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妈碎碎念:3个小时的时间,从分享内容,到布置作业,到交流互动,到最后回答问题,群里的妈妈边学边用,边学边感谢,好不热闹!一直想着要把内容整理一下,可是最近工作有些忙,拖到现在,大家温习用吧!
什么?你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强大的群?当然是兜妈的育儿分享群啊!还没加入?500人的位子,只有二十几个喽,想来学习的妈妈赶紧加兜妈个人微信709320266,分享该条图文,截图给我,申请加入吧!
以下内容来自群内分享:
关于表扬和鼓励,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无法界别二者的区分。我在上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前是专业参加过一期读书会的分享。加上学了,用了,感受很深。我看见刚才热场时候第二个关于二者区别时候,家长们的回答,兜妈的回答很准确,不过,很难辨识,因此今天我抛出这个,是贝妈直接传授,也是我日常使用时在注意的,习惯以后,很好判别二者。让我这个英语不好的人先从英文里的二者谈起:
表扬(Praise):称赞If you praise someone or something, you express approval for their achievements or qualities. 鼓励(encouragement): Encouragement is the activity of encouraging someone, or something that is said or done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m. 鼓励; 起鼓励作用的事物。
这是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对二者的英译英。表象来说,表扬通常是直接针对结果的,但鼓励是二者皆可,过程,结果,成功,失败这些在最近多篇疯转的文章里都有谈到。
鼓励和赞扬之间的不同——摘自《正面管教》132页 “赞扬可能会促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和自我观念。 自尊并不能被给予,也不能被接受,自尊是培养出来的。 对于那些相信赞扬并且看到了其即时效果的人来说,赞扬和鼓励之间的不同可能难以理解。他们看到孩子得到赞扬时满脸的光彩。然而,他们没有想过依赖于他人的观点的长期效果。即使是那些想把赞扬改为鼓励的人,要把张口就来的老习惯调整为说话前要好好思考一下,也还是满别扭的事。 我在参加课程学习前,看过至少三遍正面管教,但,这段话,既好理解,也难理解,关键在于二者很难辨别和在实际中的操作。词典里的定义:
赞扬1、表达令人满意的评价2、美化,尤其是通过将完美归因于被赞扬的人3、表示认可
鼓励:1、鼓励对方的勇气2、激励,促进从这个定义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三点, 一,表扬是评价(评价是贴标签); 二,表扬是归因于人,也就是指向是做事的人,而鼓励更着重行为本身; 三,表扬只针对完成了的、完美的结果,鼓励着眼于努力以及改进。 Marshall Rosenberg ,Center for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创始人,给表扬(praise)和夸奖(compliments)下过这样的定义:表扬和夸奖是一种粗暴的交流形式。因为它们是一种支配性语言,是一个人在给另一个人下定义。更麻烦的是,很多人都通过培训来学习如何表扬,如何通过表扬来操纵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所有的表扬都是为了操控,但事实是,一切的表扬,最终都会形成操控与被操控。
因此,我们常见的表扬有,你真棒,你真漂亮! 还有夸大性的,你最厉害了,你最帅气了!
自从疯转了表扬与鼓励之后,我发现很多爱学习的妈妈其实都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的父母将过程看得同样重要了,而也正是这样的高级表扬,往往是最容易与鼓励相混淆的。 斯坦福大学着名发展心理学测试,应该有很多妈妈都看了这篇文章。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在文章发现一个用我区别表扬和鼓励的方法就会现行的纰漏,而那句话后来我和讲师沟通后证实了我的想法,那是一句高级表扬。
现在,互动一下,我会写出8句话,请按数字标识告诉我,哪些是表扬,哪些是鼓励。(上过家长课的家长可以不用参与进来:)1.你自己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2.你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3.好棒!这就是我所希望的。4.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5.你这么听话令我高兴。6.我为你而骄傲。7.全是100分,你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奖励。8.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好,按照大家的回答,最多的是说124是鼓励,那么有一个问题,6是不是?
斯坦福大学那篇文章最后一段: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 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这句有情景,是表扬还是鼓励?如果换成,爸爸看到了你的努力,我为你感到骄傲!现在,是表扬还是鼓励?
问题出来了,如果换成,爸爸看到了你的努力,我为你感到骄傲!现在,还是表扬!如果把表扬分级数,这个是最高级,它貌似符合了一切鼓励的条件。关注了过程,关注的是努力,关注的是细节,而且,想想爸爸会为孩子感到骄傲,这肯定是很受鼓舞啊!
