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具文化】(1)

 飞云阁0811 2015-08-04

古代茶具发展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
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櫃、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未,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遵生八笺》说:“元时,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名擅当时。”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使之光滑美观,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制法仿古,式样可观,”还说“炼铜亦净……或作。”实指镀金。由此可见,元代茶罏非常精制,时至明朝,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由此见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 我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茶用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无足日镬”。(明清时期,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过去一些作家认为,我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指南宋)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罗大经之意,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鹤林玉露》又说:“陆氏(陆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陆羽是唐朝人,是《茶经》的作者,被认为是我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誇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明朝,沦茶煮水使用“汤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汤瓶的样式品种也多起来。从金属种类分,有锡瓶、铅瓶、铜瓶等。当时茶瓶的形状多是竹筒形。《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说,这种竹筒状汤瓶好处在于“既不漏火,又便于点注(泡茶)”。可见汤瓶既煮水又可用于泡茶两种功用。明代同时也开始用瓷茶瓶,可是因为“瓷瓶煮水,虽不夺汤气,然不适用,亦不雅观。”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还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颂古联珠通集》“一口吸尽江南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碎如泥瞻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明朝竟有三只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地步。无疑,这种怪异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物,仅此而已。 
唐宋以来饮茶茶具有新的改进发展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因为金属茶具泡茶远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一)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壶。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供春真姓“龚”。所以也写成,‘龚春”砂壶。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开始,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偶在茶馆中听到“诸公品茶施茶之论。”顿生感悟,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

瓷都-----景德镇

北宋景德元年 (公元1004年), 真宗赵恒下旨,在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把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这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而且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种彩绘。当时彭器资《送许屯田诗》曾有这样的评价: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到元代, 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淡雅滋润,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在生产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小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被视同拱璧。明代刘侗、于奕正著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有成杯一双,值十万钱之说。 
清代各地制瓷名手云集景德镇,制瓷技术又有不少创新。到雍正时,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通体透明,薄如蛋壳,已达到了纯乎见釉,不见胎骨的完美程度。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绘花纹图,有如透轻云望明月,隔淡雾看青山。制作之巧,令人惊叹。 
景德镇向来重视瓷釉色彩,这里的颜色釉瓷器很早以前就十分著名。 
我国瓷器为色釉装饰,大约起源于商代陶器。 
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唐代创造了黄、紫、绿三彩,称为唐三彩,宋代有影青、粉青、定 红、紫钧、黑釉等。 
据史籍记载,宋、元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有300多座,颜色釉瓷已占很大比重。 到 了明、清时代,景德镇的颜色釉取众之长,尽人工之巧,承前启后造诣极高,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 
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宋朝时为河南钧州禹县烧造,从明朝开始,景德镇大量生产钧红瓷。 
明代永宣年间,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创造了祭红。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 
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红。因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价特高。 古 人在制作祭红瓷时,很名贵的原料如珊瑚、玛瑙、玉石、珍珠、黄金等都在所不惜 
郎窑红又叫宝石红,色调鲜艳夺目,绚丽多彩,亦很受人喜爱。如今景德镇已恢复和创制70多种颜色釉,如钧红、郎窑红、豆 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 
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工艺陈设瓷,也用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 
使瓷器白如五、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

