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江历史遗址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5-08-03
   黑龙江历史遗址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公元755年渤海国三世王大钦茂自中京迁至上京为国都达160多年。它代表着渤海人创造的“海东盛国”的灿烂文明,这是最早经清末学者曹廷杰所考定的。城分内、外和宫城三部分。外城垣周长18公里多,为土墙,有10座门,五条大街纵横排列,中央大街宽110米;内城周长4.5公里,为石墙,建在外城北部的中间;在内城建有宫城,周长2.5公里,玄武岩筑成。为当年仅次于唐长安京城的东亚第二大都会。

宁古塔城遗址 相传清皇族远祖有兄弟六人居此,满语“六个”为“宁古塔”,故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有新旧二城:旧城在今海林市旧街。经实测内城(即石城)为正方形,边长171米,周长684米,外城边墙周围2.5公里,四面各一门。康熙五年(1666年)迁建新城,即今宁安市区,称宁古塔新城。清初宁古塔为设置在盛京(今沈阳)以北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

昂昂溪古文化遗址 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是由若干沙丘组成的出土典型细石器的遗址群,共有3遗址、遗物点39处,分布在嫩江中下游的大小沙丘上,与之相伴生的是洼地、沼泽和湖泊。这些遗址留下丰富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中国北方草原渔猎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炮台山古城因座落于一座形似炮台的孤山上而俗称为“炮台山古城”,地处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东北2公里,七星河右岸200米,是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筹备将其申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炮台山古城的山顶城中的“北斗七星祭坛”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以天文星座为形象的城市核心建筑布局的首例,同时也是我国和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七星祭坛。

五国头城遗址 位于依兰县城北的松花江南岸。西濒牡丹江,东磅倭肯河。拉哈府山(俗称西山)和倭肯哈达山(俗称东山)东西屏障,素有“松花江门户”之称。公元10世纪,分布在依兰以下松花江和黑龙江沿岸的“生女真人”,形成著名的五大部族,即“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和越里吉”,(《辽史》卷三十三)通称五国部。越里吉部的驻地位最西,又为五国部盟城,故又称五国城头城。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城南2公里。金上京南北二城现有城门遗址28处,除腰垣东侧门址处,均带有瓮城遗迹。金上京南北二城现有北城北垣1门,东垣1门,西垣1门,腰垣2门,南城南垣2门,除腰垣东侧门址处,均带有瓮城遗迹。这些瓮门多为转角形,是为了增强城门正面防御力量的重要设施。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