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避免成为下一个恐龙

 圆角望 2015-08-04

岑嵘(杭州)·经济自由人

电影《侏罗纪世界》里,那些失控的史前巨兽露出可怕的牙齿,吞噬着四下逃窜的游客。而经济学家此刻正坐在黑暗的角落里,他们悠闲地嚼着爆米花,考虑着另一个问题。

经济学家保罗·奥默罗徳来自英格兰,他博览群书,不守常规,常提出让人大吃一惊的观点,他最擅长的经济学武器就是数学模型。奥默罗徳提出了一个绝对劲爆的观点:像恐龙这样的生物灭绝事件,和公司破产事件有着相同的鲜明特征。

我们这个星球的化石记载了过去5.5亿年里生物的灭绝情况,包括一些让恐龙灭绝也显得微不足道的大规模生物灭绝。奥默罗德研究了这些化石记录,发现灭绝事件的规模与出现的频率之间有明显的联系。鉴于这个模式非常明显,现代生物学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用来展示伴随着永无休止的资源争夺战和偶尔的小行星撞击灾难的盲目进化过程,如何造就这一模式鲜明的特征。

奥默罗德想到,公司破产可能也有相似的规律。他调取了大型公司破产的数据库,将之与化石记录中保留了5亿多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尽管两组数据的时间跨度差别巨大,但是数据中显示出的灭绝事件规模和出现频率极为相似。

那么除了恐龙型大公司,那些三叶虫型企业呢?奥默罗德又研究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即美国较小规模公司的破产情况,这个数据库涵盖了全美各行业几百万家小型公司,然而奥默罗德得出的结论仍是相同的。

这个发现令人最不安的地方在于,恐龙家族可能是在悠闲地吃着早餐,忽然一颗小行星咻地撞到了地球,全家老小全部玩完。但人类的企业却不同,他们是有着高智商的高级生物,他们能不断调整策略。

公司掌舵人研究着历史经验从而避开危险,彻夜不眠地制定公司的发展规划,因此公司的破产特征应该与物种灭绝特征截然不同才对,可为什么事实上,两者的特点却极为相似?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泰特罗克教授潜心研究各种专家的预测,比如对海湾战争、日本房地产泡沫等预测。这项研究持续了15年,其结论是调查涉及的专家,无论职业、阅历或者研究领域,所做的各项预测准确率基本都和扔硬币差不多。

奥默罗德和泰特罗克的发现充分暗示,现代经济中有效规划少之又少,那些称之为专家的判断力极为有限,今天光环围绕的企业可能就是下一个恐龙。

不过仍有一些企业成为藐视时间的常青树,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徳说:“在复杂的世界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不断试错而非专家的领导力。”电影《点球成金》中,比利·比恩是奥克兰竞技棒球队的总经理,他利用大数据技术使球队创造了奇迹。波士顿红袜队的老板欣赏这种变化,他希望挖到比利,他说,“那些没有立刻拆解他们的球队,用你的模式重建的人,都是恐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