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理】第一章 第一节 均线位置形态

 耀日131 2015-08-03
(2009-04-10 10:38:57)

第一节  均线位置形态

    一、基本概念

空头排列:短期均线至长期均线依次由下到上分布。

多头排列:短期均线至长期均线依次由上到下分布。

靠近:股价一度冲破短期均线,使短期均线略略靠近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接触: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

缠绕: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

    二、概念要点

任何的行情转折,在很大几率上都是由缠绕引发的,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先缠绕,然后按原趋势来一个大的高潮,制造一个陷阱,再转折;另一种,反复缠绕,构造一个转折性箱型,其后的高潮,就是均线位置的转化了。

    三、分析理解

靠近出现的几率比较少,一般都是在趋势特别强烈的时候,而太火暴的趋势是不可能太长久的,所以其后的震荡经常出现;接触,任何一段基本的趋势过程中最常见到的方式,特别在长期均线上位的情况下,基本都是这种方式,一旦出现接触反弹基本就该结束了,在短期均线上位的情况下,调整结束的概率也是很大的,但也要预防接触演变成缠绕缠绕,一段趋势后出现的较大调整中,还有就是在趋势出现转折时,这种情况也很常见,特别是在长期均线上位的情况下,如果出现短、中、长各类均线一起缠绕,往往意味着行情要出现重大转折,均线位置要转化了。

注:均线形态与缠论没有干系,之所以加进来,为的是后面和本理论有个比较。

均线系统(一)

学习缠论难吗?走错了路就难,走对了路就不难。缠给的懒人学习路线,经历了一年多的实践,反而觉得不是懒人路线!即便是勤快人,没有一年半载,恐怕连线段都绕不出来,更不要说什么中枢、走势、级别了。那怎么办?我认为还是从传统技术指标入手(即便学习缠论,也要懂得最基本的技术指标,这才是必经之路),毕竟缠没有给出独立的、直观的指标供你判断走势,自始至终都在借用K线、均线、MACD、BOLL做辅助判断,那么就有必要先搞懂这些。在聊天室发现,很多网友是刚接触炒股的,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听不懂顶底背离、均线多头(空头)排列等,更分不清背离与背驰的区别。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一边写作《战胜股市的绝技——从入门到精通》,一边把一些实战用得到的知识在这里简要介绍,以供有缘人参考。

    今天算个开始,K线图及K线形态意义就不说了,网上有得是,随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想要炒股的,别偷懒,还是去看看。在这里,就从均线讲起,将我个人的经验体会总结出来。

    均线指标实际上是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简称。移动平均线(MA)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利用统计学上“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按一定周期计算的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均线指标是趋向类技术分析指标。

    单个移动平均线虽然能够研判股票买卖时机,例如著名的“葛南维尔八大法则”,但其操作成功率并不高。于是人们借鉴趋势理论,将多条短期、中期、长期均线放在一起研判股价运行趋势,较单一均线判断股价走势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了。例如:5、10、20、30、60、120、250周期均线由上依次向下排列,且间距在逐步拉大,就提示股价在强烈上涨趋势中,直到短期均线逐次下穿中长期均线而形成死叉,一轮涨势才趋于终结,见图1。这些均线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移动平均线系统,简称均线系统。除了上述一组周期数构成的均线系统外,常见的周期数还有3、5、8、13、21、34、55、89、144、233等。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其它周期数。至于一个均线系统选择多少条均线,更可以根据个人的操作习惯而定。例如由5、34、65三条均线构成的均线系统,对于中短线操作者来讲,既简洁又实用。

 

【原创】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均线系统(一)    下面就讲讲均线系统的一般实战原则:

    一、葛南维尔八大法则:见图2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而股价从下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是买进时机。
    2.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没有跌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涨时,是加码买进时机。
    3.股价虽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不久股价就重回移动平均线之上,且移动平均线保持上升趋势,是买进时机。
    4.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反弹,向移动平均线靠近,亦为买进时机。
    5.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突然大涨,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回调,向移动平均线靠近,暂时卖出股票为好。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上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是卖出时机。
    7.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没有突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下跌时,是清仓的时机。
    8.股价反弹虽然冲上移动平均线,但很快又跌到移动平均线之下,且移动平均线保持下跌趋势,是卖出时机。:
 


【原创】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均线系统(一)
(待续)

 

二、用均线系统对股价趋势的研判:

    均线系统对股价运行趋势有一定提示作用,下面用两张图来说明,见图3、图4:

【原创】学会这些就能炒股2:均线系统(二)

【原创】学会这些就能炒股2:均线系统(二)    从这两张图我们看出,均线系统对股价走势的研判具有局限性,主要变现在:
    均线系统是单向趋势指标,对于盘整(平衡市)没有指示作用。
    均线系统对股价走势的研判主要有交叉(金叉、死叉)、粘合后发散两种有效信号,因此在相当多的时间里不能发挥作用。
    长期均线显然比短期均线更能够有效的反映趋势方向,但越是长期均线,跟随股价运行方向而转向的滞后时间也越长,所以当股价趋势反转的时候,均线滞后反应这一致命缺点就暴露无疑了。即使是长期和短期均线指标结合应用,买卖时机的掌握也远离转折点了。

    尽管如此,均线系统还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指标。如何更有效、更准确地利用均线系统来指导操作,将在后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