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派八卦掌就是程廷华传程派八卦掌。
程廷华,字应芳,生于1848年,卒于1900年8月14 日,终年52岁。程廷华是河北深县城南十五里程家村人,自幼入京学徒,住在北京崇文门外花市四条火神庙。在崇文门外开有眼镜店,人称“眼镜程”。程廷华从小习摔跤,跤术高超,后入董海川门,精研八卦掌多年,尽得董师真传,成就较高。
1900年(光绪十二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面对外寇的强盗行径和清庭的软弱无能,程师怒不可,多次与外寇发生冲突,击死外寇彼多。外寇“无敢进者,怒目以为神也”。八月十四日程廷华在北京东珠市口东平乐园水道子地方与德国兵众相遇,程师以掌为刀,怒杀德寇数人,后被德军以火器击伤,因流血不止即日逝世。
在董海川弟子中,以程廷华所习八卦掌最为接近董架,因程入门前仅只习练摔跤,于其它门派少有涉足,固能全得董之原架八卦掌,而别的支派因得董公因材施教,融入了较多其它支派的技法。故郭云深在孙禄堂艺成出师后,又将其荐至程廷华门下学习八卦掌功夫。随程廷华习八卦掌者,除其子程有龙、程有信、程有功外,还有刘斌、刘振宗、姬凤祥、王丹林、张玉奎、张永德、郭凤德、崔振喜、冯俊义、李文彪、张承发、杨明山、周祥、李豪庭、李铁中、陈茂、李汉章、关岭峰、高义盛、何金奎、李梦瑞、蒋馨山、郭铸山、程有生、胡凤阳等。
程廷华所传掌式为董海川之真传,全名为“无极拳游身八卦连环掌”,亦称程派八卦掌,因其传人主要在北京南城一带活动和传练,故又称北京“南城派八卦掌”。其特点是桩功全面,不但有行桩,还有站桩,其行桩多达二十七个,分八形上中下三盘,二十四个及天、地、人三才三个行桩,八形取狮、蛇、熊、龙、凤、鸡、麟、猴。出掌为龙爪,虎口撑圆,拇指外张,四指内抱,食指上顶。步形讲究曲腿膛泥,换式走摆(掰)扣步,多走双摆双扣,动作舒展,潇洒稳健。掌式运转曲线圆活,螺旋拧翻,八形贯穿,动式主刚辅柔,势尽复始,掌有穿插,善用塌削。练时讲究天时地利,尤其是内功的修练,讲究按时辰方位而作,用时讲究五形生克制化,走化沾打,游身绕进,背身击敌。其大小拳械有百余路。在八卦掌各流派中流传最为广泛。其传人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
程派八卦掌传人中著名者除孙禄堂合太极、形意、八卦自成一派外,较有影响的传人有刘斌、杨明山、李文彪、程有龙、张永德、姬凤祥、刘振宗、王丹林、冯俊义、张玉奎、郭凤德、等。其中尽得程师真传者首推刘斌和杨明山。已故的刘兴汉和王荣堂两位老先生即是程派八掌第三代(八卦掌第四代)传人,刘兴汉先生承习于刘斌,王荣堂先生承习于杨明山。
刘兴汉先生有徒众达五十九人,遍及全国各地及欧美,王荣堂先生亦有徒十四人,这些程派八卦掌第四代(八卦掌第五代)传人亦是传徒及孙辈无数,使程派八卦掌成为八卦掌各流派中承传最广的一支。
在刘兴汉先生及其师兄王文奎先生的精心整理和完善下,程派八卦掌的理论、功理功法已经出版发行,使这一流派得到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南城派八卦世系表 |
八卦掌一代宗师董海川 |

八卦掌二代宗师程庭华
|
|
程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28人)
刘
斌 |
刘振宗 |
姬凤祥 |
王丹林 |
程有龙 |
程有信 |
程有功 |
张玉魁 |
张永德 |
郭凤德 |
孙福全 |
崔振喜 |
冯俊义 |
李文彪 |
张承发 |
杨明山 |
周祥 |
李豪庭 |
李铁牛 |
陈茂 |
李汉章 |
关岭峰 |
高义盛 |
何金奎 |
|
|
|
李梦瑞 |
蒋馨山 |
郭铸山 |
程有生 |
胡凤阳 |
|
|
|
|
|

李彦勤 张国祥 刘世魁 刘斌
吕忠源 田树峰
1928年于天坛大坑

第三代宗师刘振宗收徒照
一排左起:陈连祥(云峰)、李连峰、吕忠源、李崑山、王丹林(身前为刘表增)、刘振宗、李振铎、王文魁
二排右三:刘兴汉

程有信宗师收徒步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