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尘过客OR贝壳
前言: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很少刻意的关注过网络红人“凤姐”。在印象中好象网民都把她与之前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一样,当成一种“奇疤”做为笑料闲说。过去偶然会在网络的热帖中看到媒体或网民对她另类形为的“关注”;当时我不明白网民为什么会强烈地、持续地、长期地关注一个生长于农村普通家庭,长得奇貌不扬,也无工作特长,学历一般,并没有让人“羡慕、妒嫉、恨”背景且精神状态略显变异的“跳梁小妞”。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让这么多网民与新闻媒体对“芙蓉姐姐”式第二人物“凤姐”穷追不舍地“热捧”呢?2015年7月15日,凤凰新闻客户端正式邀请网络红人“凤姐”——罗玉凤作为签约主笔。未来,“凤姐”将定期在凤凰新闻客户端发布独家主笔文章。此新闻不亚于广岛原子弹震撼中外华人网络。因为人们只相信“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不敢相信“山鸡真的会变成凤凰”、“猪鼻子插两根葱就真的变成象了”。一个社会底层的超市收银员,美国市区街头的一名修甲工,一夜之间变成高大尚的凤凰白领。在一个正常人的思维里是觉得不可思议的。当然网友在惊讶之余还是为她加油,并表示这是个励志故事。童话虽然不是真实的。但是闻名于世的《凤凰新闻客户端》做到了将童话故事《灰姑娘》变成现实中的《白雪公主》。这才是真正的热点。 罗玉凤是重庆市綦江区人,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她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现主要研读经济类和《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科类书籍。2010年,罗玉凤在网上表示“我到美国了”,并声称“出国就没有打算回去”;2011年12月,其却因散布危险言论而在美国遭人控告,或被美国遣返。2015年4月20日,凤姐在微博宣布融资1000万创业,并称“只要努力你就是老板!” 我们先从“凤姐”的“走红”说起。2009年罗玉凤第一次出现在国内当时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台《江苏卫视》的黄金档综艺节目《人间》被邀访谈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并一夜之间蹿红网络。根据热点网记者在上海的实地采访了解,罗玉凤征婚事件为某网络营销策划机构策划炒作。根据某网络营销策划机构发起人孙先生介绍,2009年罗玉凤通过某网络营销机构官方网站联系到他,要求帮助她炒作出名。 在了解到罗玉凤的实际情况之后,孙先生策划出了这个街头征婚事件。因为罗玉凤身高仅一米四六,学历与工作平平淡淡,长相也比较丑陋。 所以为她开出了让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条件,以此来吸引社会大众对罗玉凤征婚要求与现实的强烈反差的关注。为了让这个事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能够让罗玉凤继续红下去。孙先生安排了罗玉凤的朋友雪莲出场,给她“介绍”所谓的新男朋友小志。因为有了小志的出场,整个炒作事件达到了高潮,更加让网友觉得不可思议。 为了能够上江苏卫视,又变出了一个“前男友”。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前男友,不过是一个群众演员而已,目的是为了让整个炒作事件达到巅峰。首先是反差巨大的征婚,其次是反差巨大的应征者,最后是纠结的“三角恋”。通过如此情节设计,让网友像是雾里看花,也让江苏卫视兴趣盎然。