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山铭》由韩鹏霄书法新作《研山铭》,读到米芾的《研山铭》。不懂书法,欣赏学习。而每次欣赏书法作品,我的心都在书法家的笔端舞蹈。我希望自己通过多看将来学习书法时能够入门快点。 读《研山铭》,首先喜欢 “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后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这三十九字描绘的气势和意境;其次喜欢米芾书法中的古韵,既领略到了东坡先生对米芾的赞佩“沉着痛快”。《研山铭》用笔看似轻巧,但犹如太极推手,发力迅猛而准确,其灵感与自由的结合的妙不可言。 《研山铭》解释:这块砚台好象一座昆仑山一半,浮在一片水上。在山顶之上有一潭池,即砚台研墨的墨池,砚出来的黑墨如天上的黑云般。自己的手臂拿着笔像天上的龙卷风一样,风卷残云般就伸了下来,到这个砚台的墨池来蘸磨。膏饱了笔,携带着风雷之声,就到宣纸上去挥洒泼墨,笔走龙蛇,仿佛润泽那片艺术丰厚的土地一样。我写得这字也太好了!极尽古今书法变化之能事,书法之道,到我这也就算截止了。 苏轼评米芾书法是:樯阵马、沉着痛风快。 黄庭坚评米芾书法是: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於此。 宋高宗赵构评米芾书法是: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 朱熹评米芾书法是:以天马脱衔,追风逐电,虽不可以范以驰驱之节,要自不妨痛快。 赵子昂评米芾书法是:犹如蛟龙跃渊,骏马得御。 苏轼有诗赞米芾书法: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忍饿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余乞米。 金代: 王庭筠、得米之三味、取米书内涵,而成就在法度; 南宋: 吴琚,得米之笔意,取米书“曳”笔,而成就在骨肉; 米友仁,得米之真传,取米书“敛”笔,而成就在会意; 元代: 赵子昂,得米之筋骨,取米书雅意,而成就在逸美; 鲜于枢,得米之中和,取米书韵律,而成就在圆劲; 明代: 董其昌,得米之神髓,取米书内力,而成就在秀淡; 徐渭得米之放达,取米书率意,而成就在姿逸; 传山,得米之剽佻,取米书迭宕,而成就在流畅; 陈淳,得米之气韵,取米书润朗,而成就在纵横; 清代: 王铎,得米之气魄,取米书力度,而成就在险绝; 王文治,得米之使转,取米书自然,而成就在干醇。 时至现代,当今人重新审视米芾书法时,不无惊异地发现,米芾还是超时代、跨时空地站在了时代书法的前面,他的“天真浪漫”、“风樯阵马”几乎就是新时代个性化理念最直接的表达与展现。他对文字笔画大胆而合理的夸张,使人们对传统的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产生了宏钟大吕而又细致入微的独特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