艺法天人 气贯紫泥

罗小平的艺术之路
 1983年,我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在学期间曾在景德镇、福建龙海、湖北蕲春等地实习制作陶艺。1987年,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授课之余,并在宜兴做了一大批与公共环境艺术相结合的抽象陶艺,曾应邀在上海美术家画廊办过一个展览,反应不错,但我暗地里感觉不怎么样。
 我偏爱西方艺术,在大学时接受的大致上也是西方美术的教育体系。虽观览过全国各大名胜古迹,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情感却是以后的事。那个时期,由于国内艺术主流充斥小巧、平庸的作品,缺乏创意,于是兴起出国留学的念头。
放弃赴美深造
 1992年,我取得留美攻读硕士学位的护照。然而,也许是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使我放弃了签证和大学教职,来到宜兴乡下。起初由于生活所迫,大量的制作宗教雕塑,欲把握传统雕塑的三维空间和技巧,我自信是不费力的,但要将对宗教的虔诚之心,融入—刀一笔之中,绝非易事。从此之中,我逐渐领悟到中国文化艺术深厚的传统精神及其内在品格,同时也领悟到东方美学的精深和博大。
 我不解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为什么被西方文化和工业文明冲击的七零八落?为什么传统雕塑总处在民间艺术之列?为什么中国传统艺术近百年倾于衰落?乡间的晚风抚不平我心头的不安,田野的芳香带不走我灵魂的孤寂。
 中国近十年采用全盘西化的雕塑教学体系,割裂了中国传统雕塑历史,用吻合西方雕塑艺术的美学原则来审视中国传统雕塑,不可避免地将削弱中国传统雕塑的美学价值,造成当代中国雕塑行为上的盲从与被动。而中国传统的彩塑、陶塑、泥塑、木雕,由于民间工匠口耳相传的授徒方式和创作理论的匮乏,加上历史的陈因,始终拓不宽民间艺术的格局,无形中在观念上淡化了中国传统雕塑已有的成就。
致力宗教雕塑 追求天人合一
 中西雕塑艺术的风格迥异,是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无损于人类历史长河中各自的艺术地位。汉代霍去病墓石刻的天成,画像砖的朴拙,云冈石窟的博大,中国陶瓷艺术的深厚,是民族历史文化光芒的折射,在这灿烂的折光之下,该如何继承发展?在宗教程序化的造型里,我看到充满中国情怀的线条,领略到人性的神化,触摸到民族文化跳动的脉搏。当传统文化的清泉与我的心灵交融时,我产生了不曾有过的冲动。
 社会的进程,信息的发展,人类似乎正迈向大同。但就像不能改变血脉与肤色一样,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精神与艺术品格依然延展到我们这一代。我崇尚宁静、淡泊,追寻禅宗「超然物外」的思想,力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回想自已这种思想的变化,我曾在作品展前言中写到:「十几年从艺生涯,为拋弃传统,我狂呼与吶喊;为学习传统,我跋涉与陶醉;为立意创新,我痛苦与狂喜。不管何时何地,自信从艺的态度是竭智尽力的。」我暗自庆幸自己的「顿悟」。
以紫砂为材料 以开创为起点
 紫砂被誉为「紫玉金砂」,制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作为优秀的民间艺术早已蜚声海内外,并对中外陶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宜兴紫砂壶从古至今仍属工艺美术范畴,历来在古玩和茶艺市场流动。紫砂雕塑是随近几十年紫砂壶的发展而兴起的,徐秀棠是带动宜兴紫砂雕塑兴盛的重要人物之一,除他等少数个人之外,紫砂雕塑作为民间工艺美术却没有形成像石湾德化等地方名匠辈出,且具地方特点的气候,更少创新意义。商业利润的驱动,急功近利的心态,虽带来一时的繁荣,却不能改变地方某些狭隘的守旧观念和文化的滞后。但紫砂陶土良好的可塑性与凝重色泽,并无妨它作为陶塑的极好材料,认识这一特性之后,使我的创作有了保证。1993年,继承与发展,开拓与创新,成为我做陶之路的新起点。
以禅宗自然超逸为创作核心
 中国禅宗吸收了老庄道家思想,在对客观世界肯定的同时,主张心灵「顿悟」,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中国古代画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我的作品中,运用「写意」的理念阐明我的这种体悟。这里指的「意」有二层涵义,其中,「意」是精神的涵义,是心里感受的提炼与升华,使之永恒,而这个「意」又源自对宇宙人生情感的体验,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例如:达摩是我偏爱的题材,而我塑造的达摩与历史的真实已有较远的距离。达摩中孕育的内涵大都是我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而我的情感又源于当今社会,因此,便烙上了时代印记,而「意」也因而产生。其二,「意」是相对于「实」而言,相对于真实的客观造型。我创作时不用架上雕塑的加泥法,而是用大泥片圈起成型,这样顺应泥片的走向而塑。造型上多了夸张,强调了「写意」,人体结构比例的科学性也随之淡化,少些「写实」意味。另外,「意」需要通过「写」来表达,「写」绝非一般客观物体的真实表现,绝非「写生」。而是强调抒发自已「胸中之意气」的「写」。我在创作历史人物时,扬弃传统陶瓷雕塑的叙事性。因为特定人物的塑造,真实地再现历史故事,有碍情感的自由发挥,有碍「写意」。雕塑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是利用雕塑的本体造型让人产生无言的共鸣。而用雕塑再现历史故事远不如电影、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来的真实动人。
气韵贯通 天地一体
 其次,我注重「气韵」的贯通。气是生命力的表现,宇宙万物均有「气」,雕塑中的线条块面都要「顺气」。形体的支离破碎,脱离造型的繁杂刻划,或简单死板的造型都无「韵」。「气韵生动」是中国画论「六法」的第一法,对自然的热爱,人才有「气」,高超的技巧,才能赋予艺术作品的「气韵」。
 再其次,我力求造型的冷静、内省、节制和整体性。同时根据陶的特性,加强了团块感,而繁复的衣纹处理近似于中国画的繁笔,使之更加整一、和谐。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主要精神,浑然天成的外形,具有高雅、平淡、宁静、超脱之美。
 1994年至95年,我以《广成子》等多件作品在全国陶瓷艺术创作评比中获奖和入选全国美展之后,国内外同道与专家均给予肯定。有人说我「将传统陶瓷雕塑提高到艺术的层面」,也有人评价:「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间与架上找到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契合点。」「对传统陶瓷雕塑进行了温和的改革。」不管哪种评价,我心里有数。
 路还要继续走下去,一步一步,我心里踏实。我本心高气盛,而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得到修炼。我深信,凡有善根的人,着力于人格的提升,在平常心境中才能囊括宇宙。淡淡的宽松心境,与泥为伍,随物而动,才能将心灵贴近神圣的自然,在冥冥之中将人之精气神游离于技巧之上,最终拋弃「技巧」,这需要花费一辈子的心力。
纯由手工创作 名之陶艺雕塑
 1996年,我开始用纯手工创作,淡化了雕塑的特征,加强了陶艺的语言,放松了形体的结构,多体现泥的感觉,自然的转动,以及偶然性的效果,我将之名为「陶艺雕塑」。
在烧成工艺方面,我改变紫砂一贯的氧化烧成方法,提高烧成温度,在高温氧化中短时间还原。并同「坑烧」结合,以此丰富紫砂的色泽。
 这一时期,我尽力减弱「技巧」,正如汤鸣皋在一篇对我作品的短评中写到:「这是一种状态近似平淡,滋味又是浓酽的感情溶出。」「作品形象表情木讷,动态肃然,不求华绮,只为天然。」
 1996年,也正是在我本命年里,我与刘秀兰合作的作品《芸芸众生系列──愚者》在《中日陶艺展》中荣获二项最高殊荣,即日本国文部大臣奖和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奖,也许是偶然与幸运吧!但朋友对我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想:陶艺之路艰辛漫长,为不致沦为陶瓷大国的不肖子孙,我将继续前行。
 以往,「老外说好的东西才是好」的反常现象;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从自己的视角或两者居中的视角来审视中外文化。诚然,中国现代陶艺起步较晚,粗陋与怪诞、趋同和空洞是中国陶艺早期的普遍现象,与国外陶艺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大师辈出的气候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如果我们能团结努力,中国陶艺立于世界陶艺之林,便指日可待。因此,开展陶艺活动,加强中外交流,是我们这一代应尽的义务。我同诸多陶友组建成立的宜兴市陶艺协会也正是本着这一朴实的愿望。1997年,大家推举我担任第一届会长,五月份,在协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加拿大陶艺家代表团在宜兴的陶艺讲座。举行了声势浩大、隆重热烈的陶艺协会成立大会,以及专家与会员学术研讨会,同时,主办了宜兴市陶艺协会会员作展,受到中外专家的高度评价,现在,陶艺已深入人心。
 我乘火车往来于沪宜两地时,总在上海火车站看见一个伟人的话:「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获得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付出什么。」每次我都想:「我能做什么?我应当做什么?」