那么,罗玉凤出名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据孙先生的介绍,罗玉凤不甘于生活现状,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对于她那样一个长相平平,学历平平的普通女子来说,就算“潜规则”也不会有人接受。所以,她只能像芙蓉姐姐那样,通过“自信”来博得网友的信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罗玉凤的目的已经达到,她已经在网络上大红大紫。 “凤姐”在自传中说“读教院第二年,我回母校实习。我慢慢感觉到,回到家乡,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终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而罗玉凤的母亲王云(化名)说,玉凤主要是觉得那个地方太偏僻了,所以才决定离开的。黄泗小学一高姓老师说罗玉凤和老师们关系搞不好,和学生的关系也处不来。开始教六年级,可教了几天后大家发觉不行,将她调到教三年级,后又调到教一年级。她想和该校一个男教师谈恋爱,但人家看不上她。“在事业和爱情都不如意的情况下,她被迫离开了学校。” 王云说,自己对女儿的“这个事情”实在不理解,“她之前没有受过啥刺激,咋就变成这样了呢?”王云一方面担心女儿,另一方面又觉得丢人现眼。 罗玉凤一边在娱乐节目中自夸自己的成功百分之五十来自自身的努力,百分之五十是他人的赞美。从小就生活在他人的赞美之中。另一边传述自己的成长过程出身卑微是在一种分裂的、贫困且带给她痛苦的家庭中成长。从小备受他人欺凌与嘲笑。没有朋友。 2010年7月《青海卫视》的娱乐节目档《嘎嘣爆米花》特邀罗玉凤访谈。罗玉凤对人文类杂志记者辛唐米娜说:我很喜欢报告文学,因为报告文学具备一定的真实性与典型性的东西。之后罗玉凤又爆光请群众演员编假新闻在江苏卫视黄金档节目炒作自己。主持人问:你既然是喜欢一个真实性的人,为什么会在节目上做出这样一个让我们有点匪夷所思配合?罗玉凤答:反正为了好玩嘛,他们免费为我找到一个一帅一丑的男朋友。记者辛唐米娜紧接着问:你不是一个认真的人对不对?罗玉凤神经质地笑着说:我很认真啊!哈哈! 纽扣传媒执行总编王瑞评价说:罗玉凤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她从一开始就象在玩俄罗斯大轮盘一样要么是生要么是死。她说了,她之前的工作都是被那些企业拒绝了,所以她已经到了赌徒一样的绝境上,她这时候奋发了赌徒一样的勇气,她敢于赌,她不怕死,结果她置之死地而后生。 罗玉凤接着说她已经对全国未婚男性进行了总体上的挑选。目的已经达到。在场的一位观察员涂磊,自称是间歇性精神病,立即声称要去吐一会,离开现场。接着三位观察员同时离场。 在观察员评论罗的期间,她表情一直傻笑着,着实让人不晓得她在笑啥子?精神病患者是有这种类似的临床表现。在节目的整个访谈过程中,她一直坐不端,横架着大腿,用手摸着脚说话。 社会心理学者韦志中教授认为,凤姐是典型的病态型自恋人格。一个自我认同有病态的人,可能是两个极端的表现:一种是过分贬低自己;一种是过分夸大自己,凤姐属于第二种。 尽管如此,为什么媒体与网民还会持续地关注罗玉凤呢? 《我砸的就是像凤姐这样的败类》,这是“鸡蛋男”小帅2010年5月17日早上在新开的博客上发表的文章,详述了自己对在《中国达人秀》上海海选现场拿鸡蛋砸凤姐的整个过程。 他坦言,原本砸完就算了,但连日来网上和媒体中不断有人骂他,认为他是在自我炒作,凤姐甚至称其是她当年的追求者,这让“鸡蛋男”忍不住要问:“我真不明白是怎么了,恶俗的凤姐和芙蓉姐之流,总能呼风唤雨。” 也许人们关注的不是“奇疤”本身。而是想看看在网络“强奸”网民眼睛的媒体与利用媒体刻意炒作自己的“跳梁小妞”如何在人生道路上发展。她的理想,确切地说是她的幻想是不是就能变成现实。 2010年6月12日车展的第二天,凤姐竟悄然地以汽车模特的身份出现在车展上。就凤姐以车模身份亮相车展这一话题,网络褒贬不一。持褒义的网友认为,这对于凤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转型,至少这份自信是实实在在的。