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翰艺术馆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在很多人眼里,收藏是有钱人玩的行当,需要大笔资金。不过,在著名艺术市场研究专家、美术评论家纪太年眼里,月薪5000元也可以玩收藏。这个观点在他近期出的《哪些字画最赚钱—纪太年艺术品投资之道》里,便有翔实明确的阐述。这本书里,纪太年还就“哪些作品最受市场欢迎”、“买了假画怎么办”、“同一画家的作品为何相差很大”、“投资字画收益大的窍门”等做了阐释,因为表述清晰、话题实用,这本书也堪称收藏者的“入门手册” 。 昨天,记者结合书的内容,就收藏者关心的一些问题采访了纪太年。工薪阶层如何投资字画?答:多关注“小名家”。近十多年来,书画收藏的升温也吸引了工薪阶层的目光。不少人跃跃欲试,却苦于“储备”不多,下手无门。“日本有个藏家叫官津大辅,供职于广告公司。在过去18年的时间里,他花了约200万人民币购买艺术品,收藏了包括草间弥生、奈良智美等名家作品,成为远近闻名的收藏大鳄。” 纪太年认为,他的“用零用钱购买艺术品”的理念值得借鉴。拿到中国来讲,当下月入5000元的人数众多,尤其公务员、医生、教师等,一般无后顾之忧,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未来,很适合做字画的长线投资。他建议这部分人先别盲目追求大名家,把目光瞄准名头还不是那么响的“小名家”的精品,因为这批人具有“成长性”,有的甚至有“黑马效应”。购买的途径方面,可选择小型拍卖会,也可至画家家中购买。他又建议,“小名家”的人选,可从专业的美术院校青年教师,或美术馆、文联等占有一席之地的中青年画家中寻找、确定。
哪些字画是流通中的硬通货?答:大名家作品、画家的代表作。对于收藏者来说,哪些画家的作品投资风险小,哪些字画是流通中的硬通货,一直是收藏人士关注的问题。所谓“硬通货”,是指能够快速兑换成货币,且价格多寡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作品。 纪太年也有自己的几点总结。大名家作品无须赘言,地方名家的作品在一定地域内也是金字招牌,比如,南京的喻继高等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画家的代表作、得奖作品、出版作品,或有特别经历的作品。“一个画家虽然一辈子会创作许多作品,但代表作和精品力作数量却很少,画家也格外珍惜,一般不轻易拿出。比如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后者尺幅很小,却拍出2.9亿元,高出李可染的作品平均价几十倍,主要原因是'代表作'。另一个例子,陆俨少创作的《杜甫诗意》百图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耗时长久,在流传过程中又曲折离奇,一波三折,价值也定然不会低。” 书中,纪太年提出了“运用闲钱”和“压箱底”的指导,即,不可贷款做字画投资,收藏者需要看清,艺术品市场有一个概念,用时间换价格。“当方向对了之后,需要捂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收益才能最大。”未来几年的艺术品市场如何?答:预测2016-2017年重现“灿烂阳光”。 这些年里,纪太年一年要做几十场讲座,与一线藏家接触频繁,他同时也担任十几家机构的艺术品投资顾问,人脉颇广。之前他也预测过艺术品市场拐点出现的年份,被称“准得惊人”。对于未来四年的艺术品市场,他在这本书中也做了大胆预测。纪太年预测,2014年艺术品市场行情微弱下滑,市场仍疲软,一些中小型拍卖公司选择停拍或少拍,画廊进一步萎缩,但是高端艺术品投资指导人员将出现;2015年被他称为“谷底”。“经过前面三四年的调整、消化和挤兑水分,市场将在低谷盘整大约十个月。不过,原先因为行情低落而出现的观望、失落的心情却逐渐好转,人们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欲望重新抬头。”
2016年延伸至2017年,是他笔下“笼罩在艺术品市场上空几年的阴霾,终于逐渐散去,出现灿烂阳光,让投资者心头格外温暖”的一年。这一年大家从心理上、资金上做好准备,许多人投身其中。“温暖的行情”还包括,流入市场的资金量骤增,拍品增多的同时,需求量也在增大,甚至有望出现大鳄级的投资机构。虽是出书指导如何收藏,在书中也提出多个实用收藏法则,纪太年也不忘一再强调:搞收藏除了赚钱,更重要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这点比赚钱更为重要”。而对于初涉字画市场的收藏者,他也屡次提醒:要多看展览,制定计划,从小名头买起,同时抱有一颗淡定的心态,耐得住寂寞,做到收藏、工作两不误,才可尽享收藏的乐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