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八大县域电子商务模式解读及启示!

 黄老板 2015-08-03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自2014年下半年“货通天下”农商产业联盟电子交易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已拥有正式会员近2000家,待审会员3000多家;交易品种涵盖农产品十大类2900余种,累计实现交易额3.5亿元,意向订单十余亿元。交易平台会员(包括供应商和采购商)分布在河北、辽宁、山东、浙江、安徽、上海、福建、四川、陕西、新疆及台湾等十余个省份,涉及农民联合社、民企、国企、央企及外资、台资企业,覆盖种植和养殖、生产加工、餐饮、内贸外贸及金融保险等五大产业链节点,包括百胜集团(必胜客、小肥羊)、海底捞、真功夫、永和大王等餐饮百强企业,以及中储粮、中农发、北大荒、卓信等粮食十强企业。目前,正在匹配的年度采购需求总额超50亿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特点:1、无论是上游的供应商,还是下游的采购商,联盟主要整合的是有一定实力和信誉的企业,不是面向个体农户和消费者。2、建立了电子交易平台,提供了交易撮合、信息查询、委托采购、拍卖招标、网上结算、物流管理、品质评定和折扣管理、第三方审核仲裁等功能。3、组织制定了多项涉农产品的交易和管理标准。

    模仿提示:“货通天下农商产业联盟”模式的出发点是解决规模企业之间的大宗农产品的交易问题,所以,整合大型企业(尤其是采购企业)的任务较重。另外一方面,为了满足大型采购企业的需求,供应方的产品质量、数量都需要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规模门槛。这种模式还要开发和运营专业的交易平台,以实现信息、资金流和物流的三合一,也具备一定的技术门槛。自建平台而不采取第三方交易平台,因此不适合拉动借助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发展的小网商。此外,这种模式明显地具有平台化的特征,理论上讲可以为全国范围内的大宗农产品的产/购双方服务,其它地域是否还有必要建第二家、第三家…….?

    适用地域:比较适合规模化产地与大客户间的大宗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交易。

    四、沙集模式

    早在2011年,当时的阿里研究中心调查总结出了“沙集模式”。与后来出现的“北山模式”类似,他们都是完全不依赖当地的传统产业,“无中生有”发展电子商务的代表。这对于工农业基础都比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可能更具有示范效应和激励作用。

    背景:“沙集模式”的起源地在江苏省徐州市沙集镇东风村。沙集镇是典型的苏北农村,年年以人均不足1亩的盐碱地种植着水稻和玉米,收入很低。青壮年多依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这里曾全镇发展养猪业,但毁在了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手里。后来全镇发展废旧塑料回收业,有“全乡收破烂”之说,但毁在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手里。从2006年开始,以孙寒为首的“电商三剑客”开始尝试做简易家具电商。

    电商模式:沙集的电商企业趟出了一条完全不依赖当地传统产业,“无中生有”发展电子商务的道路。如果非要谈“模式”的话,他们的模式是:

    加工厂+农民网商

    这里的核心是“农民网商”。他们从加工厂拿货,然后通过自己的网店卖给消费者。多数加工厂是专职的和共享的,也有少部分网商拥有自己的加工厂。2014年末,仅沙集镇东风村直接从事网商的人员超过2000人,开设网店超过1000个,实现交易规模超过24亿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