这不仅需要勇气,还更需要胆量,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对于网络上流传的种种言论,凤姐表示这并不会影响她以后进军模特界的心情,并声称要彻底改变世人以往那些世俗的错误观点。“只要是会动的,她就可以做模特,是谁定下的规矩非得身材高的人才可以当模特的”。 2012年6月,有爆料称凤姐如今在美国的一家洗脚店打工,过着给老外修脚的日子。照片一经流出,网友感叹不已,不过都赞其靠自己双手去生活的做法。对于是否真的在美国做修脚妹,凤姐如此回应,“我学历不高,长相又丑。也就只有给老外修修脚的工作能做。高档的工作我还真做不下。” 美国《人物》杂志网站9月27日发表了题为《走近中国最受讨厌的现实派明星》的报道。 2014年12月22日,好久没露面的凤姐终于忍不住了,再度语出惊人。罗玉凤“凤姐”在这个岁末又给大家带来了令人心塞的正能量!曾扬言“诺贝尔自信奖”舍我其谁的凤姐圣诞前夕在“推特”上发文要竞选美国总统:“I want to jingxuan USA zongtong。” 在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举国哀悼在事故中遇难的同胞,但罗玉凤却通过个人微博发表了三条评论,且都是蔑视国人生命的低级错误言论。(来源:全球新鲜资讯) 陕西省著名的《延河》杂志在其官方博客上发布了两篇博文,分别是网络红人“凤姐”的诗作和对诗作的文学评论,这两篇博文也将刊登在9月份的《延河》杂志上。 “凤姐”最近发表的主笔作品《出身卑微,生活贫困,出人头地成了我唯一追求》是用很通俗的语言谈自己的一些并不出奇,但在中国社会很普遍,很大众化的“心路历程”。作品中,谈到自己对生活的想法与过去的家庭,还算略真实地表述自己的情感。而一改出国前在媒体观众面前发表的胡言乱语。这是网民或做民间生活调查的媒体所能接受的原因。至少现在她的精神状态比从前正常多了。当然笔者一再怀疑她一直以来臆想的习惯,从她的文章中看到自相矛盾的言论。“凤姐”原文段落如下: 读重庆教育学院教院的时候,我开始广交朋友,逛论坛写诗。那些诗友对我生活提供了很多帮助,我记得其中一人在我做老师的时候,每个月给我寄一封信,告诉我平日里怎样与同事相处。我这人从小没什么朋友,可以说日常为人处世,非常白痴。一个朋友来重庆看我,带我去吃肯德基,她为我点了一大堆薯条,鸡翅,冰淇淋。然后对我说:“梦幻,你慢慢吃啊,我们走了。” 其中一人是谁?名字都忘了还每月一封信呢。那些诗友对你的生活提供很多帮助,说明你很多朋友啊,为人不白痴啊。只是从小没朋友而已。写信给你的人很白痴吧。“一个朋友来重庆看我”最后变成了“梦幻,你慢慢吃啊,我们走了。”凤姐,你又在自卑地幻想幸福吧。 从凤姐发表的诗歌来看,专家也给出了客观评价:从这些诗歌来看,这绝对不是一个可笑的小丑女人,而且恰好相反,她有梦想,有追求,感情细腻而丰富。她的诗歌意象新颖,颇有思想和灵气。也许,长相平凡的她的确是自信多了一点,但这不应该成为被鄙视的理由。 虽然脑子里还存着那些关于智力的夸张的言辞,那些关于社会人文类书籍譬如《知音》《故事会》之类的文盲类说辞......但她能吟出如此美好诗句,也确实不易。 凤姐是中国草根阶级依靠网络爆红的新生代,凤姐的成名完全靠个人意志和聪明的资质,当然还有她自身的”实力“,正是凭借这些她战胜了天生的不足,凤姐在网络上遭遇了很多人的谩骂和不理解,而她的很多言论不符合中国人的谦虚,慈和的标准,而事实上,是这个浮躁的社会造就了凤姐的出名,凤姐的言论和行为恰恰是她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立足,发展的根源。 我们不是好奇“凤姐”而是好奇《凤凰新闻》为什么会启用“凤姐”。也许就象《纽扣传媒》执行总编王瑞所说:我们不离去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凤姐或厌恶凤姐,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的巧合造成的,在传媒一开始逐臭的时候,她巧妙地引导了传媒;凤姐就‘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巧妙地运用了传媒的传播力量把自己送上了青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