时大彬及其作品的流传

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宋尚书时彦裔孙,时鹏之子,生平活动期在明代万历朝至清代康熙朝之间。
大彬壶艺在明代就享有盛誉,多见于文人记述。明许次纾《茶疏》︰「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时大彬继供春之后,创制了许多制壶专用工具,创制了许多壶式,并培养了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徒弟。承上启下,发展了紫砂艺术。时大彬的早期作品,坚致朴雅。好仿供春大壶。自从他游苏州娄东,交接陈眉公诸辈后,制壶风格为之一变。制壶由大转小。据称︰时大彬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每遇不满意的作品,即行毁弃。即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当时茶风盛行,对壶艺要求很高。
时大彬一生约八十余岁,所制作品当数以千计,流传其广。有诗为证︰「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明末四公子之一宜兴陈贞慧《秋园杂佩》载︰「时壶名远甚,即遐陬绝域犹知之。其制始于供春,壶式古朴风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后则如陈壶、徐壶、皆不能彷佛大彬万一矣」。时大彬作品虽多,但流传存世者极少。至清干隆年间,时大彬的作品已视为稀世珍宝了。
时大彬距今约300余年,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可见精贵之至。海内外也有许多私家收藏,因无从查考,莫辨真伪,因此暂不统算在内。时壶大多有「大彬」款识,以此识别。
国内现存于公家的,有以下三件时大彬作品︰
「六方壶」,红泥紫砂,系1965年于扬州江都明代墓葬中出土,有关专家大多认为是时壶真品。明墓系万历四十四年的。「六方壶」现存扬州博物馆。壶形制规整,壶底阴文刻「大彬」两字。
「紫砂扁壶」,刻有「源远堂藏、大彬制」七字。该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天香阁壶」,泥色紫黑。壶盖里刻「天香阁、大彬」五字。壶外观有大度之气,雍浑古朴,或认为是时大彬的早期作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僧帽壶」。「僧帽」造型,在唐宋以来的瓷器造型中已不少见。时大彬借鉴于紫砂造型中,所作「僧帽壶」棱角分明,线条流畅,精雅独到。底款「生莲居大彬」五字。该壶现存于上海友谊商店。
大彬的作品,除茶具之外,还有文房清玩。其显著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自署款识。时大彬早先往往请人代笔署款。在交接许多文人雅士以后,时大彬便揣摩名家书体,发愤苦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时大彬终于写得一手好字。他削竹为刃,以竹代笔,在壶艺作品上署名。其书法深得许多名士的赞赏。以至于后来把大彬书法作为辨别作品真伪的标准之一。
时大彬两位高足,李仲芳与徐友泉,师出名门,但创作风格各异。时大彬对有些作品十分欣赏,因此就在待弟的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号款识。这是紫砂行业的一项「特权」,这是对自己徒弟的技艺的一种认可,也是最高的奖赏。那就有人讲︰「李大瓶、时大名」。即李仲芳做的壶,时大彬署的名。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在时大彬的流传作品中,也有其徒弟之作。但确切是哪一件,俱不得而知了。即便如此,此壶的艺术价值也与时壶等同了,甚至会高出一筹。
时大彬作品见于著述及收藏有人者,有以下诸品︰
据清李斗《扬州名胜录》载︰(天雷坛)供物中有时大彬壶,盖与口合如胶漆,不能开。摇之,中有水声,斟之无点滴,数十年如一日。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载,梁曾见一「伶俐不如痴」钵盂。 盂上有菱角,荔枝如意,螭龙。取其谐音。
《前尘梦影录》载「耕夫携儿壶」。正面刻「负来而引道、冻馁而守仁」十字。阴面刻一耕夫携一小儿。又称「长白口参仙藏壶」。
潘伯英藏大彬壶四品。有「四时佳兴与人同」句。四壶之泥色形制具不得而知。
马思赞藏时壶,以方氏核桃墨向希文易得,马有诗记其事。
「澹明壶」,款有「澹明相公清玩,万历庚寅大彬」等十二字。
曲阜「孔东塘」藏两壶。「中壶」,色淡紫而胞浆明润,敦朴稳称。名「宝倾壶」。「小壶」,得自陈健夫,扁如柿饼,不得容杯水,柄下刻「大彬」。
周容《宜兴瓷壶记》载︰阳羡某氏藏「提梁壶」一。藏「汉觯壶」一。
近人张虹藏猪肝色大壶。整巧敦朴,兼而有之。底镌「叶硬经霜绿,花肥映日红,大彬制」草书十三字。
「披云楼」藏扁花盆形大壶,底刻「大宾制」书法古拙,于篆楷之间。「文房四考」曰︰「时大彬以紫泥茶壶,「大宾」即大彬也」。
「菱花式」壶,有「大彬」两字楷书款。
「六角壶」,底刻楷书两行,「万历丙申时大彬制」。
「为宝俭主人制」底款壶。清张廷济有「时少山砂壶为蔡少峰赋」。「宝俭堂」为明华亭马氏室名。
吴槎客藏时壶三品,注云︰予藏大彬壶三,皆不刻铭,一壶底有欧公诗二句为尤胜。吴槎客名骞,干隆时人。着有《桃溪客语》等。
「六合一家壶」。吴槎客云︰「长洲陆贯夫绍曾搏合土也,为予赏大彬壶……,底盖为一壶者,合之注茶,渗屑无漏,名六合一家壶,离之为六。」
张燕昌家藏「菱花八角壶」,侧有款。见《阳羡陶说》。
「汉方壶」张叔未藏。张叔未「得时少山壶」诗︰「黄土谁搏作汉方,一时千载姓名香。品题不假朱王重,弓冶何渐赵董良。自富技能须绝顶,可撑文字到枯肠,重吟田把真无奈,赢得壶中日月长」。壶通高三寸余,方二寸二,楷书四引在底中。
清渔洋山人汪士祯藏「梅花壶」。汪有诗︰「苇村以时大彬所制梅花沙壶见赠,漫赋兹篇,志谢雅贶」。诗曰︰「阳羡茶壶紫云色,浑然制作梅花式。寒沙出治百年余,妙手时郎谁得知。感君持赠白头客,知我平生清苦癖。清爱梅花苦爱茶,好逢花候贮灵芽。他年倘得帆 便,随我名山佐茶宴」。
吴骞《阳羡名陶续录》载︰「叔未叔出示时壶命作图并赋,张上林。」诗曰︰「曾阅沧桑二百年,一时千载姓名镌。从今位置清仪阁,活火新泉活夙缘」。此乃张叔未之时壶。
(此壶疑与上述「汉方壶」为一壶。姑且存之。)
清张燕昌《阳羡陶说》载︰王汋山藏冷金紫小壶,款有楷书「时大彬制」。
陈鳣《松砚斋笔记》载︰倪氏「六十四砚斋壶」。
沙上九见一壶︰题「甲辰秋八月时大彬手制」。见于《阳羡陶说》
另有两壶︰「张瓜国」藏「僧帽壶」。近人某赐蔡寒琼,后属李景康之时壶。
以上亦包括国内一些学者的统计,其壶主要见诸著述,图存、传器。时大彬作品署款各不相同,或有不署名者,有款「大彬」两字,有加姓如「时大彬制」者,有刻有诗句者。不一而足。可待大家作进一步考证。从中也可知时大彬作品之概貌,也可了解时大彬作品流传的大略了。

