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对养鸽生产者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与乳鸽瘦小有关的饲养管理、疾病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作一些探讨,并寻求解决乳鸽瘦小的方法。 一、乳鸽瘦小原因 (一)饲养管理不当引起 1、保健砂的正确应用。保健砂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使乳鸽保持旺盛的消化能力和良好的吸收状态。乳鸽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成分、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等都是通过供给保健砂的方法来满足。如果保健砂中各种营养成分不齐全,配制过程不科学,使用方法不当,乳鸽本身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得不到满足,乳鸽生长发育受阻,乳鸽会偏瘦偏小。 2、饮水的供给。一方面,乳鸽新陈代谢旺盛、呼吸过程蒸发大量水分,以及气温高时通过水分的蒸发起冷却作用。另一方面,乳鸽食用干燥饲料,饲料本身所含水分较低,必须饮用大量水以帮助消化。经常缺水,会造成乳鸽组织细胞失水,体温升高,影响消化、吸收、代谢等体内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生长发育受阻,身体消瘦。解决办法是全天供应充足清洁饮水。 3、每餐供应饲料不足,也可引起乳鸽瘦小。雏鸽出壳后,自己不能啄食,必须依靠亲鸽的哺喂。如果供给亲鸽饲料数量不够,亲鸽吃不饱,那么亲鸽灌喂给雏鸽的鸽乳数量也不够,直接影响到雏鸽的生长发育,使日后乳鸽偏瘦在养鸽生产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瘦小的乳鸽出现,如果瘦小的乳鸽数量增多,直接影响到养鸽的经济效益。探讨乳鸽瘦小偏小。避免此现象发生,可采用如下的饲喂方式:即无仔产鸽日喂三餐,带仔产鸽夜晚加喂一餐。 4、当乳鸽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时,乳鸽极易患呼吸道病,体形变小变瘦;当乳鸽所处环境温度过低时,一方面乳鸽会患肺炎与下痢。另一方面,乳鸽为维持身体体温平衡,必须消耗大量能量,这些因素都会引起乳鸽消瘦,故适宜温度是保证乳鸽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5、当初雏脱壳出生后,留有脐带与伤口,如果不做妥善的卫生清洁与消毒,巢内的脏物会由脐带伤口处沾染吸入,细菌就在脐带伤口处蔓延繁殖。一周后,脐带周围开始红肿,腹内容物下垂,这种病严重影响着幼鸽的健康成长。解决办法是用碘酒在脐带伤口处消毒。 6、人为地并窝至每窝仔鸽数为3个或4个时,由于乳鸽数量较多,分别灌喂到每个仔鸽的鸽乳数量不够,乳鸽吃不饱,出现营养不良,乳鸽消瘦。因此,每窝仔鸽个数还是保持两个为好。 (二)疾病原因引起 在生产实践中,乳鸽因患病而呈现身体消瘦现象十分普遍。肉鸽在长期笼养的条件下,活动量减少,体重下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一旦受到不良应激因素的影响,极易患病,如乳鸽一旦患病,无论是患何种疾病,其生长发育受阻,立即消瘦。饲养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从鸽的动态、食欲、饮水、粪便等方面进行观察,一旦发现疾病,要尽快查明原因,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 1、鸽毛滴虫病。鸽毛滴虫病是一种常见病,任何品种、年龄的鸽均可发生本病。