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夏珪《风雨行舟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阴山工作室 2015-08-04



南宋 <wbr>夏珪《风雨行舟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南宋 夏珪 风雨行舟图 绢本设色 23.9x25.1cm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作又名《雨江舟行图》、《风雨山水图》,南宋夏珪作。
  有学者曾怀疑此画右下角“夏圭”的署名为后来所添补,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研究实验室对款字及其周边曾作详尽测验,证明署名的墨调和画中的墨调是一致的。通过高倍放大镜显示,画面和署名处墨和绢面的粘和方式也明显一致。这一证据至少证明了此画创作与落款应在同一时期完成,排除了后添之说。
  一般认为,夏珪山水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早期风格以藏于台北的团扇《观瀑图》为代表,多得力于李唐。中年的成熟画风,以藏于台北的《溪山清远图》为代表,笔墨布局脱胎李唐,已成自家面目。晚年创作的减笔山水画,以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所藏的《山水十二景》残卷为代表。从画风及笔墨分析,此作应系夏珪中年作品。
  此作曾经黔宁王沭昕、阮元、完颜景贤递藏。左下方钤“朴孙心赏”,右上方钤“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右上方画面边缘处有一朱文印的边角,内容不辨。(林如)


南宋 <wbr>夏珪《风雨行舟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南宋 夏珪 风雨行舟图 绢本设色 23.9x25.1cm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大图)

       夏珪(生卒年不详),又名圭,字禹玉, 中国南宋画家,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与李唐、刘松年、马远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夏宋宁宗时(1195—1224)为画院待诏,赐金带。理宗时(1225—1264)为画院祗候,阶训武郎。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是北派山水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擅长雪景,效法范宽,画山石时用水墨皴染,皴法苍劲古朴而简练疏淡,创造拖泥带水皴,画树常用秃笔或树叶间夹笔,笔简意足,清旷俏丽,善于提炼剪裁,景色含蓄动人,清幽深远,所画山水构图取景多为半边,善取边角小景(如山角、水涯),画面留较多空白,以小见大,以局部表现整体,寓意南宋偏安一隅,仅存残山剩水,人称“夏半边”。山水画法自李唐,后世论画者以为其山水画造诣,院中人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其山水布置皴法与马远同,时人并称为“马夏”,齐名于世。但其意尚苍古而简淡,喜用秃笔。树叶间夹笔,楼阁不用尺界,信手而成,突兀奇怪,气韵尤高。



南宋 <wbr>夏珪《风雨行舟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