苗族的菜包茶

居住在滇东北乌蒙山上的苗族,有种独特的饮茶方式,当地人称“菜包茶”。这种茶水,十分独特,饮后既能解除渴,还能解除疲劳。

茶与美术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通过构图、造型、涂色等手段,来创造可视形象的一种艺术。所以,它的范围或内容,除一般认为的绘画、雕以外,甚至还包括建筑在内。茶文化中的雕塑技艺,主要集中在茶具和团茶、饼茶的造型及饰面上。如宋朝北苑的龙、凤贡茶,其饰面的花纹特别讲究,经常更新。宫内更有在贡茶上加上其他装饰物的活动,其时称之为“绣茶”。另再就是工艺雕塑中的茶事内容。这类例子也很多,如清乾隆时,著名雕刻家杜士元在一件《东坡赤壁》的雕刻中,即刻有一船,船上七人风姿各异,船头有一童子在持扇烹茶,茶盘中有三只茶杯,清晰可见。至于与茶有关的建筑,主要有茶馆、茶寮、茶室和茶亭等等。这里着重就美术的绘画作一介绍。
绘画是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的一种描摹或再现。绘画起源甚早,早在旧石器石代人类居住的山洞中,洞壁就留有早期人类的画作。但是,关于饮茶和茶的有关画卷,迟至唐朝才见提及。据称,在现存的史册中,能够查到的与茶有关的最早绘画,是唐朝的《调琴啜茗图卷》。开元年间,不只是茶和诗的蓬勃发展年代,也是我国国画的兴盛时期。著名画家就有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俗称大李和小李将军)以及卢鸿、吴道子、卢楞伽、张萱、梁令瓒、郑虔、曹霸、韩干、王洽、韦大忝、陈闳、翟琰、杨庭光、范琼、陈皓、彭坚、杨宁、王维、杨升、张噪、周方、杜庭睦、毕宏等数十人。而这时,如《封氏闻见记》所载:寺庙饮茶,已“遂成风俗”;在地方及京城,还开设店铺,“煎茶卖之”。上述这么多绘画名家,特别是他们在为寺庙作壁画中,如杰出画家吴道子,曾为长安、洛阳两地道观寺院绘制壁画三百余间,他们不可能不把当时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中新兴的饮茶风俗,吸收到画作中去。
五代时,西蜀和南唐,都专门设立了画院,邀集著名画家入院创作。宋代也继承了这种制度,设有翰林图画院。在国子监也开设了以画学课。所以在宋代以后,特别是与今较近的明清,以茶为画,不仅有关记载,而且存画也逐渐多了起来。宋代现存最完整的茶事美术作品,首推北宋的“妇女烹茶画像砖”。画像砖是汉以前就流行的一种雕画结合的形式,但唐代以后渐趋稀少,北宋这件妇女烹茶画像砖,画面为一高髻宽领长裙妇女,在一炉灶前烹茶,灶台上放有茶碗、茶壶,妇女手中还一边在擦拭着茶具。整个造型显得古朴典雅,用笔细腻。
此外,据记载,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还曾画过一幅《斗茶图卷》。刘松年是南宋钱塘(今杭州)著名的杰出画家。淳熙年间学画于画院,绍熙时,任职画院待诏,他擅长山水兼工人物,施色妍丽,和李唐、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可惜的是这幅《斗茶图卷》,没有传存下来。
不过,刘松年的《斗茶图卷》虽然不见,但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所作的同名画--《斗茶图》则流传了下来。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和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入元官至翰林学士丞旨,封魏国公。其画一脱南宋“院体”。自成风格。对当时和后世的画风影响很大。《斗茶图》中共画四个人物,旁边放有几副盛放茶具的茶担,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一茶桶,袒胸露臂,显得满脸得意的样子。身后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壶,作将壶中茶水倾入杯中之态,另两人站一旁,又目注视前者。由衣着和形态来看,斗茶者似把自己研制茶叶,拿来评比,斗志激昂,姿态认真。斗茶始见于唐,盛行于宋,元朝贡茶虽然沿袭宋制进奉团茶、饼茶,但民间一般多改饮叶茶、末茶,所以赵孟?的《斗茶图》,也可以说是我国斗茶行将消失前的最后留画。
同样,18世纪时,随饮茶在欧美的盛起,以茶为题材的画作,也陆续见之于西方各国。据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等介绍,1771年,爱尔兰画家N·霍恩,就曾创作过一幅《饮茶图》,以其女儿的形象,画一身着艳服的少女,右手持一盛有茶杯的碟子,左手用银勺在调和杯中的茶汤。另如1792年,英格兰画家E·爱德华兹,曾画过一幅牛津街潘芙安茶馆包厢中饮茶的场面。绘一贵夫人正从一男子手中接取一杯茶,前方桌上放有几件茶具,旁边绘一女子正同贵夫人耳谏。再如上一世纪苏格兰画家K·威尔基,也创作了一幅名为《茶桌的愉快》的茶事画,画面绘二男二女围坐在一张摊有白布的圆桌上饮茶,壁中火通红,一只猫一动不动地蜷伏在炉前,绘出了19世纪初英国家庭饮茶时那种特有的安逸舒适的气氛。此外,如现在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院中的凯撒的《一杯茶》、派登的《茶叶》,,收藏在比利时皇家博物院的《春日》、《俄斯坦德之午后茶》、《人物与茶事》,以及悬存在苏联列宁格勒美术院的《茶室》等等。也都是近二世纪来深受人们喜爱的茶事名画。


 

我国茶具有多少种类?

