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视点】中外六大石油公司个头差不多,品牌差距咋这么大?

 ixhixh 2015-08-03


作者穆爽

来源石油商报微信公众号(cnpc-sysb)



石油公司的品牌价值没有跟上公司规模实力增长的步伐,中国石油在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公司中排名第10,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位,但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排名第252位。中国石化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位,但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排名278位。公司形象面临挑战,在公司变大的同时,还能变得更好吗?


品牌价值体现石油公司形象


《财富》杂志最新评出的“世界500强”7月新鲜出炉,石油公司在榜单上闪亮,前十大公司中有一半是石油公司。上榜的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分列第2、4、72位,上榜的跨国公司前三位是壳牌、埃克森美孚、BP,分别排在第3、5、6位。石油公司的规模实力之大,从数千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可见一斑。


但大是否就意味着好呢?石油公司块头大,但在社会评价中,公司的口碑如何?




公司形象可以说是无形资产,可以通过品牌价值来作量化参考,有一个名为“世界品牌实验室”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连续十多年评出世界品牌500强,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就在《财富》杂志公布最新的“世界500强”榜单前一个多月,6月6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上,发布了201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其中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上榜,但名次并不靠前,中国石油列第10位,品牌价值1352.17亿元;中国石化列第16位,品牌价值1145.21亿元;中国海油列第31位,品牌价值863.42亿元。


在这份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的排行榜上,中国工商银行以2615.76亿元的品牌价值登榜首,中国石油的品牌价值相当于工商银行的一半,甚至不及以1516.56亿元品牌价值排在第7位的中国中化集团。


品牌价值不只是反映企业的规模和知名度,据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称,这个排行是由其专家委员会依据各个品牌购买者满意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品牌领导力5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测,综合量化而成的。


可以量化石油公司品牌形象参考系并不多,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每年评出的“世界品牌500强”尽管并不一定完善,但不妨作为参考。2014年度的“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上,上榜前100强的只有两家跨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第9位)、壳牌(第17位),其他石油公司均在百名以外。中国石油排名252位,中国石化排名278位,中国海油没上榜。


从品牌价值和排名来看,石油公司的总体评价并不高,与排名一二位的谷歌、苹果公司相去甚远。而中国的石油公司相对来说品牌价值近年虽保持上升,但与公司规模实力的增长并不同步,形成明显落差。尽管石油公司每天为亿万消费者服务,但挨批挨骂也不少。石油公司与电网公司的品牌也有差距。同为能源企业,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在2014年世界品牌500强中排60位,在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榜上,国家电网以2058.18亿元品牌价值排第二位。


关键因素影响石油公司形象


企业树立好形象,一是靠做,二是靠说。从石油产业发展历史来看,石油公司形象好不好,有一些关键因素值得重视。


首先是安全环保。石油行业是高危行业,这个属性从诞生起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如果不注意搞好安全环保,就会赔钱坏名,声誉扫地。翻开每一个大石油公司的年报,都能看到闪亮的安全环保举措和成绩,但翻开公司的历史,就能看到不光彩的安全环保事故记录。其中漏油是大公司的魔咒,埃克森的油轮污染海洋,BP的墨西哥湾漏油,康菲在中国渤海湾的漏油事件,都引起举世关注。石油公司对环保的态度也引起公众和环保组织的高度关注,比如埃克森美孚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观点较为保守,一度认为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全球气候变暖理论,引起不少环保人士到埃克森加油站抗议。后来埃克森美孚出资,在斯坦福大学发起了全球气候与能源项目,对有关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新技术进行研究。


其次是产品质量及价格。在中国,能源产品的清洁化诉求越来越强烈,油品质量升级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清洁油品的升级需要加大投入,但对于升级的成本,一般消费者却希望政府和石油企业承担。油品升级时价格提高,尽管企业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成本,但消费者并不买账,总希望油价越低越好。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看法是中国油价甚至比美国还贵,尽管政府和专家有理有据作了分析澄清,但这种成见难以消除。优质、低价的石油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这对石油公司来说是一大挑战,意味着要消化许多刚性上升的成本,需要持续不断的管理升级和技术创新,而这并非朝夕之功。


第三是公司管理规范,有没有贪腐。一个大公司出了贪腐事件,当然损坏公司形象,尤其国有企业更是如此。巴西国家石油公司2014年暴出8年来40亿美元被贪污挪用的丑闻,公司高管集体辞职,公司39人被调查。“巴西的未来”变成了不法分子贪腐的温床,公司形象一落千丈。


第四是能否带来公平正义。大石油公司的发展事关国计民生,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消费者支持,政府和消费者当然也有权监督公司,要分享公司发展成果。中国的石油公司透明度正在增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公司将人员招聘全部上网运作,信息公开透明,中国石化甚至组织第三方考核应聘者,这比以往企业内部运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民营石油企业也希望与中国的三大公司平等合作,公平竞争,反对垄断是他们一直的诉求。石油国企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打开了新的通道。当然,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要成为规范的市场竞争主体,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当然,影响石油公司形象的因素很多,这些关键因素如果处理不当,企业形象就会丢大分。


石油公司树形象要处理好三类关系


形象好不好,吃过亏受过益,大石油公司更加重视形象建设。总体来说,石油公司都在追求更新更好的形象,尤其注重处理好三类关系——


一是处理好能源与环境的关系。石油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既有统一也有矛盾,一些油藏丰富的地区往往处在环境脆弱需要严加保护的区域,比如国外有北冰洋和阿拉斯加,国内有沿海油田和河流三角洲的自然保护区。石油公司要树立绿色发展意识,加大安全环保投入,避免发生污染,才能避免公司形象遭到玷污。


二是处理好企业与政府和公众的关系。石油公司站在政府与公众之间,一方面受政府监管,国有石油公司要执行政府赋予的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要为公众服务,在规则制定、价格机制、利益分配等方面。两方面都难免出现矛盾,如何把握尺度,既守规合法,又按市场规律办事,求得政府支持和公众的理解,这对石油公司来说就像走平衡木,不敢掉以轻心。


三是处理好做与说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石油企业只要埋头苦干,多做少说,就能获得大家的理解支持。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在互联网时代,如果只做不说,善做不善说,往往收到费力不讨好、流汗还流泪的结果,做的贡献大但受的误解和委屈更多。“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仍要继续唱,石油工人为国富强坚持奉献也是为民服务。石油公司生产的商品没有特殊,也要公平交易。在市场经济的法则下,人们更接受花合适的钱购买优质产品和服务,不会单纯因为生产石油产品很辛苦就心生敬意,而是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让他满意,才会获得真正的点赞。世界上受尊敬的公司,不是最辛苦的企业,而是带给大家更多幸福感的企业。


未来的石油公司,能让更多的人幸福吗?


(原标题为:石油公司知难而进改善形象)

—————————————————

(原载于《石油商报》7月29日3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