回到我在一开初讲的,表扬和夸奖是一种粗暴的交流形式。因为它们是一种支配性语言,是一个人在给另一个人下定义。更麻烦的是,很多人都通过培训来学习如何表扬,如何通过表扬来操纵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我一开始说,有的不是为了操控孩子,不是那么显著的支配性语言,我们还可以怎样来判断是表扬还是鼓励。
我们判断表扬和鼓励,最重要,最本质的区别是,表扬是从发出人的感受出发,鼓励是从受众的感受出发。
就只有这一个是唯一可以将高级表扬与鼓励区分的本质区别。 回到刚才那句话,爸爸看到了你的努力,我为你感到骄傲!感受是爸爸的,不是孩子的。在一开始我热场的时候,有家长提到了孩子的内驱力,谈到了内在觉醒。如何内在,如何觉醒,其实是很难的。但,这句话换成:爸爸看到了你的努力,你真该为自己感到骄傲!这就是鼓励。
再次回到“爸爸看到了你的努力,我为你感到骄傲!”会有家长觉得,爸爸为孩子感到骄傲,为什么不能是鼓励呢!那么,句子前半句是关注了过程,但后半句,爸爸为孩子感到骄傲,可不可以理解为孩子的努力赢得了爸爸的骄傲,那么可不可以理解为还是关注的是成果,即爸爸为孩子感到了骄傲。那么,可不可以假设,(这个是反推究竟是表扬还是鼓励的一个最好用的方法),当孩子无法赢得爸爸的骄傲时,或,当他再想去挑战时,他会首先担心无法赢得爸爸的认同。 除了对于表扬的依赖之外,孩子其实更需要自己去体会成功所带来的内心的喜悦,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同时孩子更需要有能力决定他/她什么时候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父母不断地表扬和肯定会剥夺孩子的这种乐趣。逐渐,孩子就失去了自己感受这些成功喜悦的能力,在做成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不会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兴奋,而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在道道小的时候,我们家都是在表扬,他在一片赞扬声中成长,真棒,好帅,真有力气,似乎也没有问题,但随着他长大,他开始担心努力的结果,不能接受批评,不敢勇于尝试。最典型的,小时候吃饭,一开始他吃一勺,大家鼓个掌,气氛热烈,皆大欢喜。随着年龄增长,他原本是越来越熟练,却越来越不愿意自己吃,因为没有人鼓掌了。 如果你家孩子在两岁以前,随便做个啥事儿都爱说,妈妈你看我。相信我,这是寻求表扬的最直接表现。如果你家孩子三四五岁,总是不敢去尝试,相信我,不一定是胆小,他很可能是担心不能达到好的预期。
表扬的长远影响之一就是让孩子失去兴趣! 父母不断地表扬可能会让孩子坚持做一件事,但当父母一旦停止表扬,孩子会立刻失去兴趣。原因在于,这件事本身不再是孩子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关注和表扬。同时,过度的表扬和奖励会导致孩子对一件事产生逆反心理,越是表扬孩子就越不想做。
“转自道道妈朋友圈: 2015.7.910鼓励的长期作用上家长课前去贝妈的工作室听过toto妈分享读书会,主题就是鼓励与表扬的区别。那天是我和老公结婚六周年纪念日。那次课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回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鼓励的八句话打印出来,大大地贴在冰箱上。 道道是被表扬长大的孩子。特别明显的表现就是凡事一开始都很自信,做了就要得到点赞,如果没做好会迅速气馁,还会找例如我还小一类的借口推脱不愿尝试。 今天特意记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道道这几天的一连串表现,惊得我合不上嘴。
先说洗头这事儿吧。大概是一岁多开始,道道洗头开始有些抗拒,过了两岁,几乎每次洗头都需要各种谈判,拖延,哭闹,各种奇葩条件,各种不配合。话说鼓励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我再没有特意就他洗头的事谈过。(其实也是因为内心忐忑,不敢随便谈)但他昨晚突然就自己坐在澡盆里开始洗头了。过去也有过,但都是清水。这次,他一连抹了两次香波。他洗完很自豪地说,妈妈,你看,我很棒吧。(表扬的长期结果啊)还没等我鼓励,他又说,我真为自己感到骄傲??过去表扬的时候,他常爱说,我还小。或者,我不会。(他很担心表现不好就没有表扬,或者说,他很在意做这个事的最终结果)昨天给他买的吉他到了。一开始他不会,让我教。反复了几次,他还是没有掌握要领。我本想放弃了。他提出,妈妈,我们再多试几次吧。后来我想起有个小视频可以参考,于是放出来他自己看。现在我还记得看着他紧盯着手机屏幕,一点点模仿的样子。随后上楼去希希妹妹家,因为送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吉他给她,两个孩子就一起玩儿。希希说,奶奶,我不会。道道在旁边说,希希妹,不要说我不会,要说我想学。来,我教你。