我国茶具种类主要有六种:一为陶土茶具。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宜兴是我国的陶都。这里在商周时期已生产陶器,北宋初期,生产的茶具已独树一帜;至明代大为流行。二为瓷器茶具。我国晋代浙江一带已生产青瓷茶具。唐代随着饮茶之风兴盛,在我国河南、河北、湖南、浙江、四川一带白瓷茶窑,竞相兴起。北宋时,在江西景德镇办起御窑,遂成瓷都。宋代福建等地还生产黑瓷茶具。三为漆器茶具。始于清代福建福州一带。四为现代出现的玻璃茶具。五为金属茶具,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金、银等茶器(如法门寺塔地宫藏唐代宫廷茶具),一般为宫廷使用,民间不易措办。六为竹木茶具,现代已少采用。其他还有玉石、水晶、玛瑙等制作的茶具,但很少使用。

什么是孟臣壶和若琛杯?

我国广东潮州、汕头一带,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等地,习俗饮工夫茶,用大不盈握的紫砂冲罐和细瓷小杯,这就是孟臣壶和若琛杯。它们是泡工夫茶的专用茶具。“孟臣壶”是明代天启年间,宜兴制陶师惠孟臣所造,小巧精美,因落款都刻有“孟臣”,茶家遂习秒为孟臣壶。
“若琛杯”,也来自人名,据清代史籍记载,潮州一带,以“宜兴壶,大若胡桃,满贮茶叶,用坚炭煮汤,乍沸泡入如泉眼时,瀹于壶内,乃取若琛所制茶杯,高寸余,约三四器,匀斟之”,可见若琛也是人名,但何时何地人,至今未知。

什么是曼生壶?

曼生壶是由文人题刻的一种紫砂茶壶。清代“西冷八家”之一的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善书画篆刻,曾任宜兴县宰。他迷恋紫砂茶壶,与艺人杨彭年合作,设计了一套“十八壶式”,由杨彭年制作,他在壶上题刻诗句铭文,以后他们的作品,世称“曼生壶”。“曼生壶”最明显的特征是简练典雅,造型取材于古井、竹节、斗笠、瓠瓜等,设计简洁单纯,壶体表面平滑,便于题刻。古朴精美的紫砂壶具,配上典雅的诗句,隽秀的书法,两者相得益彰。据现存实物和文献记载,著名文人如董其昌、郑板桥、吴昌硕、任伯年等人,都曾在紫砂壶上题诗刻字。“字依壶传,壶随字贵”。陈曼生在紫砂壶上开创题刻后,一直流传下来,后来紫砂艺人中出现了专门刻字的分工。 

茶具的选配

选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的艺术性、制作的精细与否,又是人们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如果是一位收藏家,那么,他对茶具艺术的追求,更胜过对茶具实用性的要求。
因茶制宜:古往今来,大凡讲究品茗情趣的人,都注重品茶韵味,崇尚意境高雅,强调“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认为好茶好壶,犹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对一个爱茶人来说,不仅要会选择好茶,还要会选配好茶具。
因此,在历史上,有关因茶制宜选配茶具的记述是很多的。唐代陆羽通过对各地所产瓷器茶具的比较后认为:“邢(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河南沙河以北地方)不如越(今浙江绍兴、萧山、浦江、上虞、余姚等地)。”这是因为唐代人们喝的是饼茶,茶须烤炙研碎后,再经煎煮而成,这种茶的茶汤呈“白红”色,即“淡红”色。一旦茶汤倾入瓷茶具后,汤色就会因瓷色的不同而起变化。“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今安徽寿县、六安、霍山、霍丘等地)瓷黄,茶色紫;洪州(今江西修水、锦江流域和南昌、丰城、进贤等地)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而越瓷为青色,倾入“淡红”色的茶汤,呈绿色。陆氏从茶叶欣赏的角度,提出了“青则益茶”,认为以青色越瓷茶具为上品。而唐代的皮日休和陆龟蒙则从茶具欣赏的角度提出了茶具以色泽如玉,又有画饰的为最佳。
从宋代开始,饮茶习惯逐渐由煎煮改为“点注”,团茶研碎经“点注”后,茶汤色泽已近“白色”了。这样,唐时推崇的青色茶碗也就无法衬托出“白”的色泽。而此时作为饮茶的碗已改为盏,这样对盏色的要求也就起了变化:“盏色贵黑青”,认为黑釉茶盏才能反映出茶汤的色泽。宋代蔡襄在《茶录》中写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今福建)建瓯所造者绀黑,纹如免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蔡氏特别推崇“绀黑”的建安兔毫盏。 
明代,人们已由宋时的团茶改饮散茶。明代初期,饮用的芽茶,茶汤已由宋代的“白色”变为“黄白色”,这样对茶盏的要求当然不再是黑色了,而是时尚“白色”。对此,明代的屠隆就认为茶盏“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明代张源的《茶录》中也写道:“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明代中期以后,瓷器茶壶和紫砂茶具兴起,茶汤与茶具色泽不再有直接的对比与衬托关系。人们饮茶注意力转移到茶汤的韵味上来了,对茶叶色、香、味、形的要求,主要侧重在“香”和“味”。这样,人们对茶具特别是对壶的色泽,并不给予较多的注意,而是追求壶的“雅趣”。明代冯可宾在《茶录》中写道“茶壶以小为贵,每客小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强调茶具选配得体,才能尝到真正的茶香味。
清代以后,茶具品种增多,形状多变,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而多茶类的出现,又使人们对茶具的种类与色泽,质地与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说,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注重茶的韵味,可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泡茶,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如果是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名茶,则用玻璃杯直接冲泡最为理想。至于其他细嫩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但不论冲泡何种细嫩名优绿茶,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量多,热量大,会将茶叶泡熟,使茶叶色泽失却绿翠,其次会使芽叶软化,不能在汤中林立,失去姿态;第三会使茶香减弱,甚至产生“熟汤味”。此外,冲泡红茶、绿茶、黄茶、白茶,使用盖碗,也是可取的。
在我国民间,还有“老茶壶泡,嫩茶杯冲”之说。这是因为较粗老的老叶,用壶冲泡,一则可保持热量,有利于茶叶中的水浸出物溶解于茶汤,提高茶汤中的可利用部分;二则较粗老茶叶缺乏观赏价值,用来敬客,不大雅观,这样,还可避免失礼之嫌。而细嫩的茶叶,用杯冲泡,一目了然,同时可收到物质享受和精神欣赏之美。 
因地制宜: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茶习俗不同,故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长江以北一带,大多喜爱选用有盖瓷杯冲泡花茶,以保持花香,或者用大瓷壶泡茶,尔后将茶汤倾入茶盅饮用。在长江三角洲沪杭宁和华北京津等地一些大中城市,人们爱好品细嫩名优茶,既要闻其香,啜其味,还要观其色,赏其形,因此,特别喜欢用玻璃杯或白瓷杯泡茶。在江、浙一带的许多地区,饮茶注重茶叶的滋味和香气,因此喜欢选用紫砂茶具泡茶,或用有盖瓷杯沏茶。福建及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习惯于用小杯啜乌龙茶,故选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泡茶,以鉴赏茶的韵味。潮汕风炉是一只缩小了的粗陶炭炉,专作加热之用;玉书碨是一把缩小了的瓦陶壶,高柄长嘴,架在风炉之上,专作烧水之用;孟臣罐是一把比普通茶壶小一些的紫砂壶,专作泡茶之用;若琛瓯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的2~4只小茶杯,每只只能容纳4毫升茶汤,专供饮茶之用。小杯啜乌龙,与其说是解渴,还不如说是闻香玩味。这种茶具往往又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品。四川人饮茶特别钟情盖茶碗,喝茶时,左手托茶托,不会烫手,右手拿茶碗盖,用以拨去浮在汤面的茶叶。加上盖,能够保香,去掉盖,又可观姿察色。选用这种茶具饮茶,颇有清代遗风。至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至今多习惯于用碗喝茶,古风犹存。

