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待”都是用来骗鬼的!

 笨堆儿 2015-08-03

上个月,让我们全家族人开心甚至堪称兴奋的事情就是我那45岁的姑妈终于嫁出去了!

姑妈准备婚礼的时候,无比隆重地为自己挑选了大红色的旗袍,亲自去花店挑选了手捧花,还策划了一场浪漫的婚礼仪式。听闻姑妈的这些计划,七大姑八大姨都纷纷前来好言相劝:这个岁数才出嫁,就低调点吧,我们年轻那会儿结婚不就是大家吃顿饭庆祝下。更何况,咱们下一辈都到结婚年龄了,作为老一辈就别太那个啥了……

姑妈完全不在意那些,在微信上给我显摆她选的婚礼音乐。我听完回复她:“不错啊,时髦的文艺女青年,唯独担心你整得这英文歌,家里那些文盲都听不懂,哈哈”。姑妈回复:“没事,我喜欢就行,是我要结婚呀。”幸福从容地溢于言表。

姑父年纪跟姑妈相仿,是个很儒雅的男人,有一家小型设计公司。他们很般配,一个文艺女青年,一个儒雅气质男,物质上两人均已奔小康,都热爱安静地听黄梅戏,都习惯吃过饭慢悠悠地牵着狗去散步……

婚礼酒宴上大家在祝福的时候,都顺带着感慨一句:这老姑娘可是等了二十几年啊!事后姑妈忍不住吐槽:“说我等了二十几年!好像我就白白死等了二十年一样,这二十年怎样只有我自己清楚!!”

这不禁让我想到那些鸡汤文: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可以爱多久,只是等待一次爱情,也许永远都没有人,要知道,等待本身也是爱情的一部分。这祸祸了多少年轻的单身姑娘们,她们都有一条固若金汤的座右铭:爱情不是找来的,是等来的。于是就该吃吃,该喝喝,爱谁谁!眼睁睁看着二十五岁远去,三十岁就在眼前。结果最后大多数都迫于催婚的压力,狗急跳墙匆匆忙相个亲找个凑合的就把自己嫁出去了。这样哪是等待?是等死啊!

就拿姑妈来说,如果她二十几岁的时候也是该吃吃,该喝喝,爱谁谁。即便她等到现在也不会遇到姑父,即便遇到姑父,姑父也瞧不上她。二十六岁时,姑妈失恋后辞掉了在镇小学做老师的工作,通过自主考试在临沂师范学院念完四年大学。毕业后创办过幼儿园、做过辅导机构,为了提升业务能力专门去复旦大学借读半年学习管理。平日里,姑妈喜欢画画和烤糕点,她从厦门旅游回来后就开了无比文艺的咖啡馆。

其次,姑妈三十多岁的时候买了房,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和保养容颜,她对自己比较狠,为了祛斑坚持喝两个月苦中药。经常传递正能量给我:爱笑的人运气一般都不会太差。于是她就用微笑应对着长辈的催婚,用微笑屏蔽了异样的眼光,微笑着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又从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

这么些年,姑妈过得很不容易,尤其每年过年,她都被抛弃在沙发的一角,那些婶婶阿姨嗑着瓜子乌央乌央地聊老公孩子。她要么安静地坐在一边,要么跟我聊聊看过的书以及她最近的见闻。

其实姑妈也担心等待没有结果,记得三十六岁生日的时候她无比忐忑地泪流满面,然后去学了驾照买了车,说在生活中她要十项全能,因为她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心理准备了。家人困惑:“既然害怕那就结婚啊,不是有人追你么?”姑妈却说:“能等到那个人自然最好,如果没有,那我宁愿一个人,也不要随便找个不喜欢的人凑合。”

她继续十项全能的生活,除了打理自己的店,业余学习刺绣和家装设计,后来姑父被请去给他们上设计课,于是他俩就遇见了。然而一开始姑父没有任何表示,于是姑妈就各种主动示意,入股姑父的公司创造共处的机会,腼腆的姑父才表达爱意。

你看,这就是等待爱情,跟鸡汤文中所谓的等待完全不同。愿意等待爱情的人,是懂得爱情的人,是愿意将就的人,自己不断前进,不断成长,能经得住诱惑和诋毁,并练就足够的魄力在等待中把握住机会。试想,姑妈当初如果就在小镇上找个人嫁了,她现在最好的状况不外乎和我那些婶婶阿姨一样,做着一个乡下妇女该做的事情。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