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已经聊了体验报告怎么写,今天来聊另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有两位同学在后台给我留言,看起来有潜力成为比较普遍的问题。单一工作是否会阻碍职业发展,与个人有关,与事情本身无关。我们说,这些工作都很简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好。每天小李的工作都很简单,只需要上传几个从外面找来的Flash游戏即可。「领导,能不能给我点别的活儿?我实在很厌恶每天的重复劳动了,很像机器人。」小李表示我没什么想法,但就是觉得这活儿太机械了,不想干。领导说:「这样吧,你先把每天你上传游戏后,这些游戏每天的点击量做一个报告出来。」小李回去了,又做了两周,又来找领导:「领导,这工作也很没意思。一样很机械。」可是,小李不想想了,直到多年后,小李变成了老李,他还在做很基础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对于李先生来说,没有任何帮助,他只是觉得机械、枯燥,从来不去想其他。小王也是一个新人,也一样毕业后来到了某公司做编辑。他看到小李每天上传游戏,觉得很有趣,而小王的工作是每天写几篇稿件,维护一下网站的FAQ。但是做了两周,小王觉得,既然做,那就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吧,于是小王开始有意识的去记录自己每天发布稿件的阅读量。做了几周后,小王觉得,不行,光有阅读量不够,于是去找领导:「领导,能不能让用户能够评论我发布的稿件?」小王说:「我感觉如果我是用户,每天看到稿件,我可能有时候想要评论一下。另外我每天都在统计稿件的阅读情况,我发现有的稿件阅读量大,有的很小,我想是不是有评论功能,用户会告诉我他觉得感兴趣的是什么。」领导说:「这样吧,我们先让产品和开发的同事帮我们做一个能够让用户表态的功能,评论的事情稍后再说,好不好?反正你是想知道用户看了你的稿件之后喜不喜欢,是吧?」小王很开心的答应了,他觉得领导好厉害,自己想要的就是领导给他建议的。表态系统上线后,小王每天还在发稿件,还在做统计。他欣喜的发现,用户确实会对他的稿件进行表态。于是小王根据用户的表态,开始推测用户喜欢看的内容。慢慢的,小王稿件的阅读量越来越高,小王对于稿件的写作也越来越熟练。于是,小王又去找领导了:「领导,我们的用户对我们越来越粘着了,我想,现在是否可以去让用户评论了,也许,我们还能让用户来投稿。」领导笑了:「这样吧,你去做一个规划,我们来立个项目,你把用户投稿这件事情给做起来。」有时候,机械的工作之所以机械,是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或者懒于思考机械背后的逻辑。每一件事情,做到你能做到的最好,很可能就是转折点,当你把一件事情做到了上限,那么很快就会到达另一个工作的下限。 但如果我们只是觉得,好像这样做很没有意义,很枯燥,那么好像我们很容易就落到了下限,并且无力提升。 故事毕竟是故事,虽然有原型,但仍然是故事,所以,故事并不能当饭吃,就像鸡汤,未必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要想变得更好,你需要的是喝鸡汤的勺子,是吃饭的筷子。如果是我,我会建议你从以下方面开始着手,改变「机械」的现状。「极致」这个词很虚,但是这个很虚的词背后是实际的工作,譬如:1、我需要能够保证内容的质量——直接对应指标,阅读量,次级指标,转发/评论数2、我需要能够保证内容发布的频率——直接对应指标,更新次数1、有哪些途径可以提高阅读和转发/评论,要去做尝试1、我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能够准确的把握订阅号读者的增长速度;2、我需要能够预估,我的每一篇文字发出去之后,可能带来的阅读量和读者互动情况;事实上,这个例子举得并不那么确切,因为我并不全职做订阅号,所以,我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极致」,所以,这里会有很多其他的工作,是我没有列举的。还是订阅号的例子,当我把上述工作做好之后,我就应该给自己找点儿其他事儿。1、我需要能够评估,我应该在什么时间点去调整内容范围,是否加入新的内容。
2、是否可以让订阅号有盈利方式? 3、是否可以利用订阅号嫁接其他的商业模式? 你看,如果你是一个订阅号的运营人员,当你已经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并且有自己的结论的时候,你的领导会不会爱你?之前有很多人讨论「高级运营」和「初级运营」的差别,其实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高级职位和低级职位的差别就在于以下几点:1、思考的深度——通过现象看本质,想得永远比别人深一点。2、执行的力度——有思考的执行,执行到位,并且总有惊喜。3、适用的宽度——融会贯通的能力,没做过没见过的事情依然能够通过其他经验给出与实际情况差不多的推测。事实上,你需要的,是在「机械」中,找到支点,撬起你自己的地球。如果觉得好,别吝啬给我一个大拇指嘛!也可以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