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不盲从,未来不瞎过!

 yagi1 2015-08-02

人生不盲从未来不瞎过

别怪老人不交棒!社会听不见40岁以下人的声音,是因为...

意见领袖们在媒体上语重心长,年轻的乡民则在网络上反唇相讥,似乎已经变成台湾例行性上演的连续剧。

个别的事件,谁说得有理,我们当然不可能逐一评述。真正勾引我的好奇心的是,为何不是倒过来呢?在媒体上,为何我们不太看得到年轻乡民的观点,能代表年轻人观点的又是谁?毕竟,台湾的消费市场总是特别钟爱年轻族群,为何媒体的言论市场却是个例外?

在课堂上我经常会问学生,能不能想得起来任何一个名字,40岁以下、是某个专业领域的顶尖人物,同时也是广为公众所知的意见领袖?

通常这样的问题,只能换来一片静默。以文学来说,70岁以上的, 我们可以轻易举出王文兴、白先勇、黄春明、杨牧、郑愁予...等名气响当当的大作家,60岁以上的一样也不难,50岁以上的至少也还有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40岁以上的就有点难度了,连骆以军这样的大作家,都很难说是有绝对的公众知名度。

40岁以下的呢?大家可能只说得出九把刀,但是九把刀的名声,主要也不是来自于他的文学作品。

大师不再的时代

这个现象造就了另外一个独特的现象:还在世的这群社会菁英、意见领袖,年纪越大的,发言时间就越长,占据公共舞台的年份就越久,在很多领域,拥有发言权力的和20年前大体上是同一批人。

对于这种现象,有一派的观点认为,这些年纪偏大的人还霸占着舞台,不利年轻人出头,他们应该尽早交棒。但这是相当偏颇的观点,任何年纪的人都可以、也应该在他们的岗位上努力,直到他不想或不能为止, 至于媒体或是社会机构给了谁发言的空间,这并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事。

但在另一方面,掌握发言权力的人据此就说,我们当年在你这年纪时就已如何如何,进而推论出「一代不如一代」的解释,却也同样无法使人信服。因为,这是个只从表象「看图说故事」的结果论观点。

五、六十岁以上的这一代人握有发言权的时间特别长,关键原因是他们是可以讲「大话」(grand narratives)的最后一代。像我念的管理学领域,许士军、司徒达贤教授是人人都听过的大师,什么管理问题去问他们都不算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但这年头,如果有年轻管理学者胆敢宣称管理领域他什么都懂,估计会被当成诈骗集团成员的机会还高过管理大师。

这个时代,我们有营销专家、财务专家、资管专家、人管专家或是创新专家,我们有平衡计分卡专家、六个标准差专家、企业E化专家或是公司治理专家。但是,我们不再有管理大师。

「仅存权威」的过渡

媒体的高度分众化也是重要原因。过去,你只要赢得两大报文学奖, 经常在中时、联合副刊发表文章,你在台湾文坛也差不多就是个咖了,现在你完成一样的工作,多半大家还是不知道你是谁;过去,管理学者只要在台大、政大教书,《天下杂志》愿意邀请他写专栏,这位学者的江湖地位也差不多可以确定了。但是这年头,这事已经不那么确定了,大学教授就算在国际间颇有一点地位,在媒体也笔耕不辍,多数人仍然没听过,算是很正常的事。

这世界是这样地不同了,但如果你是经营媒体的人,你是要找人演讲的机构,你是要人代言活动的组织,你是需要意见领袖发声的揭竿起义者,你是大奖的主办单位要找评审,这时你会想到谁?

多半你优先想到的不会是那分众后了的专家,而是那些还硕果仅存的,只有库存、没有新品的大师们。

众声越喧哗,媒体与我们的社会建制很吊诡地越仰赖仅存的权威,因为人们的注意力是那样地有限,而这是抓住有限注意力最简单的方式。

这样的过渡,我估计至少还要一、二十年以上的时间,直到我们熟知的大师们彻底退休了,新型态的意见领袖或是新世代的发声模式才有可能出现。

年轻一代发声困难,既不是被上一代卡住了,也不是年轻人的表现无甚可观之处,而是大江大河化成了万众分流。

至于,年轻人的声音是哪一种声音?他们的声音又该如何被听见?在我们的时代,这是一个尚未被有效回答,但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摘自:理所不当然:人生不盲从、未来不瞎过的行动思考哲学
作者:王盈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