本病的特征症状是乳鸽高度消瘦。发生本病时可以使用0·05%二甲硝咪唑水溶液给鸽饮水3—5天。因本病是鸽常见病,平时应做好预防工作,坚持定期投药,以每月用药一次为好。 2、乳鸽沙门氏菌病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与大肠杆菌病也经常发生。其主要症状为拉稀,乳鸽极度衰竭和消瘦,个别严重腹泻的病鸽后期会出现扭头症状,多数抗菌药物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效,但这两种病往往较难根除。病愈的鸽子会成为带菌者,在适时的条件下会向外界排菌,成为传染源。治疗药物可选用恩诺沙星,在50公斤水中加入恩诺沙星10克,连饮3—5天。 3、胃肠炎。乳鸽吃了受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而感染。主要症状为腹泻下痢,粪便呈水样或糊状,身体日渐消瘦。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是要搞好鸽舍内外,笼内外的清洁卫生,及时消除积粪,做好消毒工作。大群治疗每只鸽用链霉素4万单位,加青霉素2万单位混于水中,供其饮用3—5天。 (三)其他一些原因引起 1、个别初产亲鸽,由于初次哺雏,缺乏经验,不善于灌喂乳鸽,使乳鸽得不到充足的鸽乳量,影响乳鸽的生长发育。故最好的办法是把雏鸽并出。 2、少数亲鸽对乳鸽哺育不勤,饥一餐饱一餐或一餐多一餐少。长时间下去,导致乳鸽出现胃肠炎,营养吸收功能差,以致日后发育不良,对这些亲鸽应予以淘汰。 3、同窝两乳鸽,个体大小相差较大。产鸽在哺喂时,其中个体较大的一只乳鸽总是抢先受喂,造成个体较大的乳鸽吃得太饱,个体越来越大。个体较小的乳鸽由于吃不饱,出现营养不良。遇此情况,可以把两只乳鸽的位置调换,或哺喂时先暂时移开个体较大的乳鸽。 4、种鸽长期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的生活能力、生产性能以及繁殖力下降,品种退化,以致后代个体偏小。所以在配对时,应详细了解种鸽遗传背景,同时记录种鸽的系谱,以防止近亲繁殖。 5、初生雏鸽在头1—5天内对哺育技术、营养成分以及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尤其是必须保证供给充足的鸽乳。因为鸽乳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当过早地进行人工哺喂时,如果哺喂的饲料营养成分达不到要求,乳鸽日后就会变得瘦小。最好10天龄后开始人工育肥。 6、肉鸽的繁殖期一般是4—5年。其中2—3岁是繁殖力最旺盛的时期,此时,产鸽的生产性能最好,后代的品质也较优良,个体较大。5岁以上的种鸽繁殖性能开始减退,其乳鸽个体偏小。 二、解决乳鸽瘦小的方法 现根据实践中引起乳鸽瘦小的原因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1.正确应用保健砂。保健砂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使乳鸽保持良好的消化能力和吸收状态。如果保健砂营养成分不齐全,配制过程不科学,使用方法不当,就会使乳鸽的生长发育受阻,出现偏瘦、偏小的现象。 2.饲料、饮水要充足。经常缺水会造成乳鸽组织细胞失水,体温升高,从而影响其消化、吸收等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身体消瘦。饲料供应不足也会使乳鸽因营养受阻而逐渐瘦小。可采用如下的饲喂方式,即无仔产鸽日喂3餐,带仔产鸽夜晚加喂1餐,同时保证清洁的饮水不断。 3.环境温度要适宜。当乳鸽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时,乳鸽极易患呼吸道疾病,体形变小、变瘦;当乳鸽所处的环境温度过低时,一方面乳鸽易患肺炎和下痢,另一方面乳鸽会为了维持体温恒定而消耗大量的能量,最终导致机体消瘦。 