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铁里的歌声

 圆角望 2015-08-03

◎ 闫宜暖

我平日里接触最多的音乐,不是歌剧院里深奥美妙的美声,也不是体育馆里热辣火爆的流行歌曲,而是来自长年驻扎在地铁里那几个换乘大站街角的流浪歌手们。

他们有浅吟低唱着深沉的美声,有些弹着把磨掉皮的破吉他摇滚味儿十足,有的更是十几人一起,每人手里操着一把大型乐器,干脆组了一个演奏乐团出来声情并茂地表演,着实是巴黎人心目中的“交响乐第一男子天团”。别看人家表演场所和造型比较草根就误以为他们真的是流浪者,其实他们拥有法国专门开放的一种艺术家签证,在地铁里卖艺可没有城管干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谋生手段。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间,地铁换乘站里人来人往步履不停,巴黎人笃定有力的脚步搭配着歌手们时而狂野时而悠扬的音乐,是我每天出门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连通勤都变得充满节奏和力量。

出门路上的另一道风景,是那些在地铁车厢里的流浪歌手们。说起他们我总是心有余悸,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流浪艺人:没有合法身份,没有固定收入,一般是上了年纪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过气音乐从业者,流连辗转于不同地铁车厢。巴黎地铁过塞纳河时会钻出黑洞洞的轨道,整个车厢因为有了阳光的照射和窗外的风景而明亮起来,车厢里的流浪艺人喜欢选择这些站上车,吹拉弹唱几站路,向车厢内的乘客讨点生活费,然后跳下车再换一辆。虽然看上去生活条件不尽如人意,这些流浪艺人大部分不会打着穷人可怜的幌子纠缠乘客,只是专注地表演完自己的音乐,有时是小提琴手风琴,有时提着重重的伴奏音响深情演唱。

但也有例外,这些年巴黎的流浪者逐渐多了起来,有钱没钱的只要有点特长都愿意来地铁上一试,地铁里的乘客口味倒是很稳定,表演不好或者打悲惨求怜悯牌的鲜有人打赏,到了表演结束要钱的环节,乘客们不是把脸转向窗外,就是低头佯装打盹。反观那些无论自己境地如何都专注表演给乘客带来愉悦体验的流浪艺人,连我这个穷学生都忍不住跟风从口袋里摸几个钢镚儿以示鼓励。

今年三月某天晚上,我与朋友聚会完回家途中,乘坐的六号线地铁在Edgar-Quinet站因故障停车。巴黎地铁建于1890年代,运行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因什么自杀、机械故障、可疑包裹之类故障暂时停车时有发生,生活在巴黎这早已是通勤途中熟悉的一部分,只是每次遇到这种事仍然会因为不知需要多久能走而烦恼和不安。这次停下没多久就新奇地听到了地铁司机淡定地拿起话筒和乘客唠起嗑来:“今天过得不太辛苦吧?怎么样啊还好吗?我嘛,您看,这不遇上麻烦了,可这没什么呀!来来来,大家一起轻松一下,前面的观众,让我看见你的双手!”然后就不客气地自顾自唱起歌来。乘客们入戏很快,随着他的歌声笑着跟着拍起手,地铁里的氛围一下欢脱轻松起来。后来听说这个司机经常给乘客们唱歌听呢,昏昏欲睡的地铁途中,一位不会唱歌的主持人不是好司机,他就是巴黎地铁的第三类兼职“艺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