欣赏茶具和茶室装饰艺术

品茶是一门艺术,除了品尝茶叶的美味以外,通过欣赏茶具设计和茶室装饰,可以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增加知识;通过敬茶仪式,可以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增进友谊。我国茶具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不少已成为盖世珍品。例如,陶土茶具中的供春壶,造型精巧新颖,质地薄而坚实,被誉为世上瑰宝,现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把供春壶,曾有人出价两万美元购买,可以说是胜如金玉。许多茶具都绘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或白鹤飞翔,或游龙戏凤,或彩蝶恋花,或翠鸟舒展,显得古雅朴实,充满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有些茶具上的书文,更是妙趣横生。如茶壶盖上常见的“也、可、以、清、心”五字,其实是一种回文体,只要顺时针方向,无论从哪一个字读起,都含相同的意义,均道出了饮茶的益处。茶室的布置也是十分讲究的,领略其四壁的名人字画以及陈列的雕刻品和插花,会把你带入茶文化的更高艺术境界。

如银似雪的邢瓷茶具

邢瓷茶具与越青瓷齐名,早在唐代就誉满全国。邢窑古代窑址,经瓷学教古家们的考证,今河北省监城县境内为该系中心。监城县在唐代属赵州,而今河北省内丘县在唐时属邢州,与内丘交界之处,为古代邢窑早期地址。

若冰类玉的越瓷茶碗

唐代是我国陶瓷业发展的繁荣时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陶瓷成就的基础上,唐代陶瓷业亦随着经济文化进入鼎盛时期而蓬勃发展起来。由于唐代自开元以来饮茶风习的兴起,茶具的制造随着陶瓷业的飞速进步而愈益精美。这一时期原茶具,以南方的越窑青瓷和北方的邢窑瓷相争辉媲美。唐代的越窑,又称越州窑。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市,以绍兴、萧山、上虞、余姚一带构成了越窑体系,是中国陶瓷业的发源地,青瓷生产已达2000余年。在唐代越窑青瓷达到了鼎盛时戎,至北宋后期开始衰落。其质量都是非常精美的。越瓷青绿,釉色翠润,如冰似玉。

辽黄釉茶盏、托

这件茶盏、托出土于河北宣化。辽代张世古墓。张世古葬于辽大安四年(公元1088年),表明该器件属于辽代晚期作品。
辽黄釉盏、托,由盏和托构成,一色黄釉,高7.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5.7厘米。 盏口稍敛,收腹,下连托。托呈四瓣花状,下为外撇圈足。整个盏托,敦实端庄,线条流畅,既古拙朴实,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这是一件具有重要价值的古代茶具珍品。
辽代是公元916年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先后与五代、 北宋并立。辽代的瓷器,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造型而著称于世

如何选购紫砂壶

紫砂壶既是一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玩、欣赏的艺术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获得极高的肯定。壶艺爱好者在选购紫砂壶时,不妨就以下几点加以斟酌。
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壶把便于端拿,壶最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心应手。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选择壶的容量,壶最初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应清晰与流畅。还须审视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水准。
上乘的紫砂泥应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的显著特性。所以,选购紫砂壶应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察。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至于选择何种形状样式的壶,则因个人需求的不同,很难一概而论。不过,因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组成的部分,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应属茶道所追求的淡泊明志,超凡脱俗的意境。所以紫砂壶的造型应以能表现“古壶艺的韵致格调和书法绘画艺术同传,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个金石篆刻名家之手。紫砂壶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谨及出水流畅四个方面。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古代茶器的流变

柴、米、油、鹽、醬、醋、茶代表自古民間生活的必需品,所謂「開門七件事」。「茶」雖忝為末位,卻成為中國人的國飲,上自皇帝后妃,下至販夫走卒,都與茶結下深緣,甚至影響日、韓,傳播於世界。
一、飲茶之起源及流變
中國人自何時飲茶尚無定論,大致有上古論、周代論、秦漢論、南北朝論等,眾說紛紜。現存最早的茶資料,一般皆引證西漢王褒作《僮約》。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僅將茶葉當作藥物及食料,秦漢之際,已將茶做為飲料喝。到了晉代,較前代更為普遍,飲茶之風至唐代,由陸羽的《茶經》集大成。宋代飲茶注重意境。明人飲茶,喜常飲卻不多飲,講究藝術,常品茶玩壺。清代盛況空前,茶的社交功能更遠傳至古老歐洲及美洲新大陸。 古代飲茶,有俗茶、煮茶(餅茶)、鬥茶、泡茶四個時期。俗茶時期,茶內加入蔥、薄荷、鹽等物一同煮。至陸羽時代創製餅茶,獨留鹽而煮。宋代盛行鬥茶,用銀碾將茶餅研製成細質白色粉粖,水沸沖泡,不需加入任何香辛料,且茶粖必須浮在水面,而鬥茶標準是「茶湯白、水痕少」為勝。明代,因茶葉加工技術改良,茶葉由壓縮茶改為散茶,於是盛行直接將散茶加入壺或盞中沏泡飲用,這種飲茶的方法一直延續迄今。

