中心——河北地区,受冬奥会考察团对北京等地考察影响,河北、天津等地要求自3月23日大炉、酸洗停线7-10天,直接拉升了当时的检修钢厂数量。


1、盈利逐步取代环保等外界因素,盈利低点与检修高峰时间差值得关注。


今非昔比,随着环保关注的常态化,越来越多的钢厂被迫增加环保投入,吨铁的环保成本不断增加,环保因素开始逐渐体现在钢厂的运营成本中。回顾3月份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盈利钢厂比例最低是18.4%,随后反弹,而目前的盈利水平在13.49%,并且仍未有反转的趋势,钢厂的经营现状不容乐观。

表一:钢厂盈利比例


表一中是近几期分区域的钢厂盈利比例,那么钢厂一般要减少到多少盈利才会检修,盈利低点和检修高峰间有多长的时间差呢?

图二:钢厂盈利高炉检修,数据来源:Mysteel终端


笔者将钢厂的盈利情况平移两周后发现,高炉开工率和盈利率的趋势线相关性非常高,特别是在2013年7月份以后,趋势几乎完全一致,盈利对钢厂是否检修的影响越来越大,钢厂亏损至其实际检修的反应期大约在10-14天左右。


2、区域检修差异化明显,华北未达检修峰值


在与3月27日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发现,西南西北、中南华南、东北的检修钢厂数量比较稳定,目前的钢厂检修数量比3月时略增1家左右,而华东、华北的检修量仍比3月时低,华东目前检修钢厂10家较3月27日少2家,数据相差最为明显的是华北地区(包含河北、天津、山西、北京、内蒙),详见下表。

表二:华北钢厂检修情况


华北差异的钢厂中,有4家3月27日未检修的钢厂目前在检修,9家3月27日检修的钢厂目前未检修,但其中一家目前处于限产状态。根据自2012年以来对163家钢厂的调研显示,华北地区的高炉检修反应速度一致高于其他区域,然而本轮检修中,华北地区的检修自6月26日才刚刚释放,后期的检修空间内亦是华北的检修空间最大。


鉴于钢厂的反应时间,目前的钢厂高炉检修未达峰值,那么钢厂在7-8月是否有检修计划呢?实际影响的铁水产量会在多少呢?


憧今朝,暑期检修缓落实


虽然市场对检修的预期十分强烈,但截至发稿前,实际在7月份已经确定的检修仍较为有限,目前仅有4家钢厂完全确定将在6月25日以后开始检修,高炉检修周期7天到3个月不等,较预期有很大的落差【指完全新增,原有高炉轮检产生的替换等不算入其中】,部分钢厂虽然没有关停或者检修高炉,但其实际的铁水产量已然在悄悄减少。

图三:钢厂检修限产预期日均影响铁水产量


假设目前的钢厂亏损已至本轮低点(鉴于目前钢厂盈利水平处于有数据以来最低点,且钢坯价格自6月25日开始有反弹之势,实际盈利低点在6月25日或者7月3日的可能性最高)。如图三所示,7月份的日均检修限产量将高于6月日均(红虚线为6月日均),推论全国,预计7月铁矿石需求较6月减少484万吨左右,8月份铁矿石需求与7月基本持平,小增60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高炉检修牵扯甚广,虽然钢厂亏损严重,但大面积的高炉检修并不会一下子到来,但是,随着7月钢材淡季的来临,钢材价格若仍低迷,检修必将逐步释放,对矿石的实际需求也将显现。钢厂的冬天已然来临,短期难有大面积复产的可能。


衍生阅读,钢厂不盈利但仍然不选择检修的主要原因:


1、高炉检修影响巨大,增加钢厂资金压力


随着对钢厂高炉检修关注度的提升,银行以及与钢厂有借贷关系的企业一般会在钢厂选择检修后十分紧张,担忧钢厂由于亏损严重,高炉易关难开,导致钢厂资产贬值。山西海鑫等的历史重演,对部分钢厂资不抵债的可能预期使得银行等会在高炉关停的一瞬间重点关注该企业的经营现状,要求其减少贷款比例、增加开证保证金等,会令本就捉襟见肘的钢厂资金雪上加霜,这是多数钢厂亏损经营的主因之一。


2、国企艰难度日,亏损严重也受制于GDP、就业等社会责任


根据Mysteel追踪的163钢厂的盈利情况显示,西南、西北、东北等区域钢厂几乎无盈利可言,近年来,随着进口矿价格一路下滑,依托自有国产矿资源为主的他们承受着矿价、钢价的双重打击,亏损几乎不能逆转,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仍然坚挺的生产着,这其中不乏当地政府考虑GDP、就业等因素,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大部分的钢厂都是当地多年的龙头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根深蒂固。


3、停产成本值得思考,沿海沿江钢厂仍有空间。


虽然目前到钢坯,沿海、沿江的钢厂亏损都在100-150元/吨以上,但由于高炉检修期间的维护费用也比较高昂,对于那部分近期才刚刚出现亏损的钢厂来说,暂时不会考虑检修高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