道道很爱画画,平时在家我都随意让他画,他玩儿得很嗨。但渐渐的,他开始羡慕那些学了画画的孩子。我也通过多方考察,觉得有个小型的创意画室很不错。不过他总担心画不好,老师会不会说他。所以这事儿也就一再搁置。但最近他突然提出,妈妈,我想去学画画。我不会怕老师。我做好我自己就好了。(最后这句话让我差点哭出来啊) 最近有个故事大赛,道道以前不爱讲故事。不过,昨天我提到有个故事大赛,他一下子很感兴趣,说他也想参加。我说,那个需要我们反复联系哦。他信心满满地说,多试几次就好。昨晚,我们一起把选定参赛的故事读了五遍。道道说,妈妈,没关系。尝试了就好。这一连串的大补汤啊,当妈的乐趣无穷尽,当一个会运用正面管教鼓励工具的妈妈,乐趣永无止尽。”
这是我此前在群里发出来的,也是因为这个分享,最终让我决定在群里的第一次分享以表扬与鼓励的区别为主题。
当时很多妈妈问到哪八句话,今天我把它们贴出来,再来说如何用。
你付出努力,你该得到它。你一定会为自己而骄傲。你对此感觉如何?你自己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你的判断。你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管怎样妈妈都爱你。
这八句话,孤零零的,一开始用,会觉得很别扭。同时,你真棒,是不是就真的不可以再说,万一说了又怎么办? 我们在谈到鼓励时候,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提到,要关注孩子成功时自身的感受。
孩子天生渴望成功、渴望学习、渴望征服困难。当他们获得成功时内心所产生的喜悦能够极大地增强孩子做事的毅力和决心,同时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所以,当孩子完成一项挑战时,不妨说,你对此感觉如何?例如,他第一次自己穿上了衣服,你先确认场景,你自己穿上了?!然后问他的感受,你自己穿上衣服的感觉如何?如果孩子表述不清,你还可以再接一句,你一定为此而骄傲。
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评价。 只要有机会,就应该问问孩子对自己所做的事怎么看待。归因引导很重要,他完成了一幅很满意的画,认同他,并引导他归因:你很认真,很努力地画,你付出的努力有了回报,你感觉怎么样?这是组合拳了,再加一句,你真该为自己感到骄傲。我相信你的判断。
信任建立,是父母与孩子彼此成长,共同成长的关键,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里,鼓励他自行解决,这句话最适宜。如果成功,那么这一句:你自己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也能促动他未来继续自我探索。
如果失败,那么说一句: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传递出来的信任可以鼓动孩子再次尝试和挑战的勇气。最后记得加一句,不管怎样妈妈都爱你。你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这是典型地将决定权放归孩子的做法。当然,对于小一点的孩子,还需要配合使用一句,你也可以征询我的意见,但记得要说,最终由你觉得什么对你更好。
我同样建议大家不要太过焦虑,我一开始也会说,你真棒,后来赶忙加一句,你真该为自己感到骄傲。现在我还是会说你真棒,但会越来越少,关键是,对于道道来说,他更觉得为自己感到骄傲是最棒的!鼓励最终是促进孩子的内在觉醒,而这个内在动力需要的是我们出自孩子自身的感受,从他出发进行鼓励。而不是以我们的感受作为出发进行表扬。
孩子小时候被不切实际的表扬吹捧上天,未来必然会被摔得生疼。表扬就好似根基不稳的小苗,受不得风吹雨打,稍不注意就夭折了。而一旦孩子被表扬贴上了标签,背负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即便是爸爸为你感到骄傲这样的话,长远来看也是弊大于利的。
所以,我们在发出信号时,考虑这个对象是你自己还是孩子。我们在检验是否是真鼓励时,要延展到未来,看传递给孩子的是信任,还是压力。
着重孩子建设性地处理生活能力:我信任你是可负责任且能独立自主的→孩子学到承受不完美的勇气和尝试的意愿,孩子获得自信,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认可孩子的努力与进步 :你不必是完美的,努力与进步才是重要的→孩子学会接纳自己与他人的努力,孩子发展出工作的愿望。
重视孩子的天性资赋以及他的贡献并表示欣赏、感谢:你的贡献是有价值的,你使大家更方便,我们很欣赏你所做的 →孩子学会运用他的才能与努力,为大家谋福,而不只为个人获得,能分享他人的成功与欣赏自己的成果。如果说你是最好的,那就意味着你必须比她人好才是好的,孩子只会学到,孩子学到不断竞争,不断付出,担心落后和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