二、中國最早的茶器
明代《茶疏》有載:「茶滋於水,水借乎器,湯成於火,四者 相須,缺一則廢。」說明欲沏上一壺好茶,就要做到水好、火足、具美。所以古往今來,中國人對茶具的選擇,早已超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實用目的,除了力求其有助於提高茶葉的色、香、味,保持茶葉的本性;更講究其古雅精美,具有藝術鑑賞的價值。 中國最早沒有專門的茶具,飲茶用日常的飲食器皿。到了西漢,《僮約》第一次提到「烹茶盡具」,這個「具」,當指茶具。但自初唐末期飲茶風行全國後,煮茶、飲茶的器具也就誕生了。
三、唐代的茶器 
唐朝茶神陸羽之《茶經》一書,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的茶典,內容完備及廣泛,囊括茶學的各個層面,其中〈四之器〉一節述及唐代煮茶、飲茶的茶器,共羅列了二十八項,因採用煮飲法,依功能、用途分別如下: 
(一) 燒水和煮茶器具 
1. 風爐:相當於今日煮茶水的火爐、酒精爐。以銅或鐵鑄成, 狀如古鼎,共有三足,以古文體分別鑄有「聖唐滅 胡明年鑄」、「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 爐腹上有三個洞口,分別鑄有「伊公」、「羹陸」和 「氏茶」的字樣。
 2. 承灰:三隻腳的鐵盤,供承灰用。
3. 筥:用竹或藤編製的圓箱,高一尺二寸,口徑七吋,供承 灰用的籠\筐。
4. 炭濄:六角形的鐵棒,長一尺,一端尖銳,中間豐滿,把 手較細,供鎚炭用。
5. 火筴:即火箸,長一尺三寸,頂平截,以鐵或銅製成,用 以夾炭入風爐。
6. 鍑:又名鑾或釜,以生鐵製成,內層以土作模可使內部光 滑而易磨擦刷洗,外層以沙作範則表面粗糙易於吸取 火燄,鍑耳呈方形,用以煮水,相當於今之燒器。
7. 交床:十字交叉的架,中間凹削,以利支撐鍑於風爐之上。
8. 竹夾:用桃、柳或蒲葵木做成的細圓木棒,兩頭包銀,用 以煮茶用。
(二) 烤茶、煮茶或量茶的器具
1. 夾:用以青竹或鐵或銅做成,長一尺二寸,用以夾茶餅烤 炙。
2.紙囊:用剡藤紙雙層縫製,用以貯藏炙好茶餅的紙袋,以 減少香氣外溢。
3.碾:以橘木製做最佳,內圓可讓墮便於運\轉,外方不易傾 斜搖動,碾長九寸,邊寬一寸七分;墮的直徑三寸八分, 中間厚度一寸,邊緣半寸,用以碾茶或研茶。
4.拂末:鳥羽製成,碾茶後用來撣茶末。 
5.羅合:羅是篩濾器,合即盒。羅以竹彎成圓形,以紗絹敷 於上,合用竹節或杉木做成,茶末以羅篩濾過後, 貯藏合內。
6.則:正名為茶則,即茶匙或茶量。用海貝或銅、鐵、竹做 成的匙。

(三) 盛水、濾水和提水的器具 
1. 水方:為方形的貯水器,用稠、槐、楸木鋸板製成,板縫 接處塗漆以防滲漏,可容水一斗(約三升)。 
2. 漉水囊:煎茶前用以過濾水中雜質的茶器,囊框以生銅鑄 成,以防沾水生苔銹,囊形以青竹絲編織,再裁 綠色絹布縫合。另外,再做一個綠油布袋,用以 貯放漉水囊。
3. 瓢:柄勺,為舀水之器。以瓠剖開或以木雕鑿而成。
4. 熟盂:貯放煮沸過的熟水,用陶或瓷製成的盛水器。

