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们,辛苦了!”当萍乡北火车站台上传来温馨的广播告别声,我们重拾背包,踏上了返程的列车,三天两夜的武功山之行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路的跋涉,收获颇丰,也感慨万千:人生能有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驴途经历,着实满足。 “北太白,南武功”,在国内驴界,武功山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就好象《天龙八部》里的“北乔峰,南慕容”一样,并称当世两大武林高手。它其实并不只是一座山,而是一段山脉,有数个大山峰和无数个小山头所组成,而行走在这些连绵起伏的山脊线上,展现在你面前的却不只是一段山脉,而是那茫茫的大草原,蓝天白云绿草是这里的主题。然而,高海拔的山顶,多变的天气,驴途相对艰苦,所以有人称驴行武功山,是“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但这些都无法阻挡驴者前进的脚步,我们三门,就有好几批驴队成功穿越,带回来的美图美景,彰显着无上荣耀,令人羡慕不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别人带回的图片再美,描绘得再精彩,也不如自己亲身去走一番。7月24日,筹划了将近一个月的武功山之行,终于出发。一个人的寂寞,不如一群人的快乐!这个三天注定难忘,我不知道需要怎样的修行才能换得这次相聚,而每次相聚都是值得纪念和感激的,因为喜爱户外,因为武功山,我们有幸走在一起,感谢驴途中有你相伴。 整装待发的“驴行山水”小分队,从左至右:“阿灰”、“宝刀”、“一米阳光”、“香秀树”、“巴萨”、“阿友”,新驴老驴、美女帅哥,一应俱全。虽然出发前,我们几乎都有这样那样的不适,但为了踏足天上草原,我们义无反顾。 坐着火车,一路向西,到达江西萍乡后,风雨交加,我们直奔武功山山脚龙山村,投宿龙发山庄。那一天,恰逢“香秀树”的生日,晚餐在“生日快乐”的祝福歌中达到高潮。“祝愿此次武功山之行,平安顺利,完美成功!”伴随着“香秀树”的许愿,我们也默默祈祷。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山村的空气异常的清新,用过早餐后,我们沿着上山的古道,伴着潺潺的溪流,向着海拔1600米左右的山顶发云界,进军。 这一路丛林密集,除了叮咚的泉水,也无甚风景,途中,雨又开始下起来,使得我们这段将近1000米左右的爬升路程更加艰难。不过这点小难根本无法阻挡小分队前进的步伐,我们前后照应,互相帮扶,听着小歌,讲着笑话,不知不觉间,提前到达山顶。 山顶霍然开朗,大片绿草在雨雾中隐约呈现,令人莫名的兴奋。不过,天气突变,大风呼啸,我们只得换一套装束,披上雨衣,杀向发云界农家乐休整。 在雨雾中行进了半个多小时后,发云界农家乐到了。说是农家乐,其实就是在山顶的一个小盆地中,众多铁皮棚搭建而成的驴友驿站,我们在提前预订好的“白鹤楼”客栈落脚休整。 热水澡、午餐、午休后,我们重整旗鼓,继续往金顶方向跋涉。据说这段山脊线,有数10万亩草甸,连绵起伏,横亘在山顶,非常壮观。我们有点小兴奋,满心期待。当然,出发前,驴过留名,我们也在驿站的木板墙上涂鸦了一下。 雨时断时续,草原被大雾笼罩。所幸,风再起时,云雾飘渺起来。感谢风,这一路,有您相随,走到哪,风吹雾散,露出清清草原的翠绿,雨停歇一阵,不远处,也可看到奔腾汹涌的云海,真是美不胜收。 这里到处都是美景,每走一段,映入你眼帘的都是绝美的风光,真可谓移步换景,绝无重复,甚至美到让你觉得不是那么的真实。 尤其是这里,云雾散去后,大山的气势与草原的壮丽浑然一体,此刻无法用任何词语来形容,唯有驻足不前,凝神发呆,美美地用眼睛和心灵饱餐一顿。 (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