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研山铭》

 共同成长888 2015-08-03

读《研山铭》  



由韩鹏霄书法新作《研山铭》,读到米芾的《研山铭》。不懂书法,欣赏学习。而每次欣赏书法作品,我的心都在书法家的笔端舞蹈。我希望自己通过多看将来学习书法时能够入门快点。

读《研山铭》

读《研山铭》,首先喜欢 “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后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这三十九字描绘的气势和意境;其次喜欢米芾书法中的古韵,既领略到了东坡先生对米芾的赞佩“沉着痛快”。《研山铭》用笔看似轻巧,但犹如太极推手,发力迅猛而准确,其灵感与自由的结合的妙不可言。

《研山铭》解释:这块砚台好象一座昆仑山一半,浮在一片水上。在山顶之上有一潭池,即砚台研墨的墨池,砚出来的黑墨如天上的黑云般。自己的手臂拿着笔像天上的龙卷风一样,风卷残云般就伸了下来,到这个砚台的墨池来蘸磨。膏饱了笔,携带着风雷之声,就到宣纸上去挥洒泼墨,笔走龙蛇,仿佛润泽那片艺术丰厚的土地一样。我写得这字也太好了!极尽古今书法变化之能事,书法之道,到我这也就算截止了。  读《研山铭》《研山铭》全文共三十九字,运笔上刚劲强健、筋雄骨毅、变化无穷;结构上自由放达,倚侧之中含稳重,端庄之中现婀娜。气势奔腾,沉顿雄快。 

苏轼评米芾书法是:樯阵马、沉着痛风快。

  黄庭坚评米芾书法是: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於此。

  宋高宗赵构评米芾书法是: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

  朱熹评米芾书法是:以天马脱衔,追风逐电,虽不可以范以驰驱之节,要自不妨痛快。

  赵子昂评米芾书法是:犹如蛟龙跃渊,骏马得御。

  苏轼有诗赞米芾书法: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忍饿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余乞米。

读《研山铭》

    有人说,纵观中国书法史,书家能归于“二王”之书者必有大成就,然而就在这“归途”中,没有哪一个大书家能绕过米芾这座山峰而另辟蹊径,几乎都因米芾的启发而造化。如:

金代:

王庭筠、得米之三味、取米书内涵,而成就在法度;

南宋:

吴琚,得米之笔意,取米书“曳”笔,而成就在骨肉;

米友仁,得米之真传,取米书“敛”笔,而成就在会意;

元代:

赵子昂,得米之筋骨,取米书雅意,而成就在逸美;

鲜于枢,得米之中和,取米书韵律,而成就在圆劲;

明代:

董其昌,得米之神髓,取米书内力,而成就在秀淡;

徐渭得米之放达,取米书率意,而成就在姿逸;

传山,得米之剽佻,取米书迭宕,而成就在流畅;

陈淳,得米之气韵,取米书润朗,而成就在纵横;

清代:

王铎,得米之气魄,取米书力度,而成就在险绝;

王文治,得米之使转,取米书自然,而成就在干醇。

时至现代,当今人重新审视米芾书法时,不无惊异地发现,米芾还是超时代、跨时空地站在了时代书法的前面,他的“天真浪漫”、“风樯阵马”几乎就是新时代个性化理念最直接的表达与展现。他对文字笔画大胆而合理的夸张,使人们对传统的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产生了宏钟大吕而又细致入微的独特感受。

读《研山铭》韩鹏霄隶书《研山铭》

     [阅读链接]

    2002127日举行的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上,北宋米芾真迹《研山铭》被国家文物局委托机构以2999万元的创纪录价格买走。这幅堪称天价作品的作者米芾,系宋代著名书画家和文物鉴赏家,其书法博采前人之长,创一代之奇,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大家"。这件由中贸圣佳公司从日本征集回国的《研山铭》,是米芾存世的三件大字作品之一,另二件作品为《多景楼诗》和《虹县诗》,现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博物馆。米芾书学颜真卿、欧阳询、沈传师、段秀展、褚遂良,而对褚字研究最久,亦最深刻。他极大地吸取了褚遂良用笔变化多端、空中做势、结字生动的特点,皆得自然。纵观中国书法史,名气大者莫过於王羲之,但最具书法典型特质者,莫过於“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的米芾。米芾以他完整而极富传奇的书画人生独领宋代艺坛,米芾以他卓越超凡的艺术创作享誉古今。用现代的审美看,“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的米芾,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缩影;米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书画博士,他的《书史》、《画史》、《海岳名言》至今仍是书画研究人员的第一手资料。米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砚史》的写作者,他开启了文房用具艺术研究的先河;米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他的宝晋斋闻名遐迩“米颠拜石”的故事千古流传;米芾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书画家,他的米家山水开宗立派,他创作的《苕溪诗》、《向太后挽词》、《珊瑚帖》、《研山铭》等墨迹是中国书法史上个人艺术气质最独特、创作水平最高的艺术瑰宝。正如米芾在宣和殿中以书法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海岳名言》米芾书法最精彩之处在於用笔,最难掌握之处在於取势。米芾书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岂是一个“刷”字可以了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