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英派汉 2015-08-04
      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当前合肥发展大局,全市上下积极谋篇布局、创新实践。围绕这一主题,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于6月23日举办了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来自省、市社科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深入研讨。本期理论版从年会论文中摘编了部分文章和观点,与读者分享。

      环湖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合肥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着力提升都市区国际化水平的同时,如何立足环湖十二镇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依托“大湖”,烘托“名城”,把环湖十二镇打造成个性鲜明、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现代特色小镇,已成为未来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认清发展基础

      一是交通条件便捷。最远的镇距合肥市区也不足百公里,车程都在一小时之内,与市区构成一小时生活圈。特别是全长155公里的环巢湖旅游大道开通,将镶嵌在美丽巢湖之滨的十二颗璀璨明珠串接成链,为人们旅游观光、驾车骑行、休闲休憩提供了便捷的快速通道。二是生态环境良好。环湖十二镇均位于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核心区,水系发达、生态良好。三是旅游资源丰富。环湖十二镇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不胜枚举、文化底蕴浓郁厚重。人文、山水、传说、美食等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不少小镇具有一定特色产业基础。但同时也存在总体规划缺位、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支撑不强、景观开发不足等问题。

      坚持五大原则

      一是立足于特色鲜明。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环湖十二镇建设要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突出鲜明的产业特色,突出鲜明的生态特色,突出鲜明的风貌特色,突出鲜明的人文特色。

      二是立足于文化鲜活。城镇文化特色是历史传统、自然环境、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是文化传承的凝聚,是小城镇的灵魂。环湖十二镇的发展要靠文化引领,更好地彰显城镇个性,展现其发展优势和品位。

      三是立足于产业融合。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有一定限制,培育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环湖十二镇要立足各自的发展基础和优势,鼓励和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四是立足于生态宜居。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镇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环湖十二镇建设要凸显生态宜居,让人们能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

      五是立足于民生改善。小镇建设不仅要体现特色、生态、产业,更要体现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城镇建设的真正价值所在,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特色小镇。

      突出特色取向

      环湖特色十二镇建设,要放在打造“大湖名城”的总体布局中谋划,立足基础、放眼长远,在主导产业、城镇风貌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突出发展特色,紧紧围绕“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一镇一产业”做文章,分类推进以旅游休闲、产业示范、风貌特色、历史文化为主导的特色名镇。

      一是突出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休闲特色名镇。依托环巢湖旅游大道和水陆交通网络,将十二镇山水、人文、传说、古迹、田园、湿地、美食和生态等特色旅游资源有机串联起来,加强新型旅游产品的创新培育,让三国文化、淮军文化、巢居文化、巢湖神话等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富的旅游产品。加强与省内、长三角、国内外旅游圈的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国内外市场营销,以大事件带动(巢湖国际旅游节、中国智慧旅游城市论坛等),大平台依托,全媒体推广,打响环湖小镇旅游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观光休闲目的地。

      二是突出生态环保,打造商务会议特色名镇。借鉴瑞士达沃斯、北京国内外商务会议小镇的建设经验和经营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在城镇规划、建筑设计、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注入“生态”理念,真正以生态为底,绿廊为链,河流为脉,打好生态基础。创新观念,加强与国家级专业协会联系,争取诸如世界湖泊论坛、中国城镇化论坛等全国性大会在当地落地,带动住宿、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会展经济以及观光、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

      三是突出产业示范,打造品牌产品特色名镇。以“产业有特色、基地有规模、产品有品牌”为目标,把调结构、树品牌、添活力作为环湖十二镇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烔炀万亩草莓基地、黄麓万亩葡萄基地、白山万亩苗木基地,建设集生态种植、观光娱乐于一体的若干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加大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槐林渔网、中垾锚链等园区经济的扶持,打造若干园区经济特色镇。加强对同大等产业基础较好,配套服务业发达的小镇的开发建设,打造若干重点产业功能区产业配套服务特色镇。

      四是突出历史文化,打造人文内涵特色名镇。加强对历史遗存、古群落的修复保护。加大对同大、长临河、烔炀、柘皋等四个历史文化老街区,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河镇的保护性修复,做到修旧如旧,传形传神,展现古镇的历史脉络;加大对六家畈古民居、三湖梅、洪家疃等的整治保护,提炼和再造民俗风情;加强对唐咀水下居巢古国、银山智人等遗址的开发,挖掘和弘扬文化遗产;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环湖流域的吴楚文化、淮军文化和焦姥文化、巢父文化等,让民俗文化大放光彩。 

      综上所述,推进环湖特色十二镇建设,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要发挥市场决定、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作用,还要做到构筑统筹协调平台,强化顶层设计; 构筑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构筑品牌建设平台,提升小镇形象;构筑文化发展平台,突出文化魅力;构筑体制创新平台,强化建设管理。从而形成整体聚合力,真正打造出合肥环湖特色精品小城镇。

    (作者单位:合肥市发改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