 (四) 盛鹽或取鹽的器具 
1. 鹺簋:鹽罐,以瓷製成,狀似盒或瓶或壺形。
2. 揭:鹽匙,以竹製成,長四寸一分、寬九分。 
 (五) 盛茶和飲茶的器具
1. : 是碗的古字。飲茶之碗,主要有青釉、白釉兩種。 陸羽在《茶經》內提到青瓷杯,他認為:「越州上,鼎 州次、婺州次、岳州再來…..」陸羽說越州瓷青,青則 使茶色益發顯得綠。越指今浙江地區,唐時稱為越州, 是當時「諸窯之冠」。越瓷如玉似冰微帶青色而又具有 透明度的釉色美,陸羽評其「類玉」、「類冰」。 在唐人 詩作中,有許多關於越瓷的描寫,如:「越碗初盛蜀茗 新」、「越甌犀液發茶香」等。其次是邢窯白瓷。碗形通 常是大口淺\底,富光澤且有厚重之感。 
2. 札:選取棕櫚皮,用茱萸木夾住縛緊,呈筆狀,用來刷 洗茶器,為潔器。 
(六) 裝盛茶具的器具
1. 畚:即貯存茶碗之器。以白蒲卷編織而成,並襯以雙幅剡 紙,呈方形,可貯放碗十枚。
2. 具列:以純木或竹子製成床形或架狀的茶器臺,漆成黃墨 色,用來收藏和陳設各種茶具。 3. 都籃:籃內以竹皮內編成三角方眼,外側以雙篾作經,細 篾縛緊,呈長方形,收藏茶器於內,類似今日的茶 櫃、茶籠\。 
(七) 洗滌和清潔的器具
1. 滌方:為洗滌茶器後之污水貯放器,用楸木板合成,形若 水方,可容水八升。 
2. 滓方:收集茶渣的容器,製法如滌方,容五升。
3. 巾:用粗綢製成的茶巾,長二尺,計兩塊以交替擦拭各種 茶具。
四、宋代的茶器 
宋代是「瓷的時代」,一般簡稱宋瓷。宋代飲茶的茶器更加講究,不僅注重功用、外觀、造型,它的質地也由或陶或瓷,發展為或金或銀或玉,日趨奢靡。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碗為免於燙手,而創造高圈足的茶托。從宋開始,飲茶多用一盞一托式的茶盞,它敞口、小底、厚壁,呈翻轉過來斗笠形,實為一只小茶杯,再墊一個茶托,自成一套。宋代的茶盞,以「鬥茶」時用的「建盞」最有特色。建盞黑釉與雪白的湯花正好配合得黑白分明,所以宋人「鬥茶」必用建盞。
蔡襄《茶錄》記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 甘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耐冷,最為適用,出他處者或薄或紫,皆不及也。」文中所提及的「兔毫斑」,是建盞在燒造時,通過窯變,變化出美麗的異形花紋,形似細密的兔毛。還有一種花紋,形似鷓鴣頸上的雲狀斑點,稱為「鷓鴣斑」,也極為珍貴。建盞不僅風行於中國,並由來華的日本昭明禪師,從浙江天目山的徑山寺帶回日本,成為日本茶道的名貴茶具─天目碗。 宋代「鬥茶」以建窯黑釉為主,還有通體淡青的釉色及其他釉色的茶具。民間則用銅製的茶盞「湯幣」飲茶,皇宮內部多用鍍金的「大度金幣」,盛的非茶,而是擺成龍鳳狀的「五色韻果」,叫做「繡茶」,獨出心裁! 五、明、清代的茶器 大約到了明代,出現了茶壺,從此茶盞和茶壺成為最基本的茶具。
在明初,飲用是與當今類似的炒青綠茶的芽茶,茶湯湯色由「白」變成「黃白」,因此時尚「白色」茶盞、藍者次、黑者品味最低。但到明代中期以後,隨著瓷茶壺和紫茶壺的崛起,人們轉向追求茶壺的雅趣,壺乃成為茶具的主體。 明、清茶具最為稱道的是─江蘇宜興的紫砂壺。 中國用紫砂作茶具,始見宋代梅堯臣的《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填寄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宜興茶壺創始於明代,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個傳說:有一個雲遊和尚,以四海為家,路過常州宜興時,每日在街頭巷尾叫喊:「賣富貴!」富貴豈可買賣?所以人們都對瘋癲窮和尚嗤之以鼻。一日,和尚拉著一位老翁說道:「貴不要你買,買富如何?」便指引老翁到山中產陶土的地方,之後,又雲遊四海。老翁掘去一層表土,下面即是「爛如披錦\」的陶土,以後附近的人就用這種陶土燒製茶具,由於勝似瓷具,製陶者因此變得富裕了。 宜興紫砂茶具的製作,相傳始於明代正德年間,當時宜興東南有座金沙寺,寺中有位被稱為金沙僧的和尚,他平日嗜茶,為此他選擇當地的紫砂黑泥,用手捏成圓坏,燒製成中國最早的紫砂壺。後來,有個叫龔(供)春的家僮隨主人侍讀於金沙寺,習得製壺技法,他仿照老銀杏樹瞿,製成樹瞿壺,後人稱為「供春壺」,被視為珍品。明代萬曆年出現董翰、趙梁、袁錫、時朋「四家」,他們之後,以時朋兒子時大彬的技藝最高。當時所製的壺,或像花果樹木,綴以蟲草;或像鳥獸蟲魚;或像商周鼎彝;或像秀女壽翁;或為幾何圖型;或書畫詩文……,今已罕見了。
大鑑賞家文震亨在《長物志》有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清人記載,做工精細的紫砂壺,壺蓋蓋上後,手提壺上的蒂,「能吸起全壺者,則尤佳矣。」然而,宜興茶壺如此受人青睞的原因何在呢?「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能做到「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壺小則味不渙散,香不躲擱」等有關,再加之宜興地靈人傑,工匠倍出,因而使宜興紫砂壺得以精益求精,獨樹一幟。 
江西景德鎮的白瓷茶具,在唐代就聞名遐邇,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人稱「假白玉」。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年下令在景德鎮設立專門工廠

景德镇御窑茶具与清宫茗饮风尚

江西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历史悠久,早在五代时即闻名海内。景德镇,在古代原名新平。因其地处昌江南岸,改名昌南镇,到了宋代昌南镇已是著名的陶瓷之乡了。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朝廷为了在昌南镇建立御窑,专为皇家生产御用瓷器,遂将昌南镇正式改名为影德镇,属浮粱县。于是景德镇声名远所。其后,明代、清代都将景德镇设为御窑之地。由于清代朝廷酷好茗饮,民间饮茶风习亦随之兴起,所以清代的茶具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景德镇御窑后产的宫廷御用茶壶,极其精工,华美绝伦。

谨防用浓茶﹑醋﹑汽水解酒的误区

许多人以为酒后饮用浓茶﹑醋或汽水可以起到解酒作用﹐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这样做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浓茶解醉酒两者合在一起大大加重了心脏的负荷﹐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因此心脏有疾患者切忌用浓茶解酒。酒精被吸收后﹐90%以上被肝脏的醇脱氢脢氧化为乙醛﹐再被醛脱氢脢氧化为乙酸﹐最后被肾脏排出。此过程一般需4~6小时。饮酒后饮茶﹐可促使尚未氧化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而乙醛对肾脏有损害作用。

但是﹐适当浓度的茶确有解酒作用﹐若配合某些中草药物制成茶饮于酒前酒后饮用﹐有很好的解酒作用。

喝醋解醉酒人大量饮酒后﹐由于酒精对胃肠粘膜的严重刺激﹐使胃和十二指肠充血﹐胃酸分泌增加﹐同时促进了胰液的大量产生。此时喝醋﹐不仅加重对胃肠粘膜的刺激﹐更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胰腺炎等病症。

汽水解醉酒汽水对人的胃肠有损害﹐会刺激胃粘膜﹐减少胃酸分泌﹐影响消化脢酌产生﹐甚至会导致急性胃肠炎﹑胃痉挛。有些患有肠胃病的人﹐在醉酒后又大量喝汽水﹐会造成胃和十二指肠大出血。血压不正常的人﹐在酒后喝汽水﹐可导致血压迅速上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