4.妥善处理脐带伤口。乳鸽出壳后其脐带会留有伤口,此时若不做好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巢内的脏物会污染乳鸽的脐带伤口,使脐带周围红肿,腹部内容物下垂。解决的办法是每天用碘酒将脐带伤口周围消毒,直至伤口结痂脱落。 5.并窝乳鸽数要适当。当人为地并窝使每窝的仔鸽数达3~4个时,由于乳鸽数量较多,分别灌喂到每个乳鸽的鸽乳数量不够,乳鸽因吃不饱出现营养不良,也会日渐消瘦。每窝的乳鸽个数以两个为好。 6、体弱瘦小的乳鸽可以进行灌喂育肥。将瘦小乳鸽送到育肥鸽舍的育肥床上,舍温保持20℃左右,用灌喂方法进行育肥。因疾病原因引起的瘦小要对症给药。一般每只他乳鸽每次灌喂水料各半或料稍多的饲料50-100克,每天灌喂两次。每次灌喂后让乳鸽先休息半小时,然后再把窗帘放下,让其安静睡眠。 我只是想把我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告诉大家,希望鸽友友们在遇到爱鸽生病的时候作一个参考,我不是权威的砖家,我想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来描述我的经验。有不对的地方请鸽神们多包涵。 鸽瘟,也就是副粘病毒症,典型症状鸽零星死亡,拉水痢。个别鸽出现神经症状目前主要是预防接种,没有鸽种疫苗的可用鸡新城疫四系,一千羽鸡的苗可饮水二百只鸽子。也可滴鼻接种。治疗的鸽子都是患有神经症状的,可用维B1,B12除非是有价值的鸽子才可治疗,因为治疗周期会很长,半年以上吧。患上此病死亡率在百分六十左右。最易发病的时间段在冬末春初,乍暖还寒之时。 二)副伤寒:典型症状是患病鸽一侧的翅膀和腿关节有肿块,致一侧掉膀和瘸腿,粪便中间有未消化食物,有泡沫。得此病会使部分鸽子不育,治疗首先填喂鱼肝油和抗生素。一般的抗生素都可治疗,但掉膀和瘸腿是不可愈的。 霍乱:典型症状是嗉内有积水,酸臭。倒提会流出黄色臭水,病鸽体内发烧致大量饮水。一般死亡最慢三天。治疗:用针管吸淡盐水从嘴灌入,清洗嗉囔。然后用葡萄糖饮水,不要太多,塞喂乳酸菌。肌肉注射链霉素5ml。 鸽痘,症状就不用说了,在裸露皮肤上生疙瘩。有说是通过蚊子传染,但也有否定的。我只是很多年前我的鸽子得过。发病季节正好是秋末蚊子最肆虐的时候。当时买不到疫苗。我是用自制的活病株预防的。首先把病鸽的痘疮剥离,磨碎,兑入淡盐水。再挨个把没得病的小鸽子翅膀底下没毛的地方用针刺几下,拿自制的活菌水用牙刷在针眼处擦几下。让鸽子自己在病株的影响下产生抗体。此方法必须在迫不得已下使用。鸽痘主要威胁体弱的小鸽,一般体制好的不用治疗一个月后自然痘落痂掉的,而且终身可免疫。对于内脏型的鸽痘治疗效果都很差。 鸟疫:典型症状单眼伤风流泪,后期眼球肿大,内有豆腐渣异物。是有衣原体引起的。早期治疗用淡盐水清洗眼部,抗生素粉(土霉素、青霉素等)抹眼。也可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眼药水滴眼。全群鸽子用黄芪多糖拌料预防。黄芪多糖对病毒作用甚好。病鸽死亡时间稍长,主要是与呼吸道病并合感染。慢慢消瘦,衰竭而死。 六)呼吸道病,也就是霉形体病。最长见鸽病,主要威胁十五日龄的幼鸽。典型症状鼻子堵塞,潮红。口内有粘液。经常与毛滴虫混合感染,这时口腔内有黄色伪膜,似豆腐渣,可剥离。张嘴喘息,夜间有喷涕声。治疗常用红霉素,罗红霉素,环丙沙星,泰乐菌素。我用阿奇霉素和甲硝唑(或替硝唑)来治疗霉形体和毛滴虫的混合感染。用量都是八分之一片,一天一次,最多三天可痊愈。药物要经常替换,以免产生抗药性。 七)毛滴虫,百分之九十的鸽子体内都有毛滴虫,可经过哺乳、食盆来传染。在应激的情况下发病。治疗同霉形体相同。毛滴虫具有周期生长的特性,一次治疗不可能终身免疫,但威胁的主要是雏鸽。用药基本一月一次,一次七天,最好逐个塞喂硝唑类药物。甲硝唑、替硝唑要交替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